随着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很多人出門已經習慣了一部手機走天下,從坐車到吃飯再到買單,一個手機可以完成很多的需求,于是共享充電寶業務就發展起來了,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充電寶的價格也随之上調;本文作者分享了用戶、加盟商對不斷漲價的共享充電寶的看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共享充電寶正在成為社交網絡上的又一名“消費刺客”。
幾年前,共享充電寶剛面世時,它的租金最低隻要5毛錢/小時。而2022年,人們驚覺它已經漲到最高8元/小時。脫口秀演員House在近期表演的段子裡調侃道:“共享充電寶太可怕了。我用它的電,它吸我的血。它租給我的,難不成是愛迪生那會兒留下來的百年老電嗎?”
01 共享充電寶賣的不是電,是教訓今年上半年,居住在北京的蚯蚓去無錫出差,回北京的高鐵上,她摸到包裡多了一個充電寶。這個共享充電寶是她在無錫借的,結果一直放在包裡忘了還,掏出充電寶的那一刻她很慌:已經帶回了北京怎麼歸還?過去這麼多個小時,豈不是要扣幾百塊錢?她開始搜索“如何異地還充電寶”“如果長時間沒還充電寶怎麼辦”。
蚯蚓是一位文娛行業工作者,常常要出門工作,而幾乎每次出門,她都會租共享充電寶。一整天待在外面,手機電量永遠是不夠的,有時候是臨時需要用手機錄音,有時候是地鐵上看了太多視頻,擔心手機電量無法撐到刷閘機出站。
為此,她自己也買過六七個充電寶,但每次出門前,要麼忘記帶,要麼還沒來得及給充電寶充電,有些充電寶放在家裡甚至已經找不到了。最後的結局依然是,蚯蚓匆忙出門,隻能租借共享充電寶。
手機電量的數字具象化着現代人的焦慮,沒有人能承受屏幕右上角的數字變成1%。蚯蚓手機的扣費記錄頁面上顯示着她租過充電寶的各種場所:體檢醫院、餐館、咖啡店、商場、電影院……
蚯蚓的共享充電寶消費記錄。| 受訪者提供
而翻看這些記錄,她也發現,充電寶的租借價格的确在逐年上漲。以來電科技為例,同樣是租借不足一小時的訂單,2019年,她支付的價格為1.5元,而2022年則是4元。如今,每個月她都要花三四百元在租借充電寶上。而有消費者發現,同一品牌的共享充電寶,擺放在不同的位置時,價格也會不同。在如三裡屯等商業區域,充電寶的每小時租金幾乎都是6元。來電科技直接在官網上明确标注了價格說明:“來電共享充電寶設備收費價格由綜合因素決定,不同區域、不同場景、不同商家門店有不同的運營策略。收費标準也會不一緻。”
這麼貴的充電寶,借出來容易,歸還成了難題。很多人都曾表示,自己經曆過借了充電寶卻找不到機器還的時刻,離開了借出充電寶的區域,再遇到的機器可能都是不同品牌的,好不容易找到對應品牌的機器,它可能已經滿了。有網友調侃說:“還不掉的充電寶,簡直成了新的都市傳說。”
還不了、忘了還,結果就是隻好買下來。大部分共享充電寶的封頂計費為99元,無法歸還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支付99元押金買下。在社交媒體上,有人曬出自己因為忘記還而被迫買下的28個充電寶,總共花費了2772元。
有網友曬出自己被迫買下的充電寶。| 圖源網絡
人們對共享充電寶的怨念越來越深,2022年上半年,深圳市的共享充電寶相關服務投訴同比增長了200%。在黑貓投訴平台,關于共享充電寶的投訴超過了85000條。
02 隻坑消費者?不,還坑加盟商因為多家充電寶品牌在2021年上市,這一年曾被業内人士視為共享充電寶的“資本收割之年”。而到了2022年,充電寶遍地都是,價格一路上漲,看上去是個賺錢的行業,實際上卻已經持續虧損。頭豹發布的《2022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共享充電寶行業頭部企業的日均流水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曾以“共享充電寶第一股”而知名的怪獸充電,從上市至今,每個季度的虧損都近億元。
根據怪獸充電的财報,充電寶品牌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充電業務和移動電源銷售,充電業務的收入占據了90%以上。虧損的直接原因是,充電的收入并不能完全由公司拿走,而是要與所投放場所的商家分成。除了要給商家支付入場費用外,充電寶品牌還會支付給商家充電收入分成。怪獸充電的招股書顯示,其給予商家的激勵資費在50%—70%。
因為本身沒什麼技術壁壘,共享充電寶的品牌層出不窮,美團等大型資本也陸續進入。品牌競争的過程中,進場費越來越高昂,給商家的分成也越來越高。根據《IT時報》的報道,共享充電寶品牌之間的“價格戰”在最頂峰的時候,曾出現過品牌與商家1∶9分成,甚至品牌向商家百分百讓利的情況。
而除了這種直營方式,為了擴大下沉市場,很多充電寶公司還實行加盟代理模式,加盟者要交納品牌費用,之後可以拿到一定數量設備的所有權和處置權。買了設備的人用自己的人脈和渠道去各個場所投放這些充電寶,這些代理商通常能拿到90%以上的分成,同時可以掌握所購買機器的定價權。
因此,很多地方的充電寶出現了不合理的價格,也與這種代理模式有關,而更有甚者,為了增加用戶的租借時長,故意在充電寶被借走後,就迅速将機器補滿。
加盟代理聽起來很誘人,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代理銷售者也會遭遇到和消費者們一樣的“被坑感”。一位生活在内蒙古縣城的年輕人分享了他加盟共享充電寶項目的經曆,據他所說,去年下半年,他一次性投資了150台某品牌充電寶,其中一個投放地點是當地的一家醫院,但沒過多久,這一點位就被新的同品牌充電寶占據了。
他申訴後才得知,醫院的點位是被同品牌的“直營”進場占據了。即便是他先占據了這一點位,在“直營”與醫院簽訂合同後,他的充電寶設備隻能退場。這讓他覺得,自己作為代理商,根本享受不到公平的競争。
在網上,很多人宣傳着加盟充電寶項目可以成為小成本創業的機會,而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名為“創業失敗,低價甩賣充電寶”的帖子也有很多。從現實情況來看,加盟代理商的存在,更多的隻是品牌減少資金壓力、分擔風險的一種方式。
03 “共享經濟”,還能走多遠?“方便”帶來的吸引力終究還是太大了。在幾年前,共享充電寶還未曾像今天這樣随處可見時,如果遇到手機沒電的情況,蚯蚓很擅長用各種方法給手機充電:在飯店裡,她會麻煩老闆拿到前台充電;在地鐵,她會拜托工作人員充電後再刷地鐵卡。她能在商場的廁所裡找到一個充電插頭,或為了給手機省電,把所有App的網絡關閉,隻留下讀書App,用來在回家路上打發時間。
共享單車也在變得糟心。| 網易文創
但當共享充電寶幾乎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個視線範圍内時,這些麻煩事都可以通過打開手機,花三秒鐘掃個碼來替代,隻不過,如今這一掃碼的代價也越來越大了。當主體業務持續虧損,共享充電寶企業也在尋找其他收入來源。2021年,竹芒科技稱研發推出口罩機、AED體外除顫儀一體機等産品。怪獸充電則嘗試了将充電寶與IP聯名的方式,同時還入局了白酒、禮品機等領域。
不僅僅是充電寶,如今各類“共享經濟”産品從消費者口中收獲的大多都是負面評價,它們幾乎都以“共享”的概念低價入場,再慢慢“漲價收割”,同時伴随着故障頻出、體驗不佳等問題。如8月初,某品牌共享單車宣布對其“暢騎卡”的無折扣價格進行漲價,上漲幅度在40%—50%之間。為了解決随意停放問題而推出的定位功能,則常常出現“定位漂移”的情況,給使用者帶來了更多的困難。
“共享經濟”概念的普及,最初靠的是方便和省錢。人們以為它的精神在于“共享”,但後來,大家終于明白,資本是不會跟你共享的。
因為時長已經達到了最高扣費額度,蚯蚓最終支付了99元,相當于買下了那台出差帶回來的充電寶。但第二天,她還是查詢了附近的歸還點,把充電寶帶出門去還了。原因是她覺得放在家裡看到太心煩了,不讓新的共享充電寶出現在家裡,是她最後的底線。
作者:崔斯也
來源公衆号: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ID:neweeklylifestyle),專注發現美好生活的況味
本文由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合作媒體 @新周刊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