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啥時候起,感覺自己沒法“有文化地”說話了。“每次想寫一些東西的時候,發現自己翻來覆去用的就是那麼幾個詞語”——
面對黃昏水波和鮮花交融的美景,滿肚子卻搜羅不出一句能直抵心靈的贊美——
打開微信聊天記錄,種種網絡熱詞、縮寫、互聯網黑話層出不窮,表情包信手拈來,遣詞造句堪稱印象派,文法标點都不當回事兒。靠着這些“喧嚣”的熱詞和梗,年輕人的表達欲看似更旺盛了,但漸漸地,我們突然發現日常對話中充斥着亂七八糟的插入語和符号,表達結構不再是一條連貫的直線,而成了有許多分支的魚骨形,自己已經很難用通順的話闡明想表達的意思,更别說,在真正需要邏輯完整地輸出觀點、表達複雜情緒時的詞不達意、有口難言。
當代人語言趨向貧瘠是一個不争的事實。此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5%的受訪者感覺自己的語言越來越貧乏。在豆瓣小組“文字失語者互助聯盟”裡,27萬名受“文字失語”困擾的網友聚集于此,他們把這種“心中所想難以付諸文字”的窘迫現狀稱為“文字失語症”,也就是語言表達力的下降。
為啥我們不會講話了?
表達力下降,是因為現代人的“輸入”不夠嗎?事實上,在信息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人們每天從互聯網汲取到大量的碎片信息,所讀字數總和絕對不少,但互聯網的信息過載,逼迫我們加大略讀的比重形成淺閱讀,導緻我們的思考習慣的喪失和思維形态的退化。同樣,人們被基于個人興趣所構建的信息流環繞後,會不知不覺間将自己封閉在一個“信息繭房”中,逐漸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觸機會的同時,也會慢慢喪失多元思考和表達創作的能力。難以突破“自戀的同溫層”汲取不同看法的我們,語言表達方式和輸出内容也變得單一起來。
當我們使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時,還伴随着思考、理解文字的過程,這需要具備領悟抽象思想的能力,讨論嚴肅精神問題的能力。然而,與過去純文字的表述方法不同,借助互聯網,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用縮略語、表情包來表達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說話”的不是我們,而是縮略語和表情包在利用我們進行傳播。
高度模式化的梗,以同質化、複制化的形式傳播,讓語言和文字的生命力被大大削弱,那些看似更新叠代快、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流行語,不過是“新鮮出爐”的又一批陳詞濫調。
在流行語的批量攻勢下
我們的語言系統開始“宕機”,失去了鑒賞文字優劣的分辨力,更磨滅了表達自我的能力。慢慢地,我們對表達産生焦慮感、挫敗感,表達力的下降也扼殺了表達欲,當代人也就被困在了難以表達的沉默角落裡。
“文字失語”者的自救
“文字失語”隻是互聯網的鍋嗎?其實,文字輸出能力存在短闆的背後,多半是文字“存貨”匮乏。此前中青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顯示,六成左右的受訪者都認為語言貧乏的表現是基本不會說詩句或成語,而這恰恰可以通過有意識的積累和高質量的閱讀改變。因此,多讀書多看報,誦讀曆史長河洗滌過的名篇佳句,是找回語言審美的捷徑;随時随地記錄下所感所悟,無論是用手還是用口,不放過任何表達的空間,或許就可以解決“無語凝噎”的窘境。
在語文課裡多閱讀、在曆史課裡多讨論,通過教育的手段,讓年輕人跳出互聯網的一畝三分地,擁抱實體書籍、感悟現實生活,從傾聽者、旁觀者和被動的傳播者轉變為勇敢的表達者,網絡所帶來的“标語化”“片面化”“情緒化”的無力自然會減少。
“文字失語”,
本質是人類被語言和文字所駕馭;
對抗“文字失語”,是在找回語言的美學價值和表達自我的意義,畢竟,當放棄給語言表達注入自己的特質時,人的主體性便會日益消弭,變成一座無法分享的孤島。
(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