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毛病——腰疼。
前些時日,有位患者說他時不時地就會腰疼。一旦發作,就疼得很厲害!于是就詢問是怎麼回事?
在詳細詢問患者症狀後得知。患者的腰疼有小一年了,随後又告訴我,在一次遊泳回來後就開始疼痛了。發作的時候,腰部還會發涼、發木,走不動路,平時就喜歡坐着。
可是,随着時間的推移,患者即便是坐着、躺着,疼痛也都不見好轉。而且,最難受的就是每天早晨起床,腰疼是最為明顯的。為了能讓自己的腰部好受一些。患者想了很多方法。最後,一次偶然的嘗試,用熱水袋外敷疼痛有所緩解。
患者自以為是陽虛、認為是腎陽虧耗。于是,就自發地使用了很多溫陽的補益藥。據患者自述,還是有那麼一點效果的。但是疼痛雖有些許改善,但發木、沉重的感覺仍在。
觀其患者舌脈,發現患者舌苔有些白膩。脈象也略微有些沉緊。
其實,從患者症候表現來看,并不是特别嚴重,就告訴了患者一個小茶方。其配伍為:茯苓十二克,幹姜六克,大棗五克,紅糖二十克代茶。一周後。患者反饋,腰部明顯感覺好轉。不過這倒是勾起了患者的好奇心,相信大家也同樣有些疑惑。因為配伍中并沒有溫補腎陽的中藥石,為什麼能有效?
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因為這位患者的症候和自認為的“腎陽虛”,基本沒啥關系。
在這裡其實有個很大的誤區,那就是很多人都以為,隻要是腰部疼痛了,就一定和腎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實則不然。因為這位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的根本問題,就在于寒濕凝聚腰間。簡單來說就是有着寒濕二邪在腰間凝聚所緻。
寒濕凝聚要如何判斷?
在這裡,我簡要地總結了5個方面的特征:
特征一:舌苔白膩。這就是體内有寒濕的典型表現。因為舌苔膩,則是濕邪凝聚于内,津液難以運化的表現。
特征二:腰部發木、沉重、或是重着感。這是因為濕邪聚集在我們的腰部,導緻氣血受阻所引起的。
特征三:怕食涼食、喜歡出燙一點的食物。這是因為體内有寒邪滞留的表現。而同樣是腰部疼痛,的患者則是喜歡熱;還有的則是喜歡寒涼刺激的,這是有本質區别的。
特征四:靜坐時或是起床時不見緩解,甚至加重。一般的腰疼患者,在經過一夜的休息、或是靜坐休息後,就會大大緩解。但是寒濕腰疼卻不同,久坐、或是躺卧休息會更加難受。這就是寒濕之邪的特性。陽氣可化散寒邪,而動能生陽。因此,寒濕腰痛,反而是活動後會有所減輕。
特征五:腰疼在陰雨天會加重。寒濕腰痛在陰雨天加重,就不言而喻了。因為陰雨天會加重寒濕之氣,因此症狀就會加重。
因此,若是寒濕腰痛,自然而然隻是溫補,是不怎麼管用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祛濕散寒。而上述的小配伍中,茯苓則可以祛濕,幹姜則是一大散寒利器,大棗可以補血。這就是配伍的基本用途。當然,它的出處也是大有來頭,是出自《金匮要略》裡的甘草幹姜茯苓白術湯。
總體來看,若是腰疼,我們首先需要認清這其中的情形。因為它的病因病機不僅僅隻是腎虛,還有可能是寒濕之邪盤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