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土大橙子
讓一個害羞的小朋友學會打招呼和再見,需要多少年?
毛頭7歲了,我終于看到他每次都可以做到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和老師和朋友說“hello ”和“bye”。
果果4歲,依然會有時說,有時拒絕,就算說了,也還是會扭扭捏捏,聲如蚊呐。
但是,他們都比我強……
我學會這件事的時候,已經十五六歲了,那也僅限于對認識的人才能做到很自然。
事實上,直到現在,我還是有一點“和陌生人打招呼焦慮症”,迷路的時候就算溜斷腿,也不願意找人問路。逛商店的時候,如果導購員第二次過來問我需要什麼幫助,我就沒心思逛了隻想趕緊走掉。剛到美國的時候,住的鎮子民風淳樸,人口又少,就算是陌生人在大街上打個照面,默認是要說聲"hello"的。本來挺友好溫暖的一件事,對我來說卻增添了許多煩惱,雖然也可以打招呼,但是總覺得壓力很大,一看到對面來人就緊張,經常為此改變行走路線。
作為一個輕度社交恐懼患者,我覺得自己根本就沒資格要求孩子和人熱情打招呼,因為“熱情打招呼這件事”在我的整個童年裡,就一次都沒有成功實現過。
我媽從一開始耐心的教,仔細的講道理,到很煩躁的抱怨,再到嚴厲訓斥,甚至動手打我,我還是死不開口,最後她黔驢技窮,終于來了招兒狠的:大冬天的讓我站在街上,去找陌生人問時間,問不來就不許我回家,于是我就站在大街上哭了一個多小時,凍得手啊腳啊臉啊都沒有知覺了,依然沒把這個時間問來,到底把我媽哭得沒脾氣了讓我回家為止。
問時間這麼可怕的事情,别說讓我挨凍,估計老虎凳辣椒水都沒有用。
張嘴打個招呼而已,為什麼就能搞得和赴死一樣?
對于我媽這種外向型的父母來說,可能永遠都不理解一個内向慢熱孩子内心的痛苦,對于一個内向型的孩子來說,和一個親近熟悉的人說話互動,尚且要耗費很多精神力量。主動和一個自己不熟悉的人說話,這道題根本就是超綱了。
因為内向孩子關注的是内心世界,隻有走入他們内心世界的人事物,他們才會采取主動姿态,所以内向的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和親近的人相處會更加輕松自在。
對于不太熟悉的人,他們會首先感到緊張,充滿壓力,等到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相處之後,變得熟悉了,内向的孩子才會敞開心扉,願意交流。
需要多長時間呢?随着孩子年齡的遞增而減少,一兩歲的孩子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上小學的孩子可能就需要幾分鐘了。
問題是,内向孩子的父母基本等不了這麼久,總是期待孩子在見到來人1秒之内就能打招呼,如果做不到就開始扣帽子貼标簽,這就給孩子更大的壓力,讓孩子直接破罐子破摔了。
我記得小時候每次我碰到我媽的熟人,還沒做好心理建設開口的時候,我媽已經在抱怨我“不懂事”“不知道叫人”“教了多少遍都沒用”了,她一抱怨完,我反而感覺解脫了,反正都已經被“定罪”了,也别白擔這個虛名,直接不開口了,不開口我還更舒服一些,感覺反倒賺了有沒有!
正是由于自己經曆過這些,當我家2歲的毛頭對笑着和他打招呼的老奶奶翻白眼兒的時候,雖然感覺自己的老臉都被他丢盡了,還是生生的忍住了把他拎出來訓一頓的欲望,腆着臉和老奶奶說,我家娃慢熱,需要時間,以後和你熟了就好了。
雖然要求内向娃一下子和陌生人自來熟有點強人所難,但是畢竟我們都生活在社會中,還是有必要學會對他人友好、禮貌,尊重,不期待孩子能和陌生人侃侃而談,說句“hello ”和“bye”還是應該的,總不能由着娃兒一直對人翻白眼兒啊!
于是我開始了艱難的嘗試,摸索出了我的一套對于内向孩子的“禮儀訓練”,今天分享給大家。
第一步,先不要求孩子主動打招呼,隻要求他保持微笑,如果不想回答對方問題,也可以笑笑就好。
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了,進行下一步。
第二步,先教孩子說“拜拜”,因為分别的時候,孩子已經和這個人稍微熟悉一些了,說“拜拜”壓力會更小一些,如果說不出來,可以讓孩子用肢體語言,用揮手代替。但是每次都要求孩子說“拜拜”,并且給他一分鐘的時間,實在不肯說,再用揮手代替。
如果可以做到大聲說“拜拜”了,進行下一步。
第三步,教孩子微笑着一邊揮手一邊說“嗨!”就這樣簡短的一個音,不複雜,非常好說,壓力會比較小。如果“嗨!”也說不出來,那就先學會微笑揮手,但是每次要要求孩子說“嗨!”,并且給他一分鐘,實在說不出來,就溫柔的和他說:“這次不行,那我們下次再說吧!媽媽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到的”。
如果說“嗨!”能做得到,可以要求孩子用更複雜的打招呼用語,譬如“早上好”。
記得每次孩子說出來了之後都要表揚他很棒哦!
第四步,教孩子"叫人",千萬不要期待孩子能一夜之間能學會所有親戚朋友的叫法,這太複雜了,小孩子對于不太在乎的人是有臉盲的,我小時候就永遠分不清我三個親舅舅。所以,先從孩子每天都能見到的最熟悉的人開始,譬如幼兒園老師,要求他在打招呼和告别之後,加上老師的稱呼,“嗨,張老師”“張老師再見!”,老師練會了,再練一個經常碰到的鄰居或者親戚什麼,從熟悉到陌生,一個一個的教,就越會越多了。當然多了就容易忘,如果遇到孩子忘了,或者叫錯了,要溫柔提醒他,而不是責怪他或者笑話他。
還有幾件事需要注意
1,在整個“打招呼禮儀”訓練過程中,做父母的要保護孩子,不要讓别人攻擊孩子“不懂事”“不大方”“不開朗”等等,平靜的告訴對方,我們孩子性格很好的,隻是他對你不太熟,比較慢熱,熟悉了之後他可會說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2,當父母的平時也不要總是貶低孩子外貌,說孩子皮膚黑眼睛小之類的,就算你是充滿愛意的去說,孩子也會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并開始在意,引起自卑感,自卑的孩子,接觸不熟悉的人的時候,就内心戲很多,總害怕别人眼裡的自己不夠好,就更難去從容面對。
3,當父母的在生活中也要做表率,盡量多找機會說問好和告别這類的詞,哪怕和老公之間,也互相多說,讓孩子覺得問好和再見是很自然的一件事,随口就說的,不需要特别鄭重。
4,就算是教會了打招呼再見這些事,孩子可能一開始做得很好,過一陣又覺得别扭不願意了,這也很正常,實在不願意就算了,用肢體語言代替就好,過一陣他又會願意的。
這個訓練過程會很慢,可能會長達數年,中間可能會遭遇很多尴尬,孩子不能活潑可愛的撩人,确實是很讓老母親沒面子。
但是比起“給我長臉”,我更傾向于讓孩子把這個社交禮儀當成人生中的一個小挑戰:這方面你固然做的不好,沒關系,媽媽可以一點點慢慢的教給你,給你時間和空間,慢慢的去克服害羞的情緒,這對你來說有點難,但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願每個愛害羞的内向孩子,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