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播劇《心居》中,馮紹峰飾演的施源是一個經曆複雜的人,雖然人生種種不如意,他依然在默默地、有力量地頑強生長着。日前,馮紹峰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評價施源是一個特别有能量、有勇氣的人,不管生活有多麼困難,他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一直以積極的心态去面對,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好,而且他總是默默承擔,不怨天尤人、不叫苦叫累,“就像一塊鋼鐵,越錘煉越堅韌。”
作為上海人,出演《心居》讓馮紹峰覺得很親切。受訪者供圖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馮紹峰此番出演“海味”作品,不管是劇中上海的老弄堂、傳統美食,還是偶爾說上的幾句上海話台詞,都讓他感到親切,“有時我會想,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的,周圍的人現在又是什麼樣的,很有代入感,很熟悉。”
新 劇
這是一個容易代入和共情的故事
在馮紹峰看來,《心居》最吸引他的是偏現實生活向的故事,探讨了不同階層人物之間關于家庭、情感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哲學。“它以當代上海為背景,通過幾個家庭的命運交織展現了當下社會的縮影,具有濃厚的生活煙火氣,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容易代入和共情的故事。”
馮紹峰說,《心居》的故事很容易讓他有代入感。受訪者供圖
表演上,馮紹峰很多時候都會從生活中觀察、摸索,比如為飾演電視劇《緻命願望》中的記者那多一角,馮紹峰去接觸了一些記者朋友,聽他們講了很多采訪時碰到的人、發生的故事,觀察他們的生活狀态,包括語言習慣、各種小動作等,有時也會和團隊模拟采訪場景,自己當記者采訪他們。在他看來,剛接觸一個角色時都會焦慮,畢竟是挑戰一個自己陌生的人物以及生活方式。後來他發現,遇到難以掌握的角色就要逼自己進入主人公的世界。《心居》中,因為施源做過很多兼職,所以擁有很多不同的技能,馮紹峰坦言,這些技能他都有私下去向從業者或身邊的朋友取經,“具體内容先留個懸念,大家看劇的時候就會知道了。”
性 格
和施源不同,不會把什麼都憋在心裡
劇中,施源與顧清俞是青梅竹馬,施源是顧清俞的“白月光”,是她一直珍藏在心裡的初戀情人。然而,分離20年後再度重逢,施源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穿着白襯衫的文藝少年,如今的他落魄潦倒,遠不如顧清俞風光。對于施源和顧清俞之間的感情,在馮紹峰看來是挺令人惋惜的,雖然二人有青梅竹馬的情分,即使過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忘記彼此,重逢後也是互相喜歡,但因為社會地位、家庭和經濟等方面的差距,最終在彼此的消磨中漸行漸遠,“這很殘酷但也很真實,我有時也在想,如果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兩人之間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曾經的青梅竹馬再相遇,馮紹峰認為施源與顧清俞的結局殘酷而真實。圖片來自該劇微博
施源兒時生活在上海,多才多藝、家教優秀,但是命運坎坷,他從小經曆了家庭變故、高考失利、炒股欠債……是一個經曆比較複雜的人物。馮紹峰坦言,施源其實内心很有能量,隻是一系列的遭遇導緻他的性格比較壓抑,很多事情都不會說,“所以演繹的時候情緒不會太外放,需要用微表情去展現角色的複雜心理變化。”
在馮紹峰看來,他和施源對待生活的态度還挺像的,“就是永不言棄,不向困難低頭,保持好的心态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至于自己和施源不像的地方,他說,他不會把什麼都憋在心裡,也不太會過度敏感、自卑,“因為這樣活得特别累,很多事情明明溝通就可以解決,為什麼不把事情說開呢?”
成 長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魅力
出道以來馮紹峰接連出演了《宮鎖心玉》《蘭陵王》《幻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等古裝偶像劇,近年來他也努力嘗試了電影《後會無期》《黃金時代》《狼圖騰》、電視劇《緻命願望》等不同風格、類型的作品。馮紹峰坦言,他希望自己的戲路有更多的突破,但也不排斥現有的标簽。“演員就是去诠釋不同的角色,可能部分觀衆會把角色的特質投射到演員身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觀衆的認可,所謂的标簽其實也是觀衆觀點的體現。”
馮紹峰最初被觀衆記住的大多是和自己氣質接近的角色,溫文爾雅、善解人意。與之相比,《心居》中的施源并不讨好,比起《宮鎖心玉》中英俊潇灑的八阿哥和《知否》裡叱咤風雲的二爺顧廷烨,這個上海男人狼狽又尴尬。馮紹峰坦言,剛演戲那會兒會選擇一些和自己更接近、更容易把握的角色,近些年接戲的标準肯定會有變化,“因為剛入行的時候可以選擇的機會相對少一些,甚至很多時候,主動去争取也會碰壁。現在可以選擇的機會多一些,所以更想嘗試沒有演過的角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觀感,當然好的劇本和班底也很重要,但隻要喜歡,還是會努力争取。”
馮紹峰說,他并沒有太為年齡而感到焦慮。受訪者供圖
如今,基本大部分的角色類型馮紹峰都演過了。随着歲月的流逝,他說,自己并沒有太為年齡而感到焦慮,因為他知道焦慮也沒用,所以放平心态就好,“人生中的每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魅力,而作為演員,不同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看待問題的方法和角度也會有所變化,這些都會變成表演中的能量和養分,我覺得還是感激歲月和年齡吧。”
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玮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