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有媒體從通州區文化旅遊區管委會獲悉,北京環球度假區将于明年春季試運營,并在5月正式開園,讓人們對環球影城的期待又多了一分。
自從2014年北京環球度假區獲批之後,每一次消息流出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不僅是因為北京環球度假區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環球度假區,更是因為國人想體驗霍格沃茨魔法、侏羅紀冒險經曆不用再出國了,家門口即可暢快遊玩。
随着國内經濟發展和人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斷攀升,許多國内外企業着手開始布局國内主題公園市場這塊大蛋糕。
我國主題公園的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隻有1家到如今已接近三百多家,規模在不斷擴大。截止2019年底,全國占地面積600畝以上或總投資15億元及以上的主題公園已有92家。
國内主題公園市場的龍頭企業主要有以房地産配套公園聯合發展的華僑城,有二線圍追一線城市科技加持的華強方特,布局廣東着眼世界的長隆集團,以海洋生物為代表的海昌集團。
2016年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開業,全球行業巨頭的進駐充分肯定了國内市場的潛力。2021年,北京環球度假區化身鲇魚再次攪動國内主題公園市場,博弈與厮殺也将更加激烈。
環球度假區落戶北京重要的區位因素
與上海相比,北京市的旅遊資源更豐富、類型也多,對遊客的吸引力也更強。迪士尼與環球一南一北分别坐落于上海和北京,看中的不僅是這兩個城市的旅遊資源和受衆人群,深袤的經濟腹地和強輻射能力也是兩家企業選擇落戶的重要區位因素。
兩地旅遊文化官網顯示,北京市在擁有旅遊資源方面明顯優于上海,5A、4A以及3A級景區的數量都高于上海,從旅遊景區數量和類型上看,北京市吸引力更強。2019年北京市接待遊客3.22億,上海接待遊客3.6億,相當于甘肅省一年的接待量。
201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3.6萬人,上海常住人口2428.14萬人,龐大的人口紅利也是驅動主題公園落戶的關鍵,畢竟隻有源源不斷的客源是主題公園生存之本。
随着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高鐵遊越來越受歡迎,據國鐵集團發布《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顯示,全國1、2、3小時高鐵出行圈正全面形成。包括主要城區市域(郊)1小時通達:如京津冀區域北京到天津、雄安間,長三角區域上海到蘇錫常間;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間2小時通達:如京津冀區域北京到石家莊間,長三角區域上海到南京、杭州間。
城市間快速幹道通行、通勤客流圈強化地域輻射特性,縮短周圍遊客前往兩處主題公園的通勤時間。目前上海除了迪士尼主題公園,還有歡樂谷、海昌海洋公園、瑪雅水上樂園等多家主題公園,北京目前系列性稍具規模的隻有歡樂谷一家。對比之下,似乎環球落戶北京更具優勢。
整體看來,主題公園的建設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密不可分,北京、上海兩地基礎設施條件的成熟為迪士尼、環球影城的發展提供了強大保障。
而上海迪士尼、環球影城的旅遊效應也會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數據顯示,迪士尼度假區在2011—2016年建設期間,固定資産投資對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動達到0.44%,年均拉動新增就業6.26萬人次。2016年國慶節,上海迪士尼公園遊客對全市新增遊客貢獻為60.6%。上海本土知名景點的遊客量也受到了帶動。
主題公園的建成也與城市環境相輔相成,日趨完善的城市環境也會反哺于主題公園的發展,為其提供良好的區位環境。這是環球度假區落戶北京的必然性。
環球影城依附電影IP的遊玩模式全球獨一無二
環球影城娛樂集團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影類型主題公園,與迪士尼和默林娛樂并稱世界主題公園三巨頭,全球影響力較強。
1964年,第一所環球影城在美國好萊塢建成開放,這一誕世不僅結束了主題遊樂市場迪士尼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也給遊客提供了多樣的選擇。随着全球化的進程,兩大主題公園在全球市場分庭抗禮。人們也常常把兩個公園放在一起比較。
根據AECOM曆年發布的《全球主題公園調查報告》,環球影城娛樂集團從2011年-2019年接待遊客數量持續增加,2019年接待遊客數量5124.3萬,排在全球各大主題公園集團第四位,在主題公園領域擁有較強的IP影響力和較大的規模。
環球影城與電影制作關聯度高,和IP形象貼近所以具備較強的差異化和辨識度,是比較接近觀影制作本身的主題公園,并且具有較鮮明的主題。
迪士尼主打“夢想與魔法王國”這一主題,并設置了這個主題的遊樂設施。主題具像化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形象出現在公園的各個角落,在溫馨的氛圍中,遊客對其軟實力的好感甚至超過了裝置力。
對比之下,環球一開始的目标是裝置力≥軟實力,以至于很多電影再現的遊玩設施及恐怖情節設定對身高和年齡進行限制,許多項目小孩都不能參加,在家庭共享性上被迪士尼甩開。
這一落後曾在日本大阪環球影城身上體現最為明顯。
大阪環球影城2001年開業接待遊客量1103萬,然後在接下來的10餘年連年虧損。直到2010年開始,才又開始奇迹般迅速反彈,接着又是每年持續上升。
這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之前環球的鎖定客群都是20歲喜歡刺激的年輕人,但是迪士尼或是其他成功的主題公園,都是以30歲家庭為主力消費客戶,尤其是30歲夫妻 小朋友的家庭單位。
在重新定位改變的過程中,環球影城通過建造“universal wonderland”,引入一些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卡通人物形象,來吸引家庭單位;同時将超級過山車改造成“背向過山車”,這個全新的創舉也起到了很大的轟動與實際攬客效果。
2014年哈利·波特區開張,這樣的超級人氣遊樂設施很快成了熱點,讓大阪環球影城成功的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環球影業的電影還在層出不窮的拍攝中,這也就為新IP形象在公園中的出現提供層出不窮的動力。“小黃人”項目和奧蘭多“火山灣”的開業都曾帶來遊客量和消費量的增加,也讓遊客複遊率有所提高。
2019年,環球影城娛樂集團遊客量被國内華僑城集團超越,國内巨大的消費市場證實了環球落戶國内這一抉擇的明确性,也更堅定了環球建設開發國内市場的決心和步伐。
國外品牌入駐,國内房地産化主題公園的覺醒
“中國的主題公園有70%都是虧損的,隻有10%能盈利。”這是早前我國旅遊業界普遍認知,也是每每有新項目落地時,人們常常提起的一個現實。
而這個現實,也已經成為曆史。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傑指出,這句話與我國市場近幾年的實際情況存在出入,這項統計數據最早出現在2000年。而據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中國内地共有主題公園339座,其中25%虧損、22%持平、53%盈利。
AECOM公開數據顯示,在2019年全球排名前10位的主題公園集團中,華僑城以5397萬遊客的接待量超過環球影城娛樂集團首次進入世界前三。在接待遊客量最多的TOP10公園中,華僑城有三家,分别是北京歡樂谷(516萬)、深圳歡樂谷(398萬)以及成都歡樂谷(358萬)。
目前我國主題公園并不少,經過長期布局,極具代表性的有華僑城歡樂谷系列、華強方特系、海昌系、長隆系、萬達系、宋城系,都是自上而下的集團式發展,但也略有不同。
第一類是由房地産企業開發,如華僑城的歡樂谷,萬達的萬達城;一類由其他行業延伸而來,如發源于酒店業的廣州長隆,最初為科技公司的華強方特,母公司起家于石油貿易的海昌極地海洋世界。而這其中,遊客量排名最前的華僑城和華強方特,代表了兩類具有不同優勢的主題公園。
從近五年華僑城财報顯示,房地産業務和旅遊綜合業務一直都是其主營業務。但從兩項業務的利潤率來看,旅遊業務的毛利潤遠不及房地産業務。
華僑城是典型的以地産拉動主題公園、以主題公園帶動地産營收的公司。因為配套開發旅遊項目,所以華僑城在不少地方拿地具有優勢。如今年1月,廣東中山石岐區一宗商住地出讓方面,華僑城憑借打造中山歡樂海岸的優勢以底價16.8億元拿下。
配套旅遊方便低價拿地、旅遊配套提升土地價值,這一模式在華僑城多地的投資項目中都有體現。公開年報裡顯示,武漢、南京、南昌等地的華僑城旅遊項目,都配套有華僑城地産項目。
目前這一模式也正在被其他企業沿用,如成都、重慶的萬達城,長沙、西安的恒大童世界,旅遊開發與地産項目無縫對接。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曾表示,目前國内主題公園還處于依靠政策紅利、土地紅利、初級階段的淨資産投入紅利來獲得發展的階段。但過高比例地依賴政策扶持和土地紅利,始終會給主題公園營收的持續性增長帶來風險。
2018年,國家發布《關于規範主題公園建設發展指導意見》,明确提出緻力于規範和提升主題公園質量,提出了針對主題公園的具體規定和規範措施,收緊主題公園建設風口。
而這一政策收緊也給行業有更多時間冷靜思考,提高現有資源的吸引力、讓主題公園有主題可依,回歸旅遊本質更重要。
從近兩年華強方特公開的财報數據看,主題公園以及文化服務是其主營業務,專注于主題公園建設的方特在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在主題公園啊數量上跑赢了國内其他主題公園。
得益于主題公園及其文化服務“輕資産”的發展模式,2017年上半年,華強方特旅遊綜合營收毛利率是69.72%,遠高于華僑城旅遊綜合業務43.32%的毛利率。《熊出沒》這一經典IP的加持也讓方特在衆多主題公園裡揚眉吐氣了一把。
2019年國内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通過組織系列旅遊活動的華僑城在這一年旅遊綜合業務營收首次超過房地産業務占比50.42%。憑借優勢動物資源,加上《奇妙的動物》、《爸爸去哪兒》等節目的影視作品的推介,讓人們看到長隆旅遊在元素IP上的積累和打造。中國主題公園的業績出現明顯起色,不少經營方開始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經營方式。
通過抓取旅遊OTA平台上關于華僑城歡樂谷、方特、海昌以及長隆系主題公園遊客評論發現,華僑城歡樂谷系列與長隆系主題公園整體好評率都達到了90%以上。
國外巨頭的加入
能為國内主題公園市場帶來什麼啟發?
迪士尼度假區坐鎮上海,環球度假區明年于北京正式開園,這對國内現有的主題公園而言是壓力,也是升級轉型的動力。
像迪士尼、環球影城這樣的主題公園得以生存,做大做強的根本,除了秉承“原創内容”及“個性IP”,還有永遠以遊客為本的精細化服務。
國内主題公園雖然在近幾年盈利有所提高,但53%仍屬于“無明顯主題”的狀态,由主打器械類騎乘設施的公園組成,與國際趨勢存在明顯不同。
不過,與發達國家類似,國内有明顯主題的公園遊客量普遍比沒有明顯主題的要高,遊客量超過400萬人次的有明顯主題的主題公園較多。
國内主題公園形象IP開發因為缺乏創新、定位不準、動畫電影類型較為單一,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和完整産業鍊。複合型人才缺失、尚未成熟的版權規範、産業鍊意識薄弱、沒有完整的授權體系,導緻這一闆塊成為短闆。
另一方面,因為管理、服務上的不到位,遊客沒有獲得與IP同等感受的體驗感,主題公園也隻能落下空有IP外殼卻無法變現的困局。
市場在不斷變化,唯一不變且不斷增長的,是消費者的需求。以遊客為本、精細化服務,沉浸式體驗是環球、迪士尼這類主題公園另一王牌。這一點,在國内南昌萬達城與迪士尼的簡介上就可以看到不同。
南昌萬達城想打造一個世界特大型文化旅遊商業綜合項目,即可體驗吃、喝、玩、樂、購于一體的世界級休閑娛樂。反觀上海迪士尼的宣傳簡介,“創造值得珍藏一生的回憶”。
沒有孰是孰非,隻是厚此薄彼,許多國内主題公園“厚”在商業闆塊,關注現金流,“薄”則是在文化體驗闆塊,忽視遊客感受。在大量的市場供給與消費需求下,遊樂設備、商業街、酒店都可以複制,但消費者終會感到無趣,而創意卻總能給人驚喜。
随着兩孩政策落地、旅遊業及動漫IP等産業發展,國内主題公園并不會止步于此,近兩年的政策收緊也讓行業有充分時間沉澱。
将IP場景移植到主題公園園區建設,營造遊客第一視角,講好故事、打磨衍生品,以客源為驅動力、增強遊客體驗感,最終共同面對外來主題公園的圍剿,從激烈的角逐中厮殺出屬于自己的天地,這才是目前國内主題公園最重要的發力點。
數據新聞編輯:陳華羅
新媒體設計:甲晨晨
校對:李立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