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在《論語》那麼多句子中也算是名句,特别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基本人人都會背,意思是三個人之中,肯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
但我們隻理解得一半,這也是我們對于古人的話經常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朱熹注解說,三人同行,其中一個人是自己,另外還有兩個人,一善一惡。對那個善的我們要跟他學,對那個有缺點的,我們對照自己有沒有這個缺點,如果有就得改正。
所以這兩位,都是我們的老師,而不是隻記得有優點那個而已。
讀古人的書要看當時的語境和上下文的句子銜接,而不能斷章取義。下文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不看下一句就誤解了,認為三個人中必有一個可以做我們的老師。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我們的老師,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不是比自己厲害才能做自己老師。
華杉老師舉了同時代的人老子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善人可以是我們的老師,不好的人和行為也是我們自省的案例資源,反面教材也是教材。高手之間都有這個共識,所以這個原則在當時被公認的了。
其實在《論語》内也有一句話與之相似,就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這也是講兩面的,所以我們讀古人的書,切不可以輕飄飄地過。我沒有看華杉老師講解之前,一直覺得是“三個人之間必有一個比自己厲害的,他可以做我的老師,或者自己也可以是他們的老師。”忽略了其實人人都可以是我們的老師,而且正反兩面都是,我們需要看齊和自省。
或許我們的人性弱點隻盯着别人的毛病,所以隻記得這句話的一半,因為說到自己的痛點了。
我們都習慣在背後說别人的壞話,在農村裡的婦女這個毛病特别明顯;在宿舍裡也是,我們隻盯着舍友的各種毛病,老不帶鑰匙、太吵了、亂扔垃圾、動靜太大打擾睡覺等等,很多優點我們不去學習整天為别人的缺點斤斤計較。雖然很多學生的素質确實很低很低很低,可我們也得反省自己有沒有打擾到别人,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人呀總喜歡盯别人的缺點,還喜歡在背後說人家的壞話。承認别人優秀對不少人來說很難,我們應該像馬雲說的那樣: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
即使當我們盯着别人的缺點時,不要忘了放到自己身上去對照,問自己三遍:我有這個缺點麼?我真的沒有這個缺點麼?我會不會自己忽略了也有這個缺點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