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坐落在中國北京市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隔長安街相望,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天安門作為北京和中國的象征,為全國和世界人民所矚目和向往,它的莊嚴肅穆的圖形是我國國徽的主要組成部分。天安門曆史悠久,關于天安門的由來可追溯到明朝。
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它的設計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築匠師蒯祥。
蒯祥出生于蘇州吳縣的魚帆村,世襲工匠。明永樂十五年,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年僅21歲的蒯祥作為朱棣的扈從人員也來到北京。他根據皇帝旨意,經過4年努力,在1421年設計并建築一座雕梁畫棟的木構牌樓,這是最早的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
1457年7月,承天門被大火所焚。
8年後,明英宗命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請蒯祥出謀劃策,建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明末,承天門又被焚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城樓高33.7米,廣9間,進深5間,以示皇帝的尊嚴,并改稱“天安門”,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于是從此以後“天安門”這個名稱沿用至今。
從天安門這座古老建築500多年的曆史軌迹中可知,天安門是中華文明悠久曆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興衰更叠的曆史見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