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很少喝咖啡,屈指可數的幾次也确實是給了某巴克,真沒記住喝的什麼,但是和什麼人喝、談的什麼事卻還了然于心。所以一直認為,咖啡更像是一種媒介,如同從前大家想要談點什麼事情,總是願意去茶館一般。
想說這些,是因為我被一種新的咖啡的銷售方式所吸引。
傍晚,在長沙雨花區溪悅荟和朋友邊散步邊談事,無意間碰到了一輛流動的現磨咖啡車,一輛車、三個工作人員,便是一間臨時的咖啡屋,現磨19元一杯的拿鐵,我們品得很“從容”。憑着圭塘河畔的木制圍欄,迎着淡淡的河風,望着河對岸荷蘭小鎮上的大風車,朋友與我相談甚歡。
不過多地打攪受衆的狀态,隻為需求用戶所處的情境錦上添花。雖是流動,但場所相對固定,設施設備皆為正統,有品牌,有實體,價格親民,品質不降反升,因為這樣的方式省了房租物業成本,最終受益的還是品咖啡的人。
一個不懂咖啡的人的觸景瞎掰閑談,歡迎專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