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由來傳說:
遠古時三皇之首的伏羲,手下有個大臣,名芝,以柏木為圖騰,人稱柏芝。他協助伏羲治理天下立了諸多功勞,但并不因此而自滿,深得伏羲的信任,後當上東方部落的首領,所以史家又稱他為柏皇氏。有一次,孟津河中突然出現了一隻怪獸,龍首而蛇身,遍身長滿龍鱗,高八尺五寸,形狀象魚又象駝,左右各生一個肉翅,在波濤中遊來遊去。伏羲聞訊後,趕到孟津河邊。那怪獸看見伏羲後,更是精神抖擻,背上的龍鱗閃閃發起光來,似乎組成一種圖案。伏羲似有所動,知是神靈指點,忙命排香案頂禮膜拜。當時柏皇随伏羲一起,見此靈機一動,趕快撿起一塊燒過的木炭,迅速把怪獸身上的圖案畫在一塊大石上。等伏羲祀拜完畢,那怪獸即沉入水中不見,伏羲這才想起怪獸身上的圖案沒有記下來,十分遺憾。這時,柏皇已把圖案抄在木闆上獻給伏羲。伏羲大喜,回去後日夜鑽研,終于畫成對後世産生極大影響的天下第一圖:太極八卦圖。 由于柏皇氏聰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朝,他的後代都為帝王師,如颛顼帝的老師為柏夷亮父,喾的老師為柏招。另外,黃帝的地官是柏常,佐禹治水的則是柏翳等。所以,柏姓是古姓中的貴族。後來,柏姓大多轉化為其它姓氏,所以現在反倒不多了。
二、姓氏考證:
尚友錄>>記載:[古柏氏之後。]相傳上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芝,因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柏芝。據說他曾擔任伏羲的助手,勤勞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而無所欲求,所以深得百姓擁護,被尊為柏皇。他住在皇柏山(在河南陳留縣)上,他的子孫就是柏氏。《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柏國,為楚所滅,子孫以為氏,望出魏郡。]春秋時的柏國,在現在的河南省西平縣的西方,至今還有一個柏亭。柏姓的發祥之地就在這裡,後來國滅之後,子孫逐漸繁衍到魏郡(今河南臨漳縣)、濟陽(今山東省定陶縣)。
三、柏姓起源主要有三:
(一)、以封國命姓。它的來源可經追溯到三代以前。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柏國,也叫柏子國,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帶。相傳柏國的開國君王是黃帝的臣子柏高。春秋時,柏國被楚國所滅,柏國國君的後代就用原來的國名柏作為自己的姓氏。《通志.氏族略》載:“柏國在今蔡州西平縣,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二)、以人名命氏。始祖為柏翳,起源于堯為部族首領之時,系出嬴姓。《史記.秦本經》載:“大費拜受佐舜,調訓鳥獸,鳥獸多訓服,是為柏翳,舜賜嬴姓。”自此之後,柏翳使有了兩個姓屬,即柏姓和嬴姓,他的後代子孫也形成了兩到,其中一支,是為柏姓。
(三)、以木名命姓。相傳遠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芝,因為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伯芝。據說,伯芝曾擔任伏羲的助手,勤勞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衆而無所求,所以深得百姓擁護,被尊為皇伯。他住在皇伯山(在今河南陳留縣)上,他的子孫就姓伯。伯姓,古時也作伯姓。
四、遷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柏氏,大體上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
五、宗祠堂号:
忠恕堂。望出魏郡
六、曆史名人:
黃帝時有地官(司徒)柏常,帝颛顼有師傅柏亮父,帝喾有師傅柏昭。帝堯時,柏臯封在柏(今在河南舞陽縣東南),号柏成子。柏,神話傳說中的蜀王。《漢·揚雄·蜀王本紀》:“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 ,後者名凫,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 柏高,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山海經·海内經》:“山青水之東,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 西周時,柏國君柏冏曾任周的太仆。東周時有史官柏堂骞。漢有柏直、柏始昌。唐代有左拾遺柏耆,左領軍衛大将軍柏良器,封平原王。元代有畫家柏子庭、柏招。明代有延安衛指揮史柏英。清代有著名畫家、詩人柏立本,書法家柏謙,畫家、書法家、詩人柏古。近代有資産階級革命家、安徽都督柏文蔚。
根深葉茂
達縣趙家鄉(清風鄉)柏氏系始祖楚望公後裔,望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縣鵝頸塘,生于北宋仁宗明道壬申元年正月十六日辰時,至今971年,曆三十四代。爾後十一世柏森貴移居湖南永州府零陵縣福裡地對塘灣杜河村柏家坪。
明末清初四川連年戰争,十室九空,天府之壤,田地荒蕪,發春之子柏氏二十二代世泰、世奎、世純及堂兄世魁積極響應康熙鼓勵移民之诏,于康熙年間一同入川。
入川後,世泰、世奎、世純定居于達縣(綏定)趙家鄉(清風鄉)沙壩村毛家溪老屋院。入川三年,世泰、世奎、世純兄弟三人及堂兄世魁思念遠在湖南之父母,回祖籍各接來重病父母發春及朱氏、桂春及胡氏,次年發春、朱氏先後病故。發春葬于沙壩廟灣,朱氏葬于高石坎。世泰、世奎、世純後人在此繁衍生殖已曆十三世,人口達二千餘之衆。桂春之子世魁定居肖家坡。爾後明金遷于馬家斜石盤幹拱橋,元清、元道遷達縣映山鄉柏家壩,将其祖先桂春墳遷入映山,胡氏墳留肖家坡。
世泰、世奎、世純本居一處,後因人口衆多,故世泰定居于關家溝,世奎定居沙壩朝門院,三子世純好唱戲,不願留川,回湖南老家,後因戶籍原因被迫再度入川,并帶回家族獅子及樂器,定居肖家浜(熊家灣)。世泰世奎世純合議率柏氏子孫集資修建家廟于踏水橋南頭小屋壩上供奉祖先,後遷至廟坡上,名曰南溪廟,現仍供有家族獅子。世純第六代子孫開達于柏家山建柏家祠堂,永祭祖先,功載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