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也是第一次去有風的地方?從傳統的都市視角,轉向鄉村社會,是近兩年青春題材劇創作發生的一個重要變化影視劇創作者試圖突破都市情感的局限,把目光聚焦于那些堅信回鄉大有可為的創業青年的别樣青春,從而勾勒出當代中國青年群體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通過一部部生動的劇集,他們講述了新時代的青年在鄉村振興的偉大洪流中,如何把自我的人生價值與社會發展的強勁脈搏融為一體在創作過程中,如何突破以往一些“鄉村創業”主題的劇作生硬拔高的窠臼,把故事講得更富有藝術氣息,更貼近當代青年生活實際,更符合年輕觀衆的審美需求和價值标準?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頗有創新意義的探索,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今生也是第一次去有風的地方?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今生也是第一次去有風的地方
從傳統的都市視角,轉向鄉村社會,是近兩年青春題材劇創作發生的一個重要變化。影視劇創作者試圖突破都市情感的局限,把目光聚焦于那些堅信回鄉大有可為的創業青年的别樣青春,從而勾勒出當代中國青年群體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通過一部部生動的劇集,他們講述了新時代的青年在鄉村振興的偉大洪流中,如何把自我的人生價值與社會發展的強勁脈搏融為一體。在創作過程中,如何突破以往一些“鄉村創業”主題的劇作生硬拔高的窠臼,把故事講得更富有藝術氣息,更貼近當代青年生活實際,更符合年輕觀衆的審美需求和價值标準?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頗有創新意義的探索。
故事源自主人公對人生意義和自我價值的追尋。許紅豆原本是北京五星級酒店一名前廳經理,和無數北漂族一樣,她接受了很多現代都市人們認同的人生願景:隻要不斷奮鬥,就能在職場階梯上不斷上升,離成功也就越近。即便為了實現這一切,她要付出親情、愛情乃至健康的代價。直到摯友去世,猶如一記重拳,讓她猛然醒悟,開始尋找新的突破口,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劇情中的大理之旅變得順理成章,因為那是一個代表了與快節奏、拼業績、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時空,她需要在那裡換一種活法,尋找人生下一章節的寫法。
應該說,《去有風的地方》以這種打破自我和重尋自我的方式開啟整個劇情,一開始就牢牢抓住觀衆,尤其是年輕觀衆的心。許紅豆原本的生活,正是無數都市男男女女正在經曆的生活。但他們當中,有勇氣像劇中主人公那樣毅然辭職,離開燈紅酒綠的大都市,去田園鄉村找尋新的生存空間和生活方式的人還不多。從這個意義上說,《去有風的地方》像一次虛拟的人生之旅,帶領觀衆跟随主人公許紅豆在大理雲苗村這個“世外桃源”,認識一群截然不同的人,體驗徐徐展開的别樣生活。正是這種從自我人生境遇的真實境況出發,對人生價值進行重新定位,對自我認知進行重構的需求,成為整部劇所要講述的以“有風小院”為中心的雲苗村故事的出發點。這有效解決了時代主題壓倒個體叙事的傳統邏輯問題,更契合當代青年的人生經驗。
但如果僅停留在主人公重尋自我的個體叙事,還是不夠的。該劇在雲苗村這個舞台上所要塑造的,是一個群像。許紅豆像一個闖入者,無意間掀開了這個世界的大幕,讓辭去高薪職位回鄉創業的謝之遙所代表的鄉村創業青年群體浮出水面。圍繞這個群體,創作者試圖通過多樣化的人物刻畫,來展現當代鄉村青年人生道路的豐富性和多元性。但無論各自的職業規劃和創業之路如何不同,他們的共同點都在于對鄉村社會所能提供的更加人性化的生活方式和嶄新人生價值的笃信。
正是在客居雲苗村時與這些青年人生軌迹的交錯,主人公許紅豆的内心世界發生了變化。她被謝之遙想要建設家鄉,讓鄉親們可以壯有所用、老有所依的理想打動,逐漸從“早晚要離開”的看客轉變成“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參與者。最終,在這個有風的地方,許紅豆和小院裡的其他人被當地村民的勤勞與韌性和他們苦辣酸甜的人生感動,重塑自我,相互幫助,再度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還把自己火熱的青春奮鬥注入田園詩意,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巨著裡,寫下屬于他們每個人的注腳。
這種從個體叙事到群體叙事再到時代叙事的逐層推進,是《去有風的地方》情節和主題推進的核心邏輯。這樣的講述方式自然生動,由小及大,從微觀到宏觀,更能得到觀衆的認同。在該劇導演丁梓光看來,這部劇的創作初心就是用溫暖治愈的表達方式,真實折射出一部分當代青年的内心需求,啟發觀衆展開對生活的思考。作為一部新近推出的鄉村題材青春劇,《去有風的地方》把富有田園詩意的青春故事講給當代青年觀衆聽,讓他們在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奮鬥方向,不失為青春題材和鄉村題材一次有益的融合創新。
(作者:黃典林,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