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堅持做‘峽谷裡的燈盞’,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讓她們接好革命的班!”
今年,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的張桂梅又有了新的期盼——她相信随着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大山裡的每一個孩子會更好地成長。
作為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讓大山裡的女孩兒都有書讀”是張桂梅一直以來的心願。從推動創建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到幫助2000多名山區女孩兒圓夢大學,張桂梅逐夢的腳步從未停歇。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在陪學生們做課間操(2022年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讓山裡的女孩兒免費接受高中教育
“隻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台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張桂梅曾堅定地說。
為了實現這樣的承諾,張桂梅半生都在和命運“較量”。
1974年,張桂梅從東北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1995年,相濡以沫的丈夫病故,張桂梅的世界徹底崩塌了。無兒無女、心如死灰的她從大理來到川滇交界處的小城華坪,進入華坪中心中學教書,一年後來到華坪民族中學。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在校園内與學生交談(2021年8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在華坪民族中學,張桂梅一心撲在教學上,但此時她被查出患上了子宮肌瘤,“哭一會兒,站一會兒,一夜未眠。”那是她人生中又一個灰暗的日子。
幸好,在全縣幹部群衆的幫助下,這個“外來姑娘”的命保住了。“我要用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回報華坪的父老鄉親。”張桂梅說。
在華坪民族中學教書期間,張桂梅第一次深刻了解到許多貧困家庭的女孩兒無法上學的現實困境。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個小女孩兒,身旁放着鐮刀和籮筐,望着遠方發呆。”張桂梅哽咽地說,“當我下車詢問小女孩兒怎麼了?她哭着說,想讀書,可家裡窮,要讓她嫁人。”
小女孩兒的話和渴望讀書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張桂梅的心裡,她萌發了創辦一所女子高級中學的想法,讓山裡的女孩兒都能免費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兒”的惡性循環。
為了實現“建校”的目标,張桂梅開始四處奔走募捐。
“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經病?”張桂梅的“宏偉藍圖”遭到不少人的質疑,但張桂梅沒有放棄,為此飽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到企業“化緣”、上電視錄制節目……她一遍遍複述自己的所思所想,一次次講述鄉村裡的辍學故事。
在省、市、縣各級黨委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下,張桂梅的辦學夢想最終實現。2008年9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1日,100名貧困女孩兒走進了女子高中的校園。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右二)在家訪時與學生家長交談(2021年2月9日攝)。新華社發(王秀麗 攝)
隻要有黨員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如今的華坪女子高中,校園内草木蔥茏、百花争豔,教育教學設施一應俱全。而成立之初,整所學校隻有一棟教學樓,沒有食堂、廁所,學生和女教師擠在教室裡睡覺,男教師睡在樓梯間。學校的院壩沒有硬化,風一吹,整個校園滿是灰塵。
沒多久,第一批進入學校的17名教職員工就有9人辭職,部分學生也轉學了。“女高還能辦下去嗎?”質疑聲四起。
張桂梅坐在學校的旗杆下抹淚,哭完後回到辦公室整理檔案。她發現,留下的8名教師中,加上自己,共有6名黨員。
“隻要有黨員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張桂梅說,“我說咱們開始重溫入黨誓詞。我們在二樓畫了一面黨旗,把誓詞寫在了上面。我們宣誓,沒宣誓完,全哭了。”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中)在教室裡檢查學生上課情況(2020年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如今,再回憶起這段往事,張桂梅依然眼睛濕潤。
從那之後,學校開始了軍事化管理,每件事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定時間内。“我們的學生沒有先天優勢,我們就通過後天努力來彌補,就是要讓她們和城裡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張桂梅說。
學校是建起來了,如何留住孩子卻成了難題。
為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學生家的路太難走,連車都租不到,隻能徒步前往。一個假期甚至兩個假期,即便馬不停蹄,張桂梅也隻能走訪完一屆學生的家庭。盡管如此,她依然堅持,“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親自到每一名學生的家裡去看看”。
這樣的家訪已持續14年,行程近11萬公裡,張桂梅摔斷過肋骨、迷過路、發過高燒,還舊病複發暈倒在路上……可正是這一次次的家訪,更加堅定了她将女子高中繼續發展下去的信念。
讓一份信仰薪火相傳
對于信仰的力量,張桂梅始終笃定。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員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存半點私心,把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張桂梅說。
從剛成立時着急抹淚到依靠黨員“攻堅克難”,從學校軍事化管理到傳遞濃濃母愛,張桂梅和女子高中已經走出黑暗,迎來了燦爛陽光。
從初建學校時的100名學生,到現在共有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撐女子高中的是照亮黑暗的那道“夢想之光”。
“我的學生可以考到浙大,也可以考到廈大、川大、武大,都可以上。”含着眼淚、帶着驕傲說出這些話的張桂梅,已經忘記自己還身患重疾。
因為關節痛,張桂梅的手上貼滿膏藥,不僅如此,她還要每天早上吃十多種藥,中午吃五種藥……“這輩子不管我怎麼樣,她們後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
從女高走出的學生,也将一份信仰镌刻心間。一個學生大學畢業後放棄城市月薪7000多元的工資,回鄉當村幹部,“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我是共産黨員’。”張桂梅感動地說,女高的學生都有這份堅定的信仰。
即将出席黨的二十大的張桂梅深知,是黨的關懷改變了山區女孩的命運,“我隻要還有一口氣,就會竭盡全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讓大山裡的孩子們走出大山,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周玉林
編輯/廖芸卿
審簽/喬虹
監制/席淑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