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夷岩茶,有這麼一句話: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意思是說肉桂的香高,水仙的茶湯醇。
武夷肉桂,為無性系品種,茶樹為大灌木型,樹勢半披張,樹梢直立。樹高與寬幅可達2米以上。自然生長者高、幅可達4米以上,分枝與節距密且長。葉片水平生長,葉色淡綠,葉肉厚質葉面内折成瓦筒狀,有大葉烏龍品種特征,葉緣略具波狀,葉齒細淺葉脈細穩,葉長橢圓形葉尖鈍,整株葉片差異大。育芽能力強,持嫩性良好抗寒性好。
成品的幹茶;外觀條索緊實、色澤烏潤砂綠,香氣濃郁、辛銳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帶刺激性,湯色橙黃至金黃、透亮,葉底綠葉紅鑲邊顯軟亮。入口醇厚回甘,咽後齒頰留香。濃香型即傳統型,重發酵足火功,幹茶外型在傳統工藝基礎上進行一些改良,突出了武夷肉桂本質的香氣,沖泡出的茶湯色澤淡黃,香氣高遠。
肉桂茶被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由于其品質優異,性狀穩定。如今不僅成為武夷岩茶的當家品種,而且也被外地廣為引種。
流水藏風聚氣處,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岩茶的獨特山場是造就武夷茶不可或缺的因數。火山噴發形成的盆地加上地殼運動和地表侵蝕,火山岩風化的含有鐵質岩石碎片,随着流水的搬運而沉積湖底,沉積物中的鐵質經過氧化作用變成紫紅色,逐漸形成紫紅色岩層,這就是正岩土壤的基礎。
後來,由于地殼變動,湖盆西部凹陷斷裂,而其東部則西傾,山頂皆翹首東向,形成了**小小的單斜山或單斜斷塊山,即現在武夷山人常說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
在岩坑中,由于岩崖和樹林的遮陰,在夏季茶樹承受散射光,在冬季高崖擋住西北的冷風,且尚有終年不斷的岩隙流水補充,因此岩坑谷的微域氣候更為優越,為茶樹的生長提供非常好的氣候環境。姚月明老師分别對以竹窠、企山、赤石茶園代表“正岩(紫色砂礫岩)”、“半岩(紅色矽鋁質土)”、“洲茶(河流沖積黃土)”
茶園土壤調查表明,三地茶園的氮磷鉀三要素含量相互比例相距甚大,竹窠茶園磷鉀高而氮低,赤石茶園氮高而磷鉀低,企山茶園位于二者之間;據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的調查,凡是“正岩”生長的土壤,含礫量高,質地以輕壤為主,土層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在50%左右,土壤通風透氣适中;而質地較粗粘,含礫量較小的黃土所制出的茶葉的品質則較差。
茶青中的香氣成分以醇類物質為主,不同品種茶青主要香氣物質(品種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在香氣總量上,成正岩>半岩>外山趨勢,肉桂香氣總量是水仙的2倍左右,種類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氣(工藝香)更加馥郁清長;不同産地茶青中香氣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質,也有獨有的香氣物質,且同一香氣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從而表現出不同土壤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