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廿四節氣之一,對于莆仙兒女來說,它是一個特别重要的節日,在莆仙地區有着獨特的民間習俗。有“冬至大如年”、“冬至顧祖,三十夜顧某(‘某’為‘妻’意)”的說法,同時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民間習俗和地方文化。
人們将冬至視為“團圓日”,取“湯圓”寓意為“團圓”,從冬至前一夜(即“冬至瞑”)就開始準備過節。出門在外的人都盡可能趕回家中,同親人團聚。搓湯圓、吃湯圓、貼湯圓,祭祖掃墓以及貼“消寒聯”等,都是極具莆田特色的民俗文化。
“冬至瞑”,一家人圍在一起搓湯圓,是過節時不可缺少的環節。“冬至暝”是全年之中黑夜最長的一天,于是莆仙方言中就有了“愛吃湯圓天不亮”的說法。這晚,人們要在家中先準備一個圓竹匾,再擺上生姜、紅糖、柑橘、10雙新筷子、一枝“三春”等。其中,生姜取義“旺盛”,紅糖寓意“甜蜜”,10雙筷子象征“十全十美”。“三春”由貼着2個胖娃娃的彩紙制成,代表财丁貴俱全,一般插在柑橘上。之後,便開始和面搓湯圓。除普通湯圓外,還要捏出金元寶、小狗等形狀的“湯圓”來祈福。
貼“消寒聯”又稱“紅聯”。冬至到來,天氣寒冷,“紅聯”寓意“暖”;臨近春節,家裡有老人去世,過年不貼春聯,以示守孝,次年冬至再貼“紅聯”,消除心中寒冷,因此稱為“消寒聯”。
冬至一早,人們将煮好的湯圓先撈出數碗用于祭祖,而第一碗撈出放涼後貼于自家門上或是窗旁,以祈求家族團圓、美滿、興旺。煮湯圓也有講究,人們常用紅糖和生姜熬制湯水,一碗湯圓下肚,暖胃暖身。吃過湯圓,一家人就帶上祭品,出門掃墓去了。
莆田分南北洋,南洋多是清明掃墓,北洋則是冬至掃墓居多,清明掃墓的少。
冬至祭祀掃墓的習俗原因是:一是冬至掃墓,可避開春耕農忙,不會耽誤農活,且古代農民糧食少,清明前後無法辦理“三牲”祭品,而冬至前後秋收糧食充足;一是莆田人“思親情感”厚重,團圓意願強烈,心理上迫切渴求與祖先團圓。冬至在我市民間有“團圓日”之稱,人們不單希望在世的家人能夠相聚,還希望能和故去的祖先達成心靈上的“團圓”。清明節以後逝去的親人,因為思念時間太長了,沒辦法等到第二年的清明節才去拜祭,所以到冬至這天就去拜祭祖先,慢慢就有了冬至掃墓的習俗。民間還有這樣一說:便是清明節後過世的人,其家人一般在冬至掃墓;冬至後過世的人,其家人一般在清明節掃墓。除此之外,在農耕時代,季節性勞動對人們日常生活影響較大,清明前後恰是農忙時節,而到了冬至,農民們則進入農閑季,從農耕勞作的角度上講,冬至掃墓也有其合理性。
同樣在莆田,山區人家則多為清明掃墓,這和大自然的生長規律有一定關系。山區人家多将墳墓安置于山上,清明時節,草木始發,此時掃墓清除草木的工作量小,且能防止墓地被之後生長起來的草木覆蓋。
讀到這裡,大家家裡都做到了幾點呢?歡迎一起讨論評論哦,喜歡了解莆仙文化關注我:@豆子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