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是世界上最基礎的生物之一,由于其生活習性,除卻暴雨等天氣因素,常年都生活在土裡面,而由于蚯蚓的生命周期,大約隻有一年左右,在很多地方從蚯蚓出生,可以說一輩子幾乎都生活在土壤之中。
它們在土壤裡面,以腐葉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為食物,每天吃相當于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而獲取微生物的方式,是把土壤吃到體内,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然後把不能消化的土壤排出體外。
也正是這個原因,蚯蚓在活動的時候,會對土壤進行翻動,保持了土壤的透氣性,而其在進食後,又會把土壤重新排出體外,會讓土壤突然富含氮、磷、鉀等養分,這些是難得的天然肥料,也正是這個原因,蚯蚓被達爾文譽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生物。
蚯蚓以皮膚呼吸,它皮膚上的一些微血管通過氣體交換,可以直接獲取氧氣,為了保證這些微血管不會因為幹燥而堵塞,會從背孔中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的濕潤,而當出現大暴雨天氣的時候,土壤中的空氣會被雨水擠壓出來,導緻突然中的空氣不足,為了不窒息而亡。
蚯蚓會跑到地面中來,而在夏天的時候,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而夏天的太陽異常毒辣,當那些跑到地面上的蚯蚓,逃過了雨水,卻逃不過太陽的爆嗮,由于夏天溫度高,加上直接暴露在太陽下,其身體上本來保持濕潤的黏液,在被蒸發水份後,就如同一層塑料薄膜覆蓋整個身體,導緻蚯蚓窒息死亡。
從這也看出蚯蚓不僅不适合在水裡生存,也不适合在幹燥的陽光下生存,其生存的最佳地點是在土壤裡面,不僅可以保持身體濕潤,而且也是其食物的主要來源。
按道理來說,蚯蚓和魚本來是兩個風馬不及牛羊的生物,雙方可能一倍都難得碰上一面,魚正常情況下,是看不到蚯蚓的。但是蚯蚓卻是魚最喜歡的食物,蚯蚓也有百釣之王的稱号,因為它是受到非常多魚類的喜歡。
這點不僅讓很多人好奇,也讓許多的生物學家們感到好奇,為了弄清楚其中的原因,這些科學家們還專門做過一些實驗。
他們找來那些從一出生,就是人工飼養,單純吃飼料,沒有吃過任何天然食物的魚類。
用那種軟塑料做成兩種形狀的“食物”,一種是不規則的塑料碎屑形狀,而另外一種是做成如同蚯蚓一樣的長條形,從外形上有一定的生物特征。
當把這兩種形狀的塑料放入到水中的時候,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雖然塑料無色無味,但是從實驗結果上來看,這些魚類明顯對那種長條狀的塑料更感興趣,它們嘗試用嘴去吃這些長條塑料的次數,是那些無規則塑料的10倍左右。
從這個實驗數據可以看出,魚類對有着蚯蚓外形的生物,在基因裡面,就有着深深的渴望,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水中雖然沒有蚯蚓,但是卻有蚯蚓外形的一些生物,這裡面就有許多昆蟲的幼蟲,從小在水中孵化,而其幼蟲就是那種長條的身形,還有水蛭等也是這種外形,而這些都是魚類的食物來源。
雖然魚類從來沒有見過蚯蚓,但是對于這種外形的食物,魚類在基因裡面,就天然地把它們當成喜歡的食物,這種埋藏在基因裡面的天性,就像哺乳動物,在生下來就會吸吮母乳一樣。
所以,作為魚類天然的喜好,市面上還專門出現那種,長條蠕蟲狀态的魚餌出現,這種魚餌哺乳動物的利牙都很難咬爛,就更不用說魚類了,這種魚餌不同普通的魚餌一樣需要經常更換,簡單又實惠,被許多釣魚愛好者鐘愛。
魚類喜歡吃蚯蚓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蚯蚓的土腥味,由于蚯蚓常年生活在土壤中,其身體裡的這種土腥味非常的濃郁。
而一些雜食性的魚類,其很大一部分食物來源,就是水底的食物碎屑,而在水底,那種土腥味就非常的強烈,所以當聞到蚯蚓身上的那種氣味時,就會有一種食物的親近感,認為這種食物很好吃。
所以,由于蚯蚓的身體體征原因,加上其身上濃郁的土腥味,如此就成為魚類非常喜歡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