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姓孫名陽,秦穆公時期(前659年至前621年)傑出的相馬專家,曾長期擔任主管馬政的職務。 善識千裡馬 秦人善養馬,積累了豐富的訓馬、識别好馬的經驗,伯樂主馬政,盡心盡職,不但為秦國軍隊挑選、訓練出大批戰馬和乘禦良馬,而且總結出良馬的分類、識别等理論和方法,并認為求千裡馬“貴在神遇,不以目見”。伯樂在相馬事業上孜孜探索,在研究醫治馬病方面也不懈追求,成為春秋時期著名的畜牧獸醫。有《伯樂針經》《伯樂療馬經》《療馬方》《伯樂治馬雜病經》等傳世。
舉薦九方臯 伯樂年邁時,穆公讓他推薦族人代其職位。但伯樂卻推薦了一個砍柴賣薪的平民九方臯,稱贊“九方臯相馬,十分注重馬的内在素質和精神”。經試乘九方臯所相之馬,果然是匹千裡寶馬。穆公十分滿意,也更贊賞伯樂善于識别人才和薦賢不唯親的品德。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曾感慨“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為世人尊崇和愛戴,至今,人們仍把能發現人才、推薦人才的人譽為伯樂。 撰著《相馬經》 伯樂晚年把自己畢生經驗總結寫成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相馬學著作——《伯樂相馬經》。這部書圖文并茂,到南北朝時還在刊行流傳。《伯樂相馬經》長期被相馬者奉為經典,隋唐時代影響頗大。後雖失傳,但其蛛絲馬迹在諸多有關文獻中仍隐隐可見:《新唐書·藝文志》載有《伯樂相馬經》一卷,唐中葉張鷟寫的《朝野佥載》、明人張鼎思著《琅琊代醉編·伯樂子》和楊升庵著《藝林伐山》中均有大緻相同的記載。 《相馬經》帛書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二、三号漢墓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其中就有一部失傳已久的《相馬經》帛書。《相馬經》帛書上共76行5200字,其第一篇就寫到“伯樂所相,君子之馬”,并且多次沿用相馬“法曰”和“吾請言其解”的措辭,說明這部相馬經即使不是伯樂相馬經原文,也是傳承、吸收和發揮了《伯樂相馬經》的成就寫成的。此《相馬經》内容包括經、傳、诂訓三部分。 帛書《相馬經》的出土,展現了伯樂相馬經的豐富内涵,也證明了《伯樂相馬經》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相馬專著在中國養馬學、相馬學等領域裡的重要地位。 (摘自《石鼓閣上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