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幼小銜接有什麼好
幼小銜接有什麼好
更新时间:2024-10-01 15:16:21

幼小銜接有什麼好?嗨,大家好,我是暖寶媽媽,是一名正面管教家長講師,我系統地學習了正面管教的相關課程,現在也是在系統的學習遊戲力養育的相關内容非常感謝大家的陪伴,有機會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幼小銜接方面的話題,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幼小銜接有什麼好?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幼小銜接有什麼好(幼小銜接銜接什麼)1

幼小銜接有什麼好

嗨,大家好,我是暖寶媽媽,是一名正面管教家長講師,我系統地學習了正面管教的相關課程,現在也是在系統的學習遊戲力養育的相關内容。非常感謝大家的陪伴,有機會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幼小銜接方面的話題,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今天主要内容呢,會分三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先跟大家聊通識性的内容,先說一說幼小銜接對我們家長和孩子來說會發生什麼?

第二部分呢,會聊一聊幼小銜接需要跟孩子做些什麼準備。

第三部分聊大家就最關心的話題,比如幼小銜接班要不要上,還有其他小夥伴的提問。

好的,我們先進入第一部分哈,幼小銜接對于大人和孩子來說會發生些什麼?總結來說,就是孩子們從一個純玩的幼兒園環境到一個以學習為主的正規的學校環境的過渡。

這個過程,孩子和家長都會面臨身份和角色的轉變。對孩子來說,以前的幼兒園環境是非常寬松的,以玩為主,以興趣培養為主,對學習也沒有特别明确的目标,而上一年級以後呢,是一個系統學習的環境,相對來說,嚴肅規範,有明确的學習要求和目标,會通過作業、考試,這些作為衡量的标準。對于家長來說,以前主要是陪孩子玩嘛,覺得開心覺得舒服就行也是沒有明确的衡量标準。上了小學以後,家長就變成孩子學習背後的那個支持者,因為有了作業和考試這些相對具體的一些衡量的手段,家長也需要面對這些。因為這些改變,對孩子在遵守規則,自理能力,專注力方面都會提出更高要求。而對于家長的主要挑戰,我個人覺得最主要的就是自身角色的一個轉變,就是成為孩子成長背後的腳手架,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關注點,就在于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聽到這裡,大家會不會感覺有些緊張,好像小學是一個很嚴肅的環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适應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呢?為了幫助大家放寬心啊,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經曆,希望聽完這個案例,大家會心裡比較有個底,不至于太焦慮,太着急,另外也是通過這個案例跟大家聊一聊,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做些什麼樣的準備。

我們上的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公立學校,以後可能群裡面也有小夥伴的娃,會跟暖寶上同一個學校,咱們這個學校呢,相對來說是比較偏嚴肅一點的,就是學校裡面沒有做什麼幼小銜接相關的活動,知道有一些學校會做的,比如說,第一個星期一年級的小朋友是不用上課的,他們主要是用來熟悉學校參加一些活動。但咱們學校是沒有的,從上學第一天開始就是比較正兒八經的正經危坐的聽老師講學校的紀律規則,然後緊接着就是正式的上課内容。我家娃在上學的第一周是不太開心,應該說是非常不開心。他都是很高興的那種嘛,那第一周呢?經常回來以後會跟我說媽媽,我不要上小學,我要上幼兒園。說明孩子那第一周的體驗感是不太好的。聽到這話呢,我一方面特别理解,因為我也感受到學校那種非常嚴肅的氛圍,那種學業壓力撲面而來的氣息。另一方面,我内心也是非常忐忑的,我有點擔心孩子會不會适應不良。就我老公寬心,他經常安慰我,說别的孩子都能适應我們家孩子一定能适應。是的,我也是試着抱着這心态吧!然後孩子沒有很久就逐步融入了小學的生活,可能一個多月吧。到下學期的時候就狀态更好了,每天挺願意去上學啊,去接他的時候也能夠看到很高興的樣子。嗯,有一次因為下暴雨,紅色警報臨時停課,他還非常不開心,一直在那唠叨,不能去上學,那我幹點啥呀,似乎是說不上學就沒有了精神寄托似的。從那會兒我就非常放心了,我知道她已經認同了自己小學生的身份。

那孩子有經曆這樣的一個過程,回頭來看啊!我提前做了些什麼幫助孩子去适應這個小學呢?又或者說嗯,回頭來看,我認為提前做一點什麼準備,對孩子來說,适應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結來說,我覺得最主要的有幾個點啊。第一點就是始終跟孩子保持深入連接,就是非常信任的親子關系。我的老公經常說我是一位很用心的媽媽,我真的是很用心的,從孩子出生以後,就給了他非常充足的陪伴,而且在陪伴的過程中也是非常投入的,所以我們之間建立了親子關系是非常好的。這一點特别特别重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或者是說從正面管教和遊戲力養育提倡的來講,跟孩子建立深入的連接在我們培養孩子過程中,都是第一要務,隻有我們跟孩子建立非常信任的關系,孩子能夠在父母那裡體會到足夠的安全感,他足夠的安全感才有動力去探索世界,包括學習。在遊戲力養育的理念認為,孩子生來自帶智慧,天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有愛心、可愛、友好、樂于合作。這是孩子的天性,而激發孩子的天性,需要良好的親子關系,需要父母及時給孩子充電。

第二點,我覺得是社交能力的培養。我有觀察我們家孩子轉變上小學的态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在班上交了一群好朋友,他經常在回來以後跟我分享,他跟班上誰誰誰嗯,加了好友,班上有哪些同學很喜歡他,他又喜歡哪些同學。談到這些的時候,他總是很喜滋滋的,很有滿足感,平時放學的時候寫完作業啊,或者周末的時候也經常有同學打電話邀請他去玩。那個時候我特别能夠理解社交對于孩子去适應學校生活的重要性,就是他能夠在團隊裡,在這個班級裡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跟阿德勒心理學裡面講的孩子的首要行為目的是獲得價值感和歸屬感,也是非常一緻的,孩子他希望在這個團隊裡面是有價值的,有用的,是被愛的。而當它獲取了這些的時候呢,孩子就融入了這個團隊,融入這個團隊跟學習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其實我們也可以回想一下,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期待上學,很有可能是因為讓我跟哪些同學約好了要幹點什麼喲,做點什麼好玩的,很少是說明天我們要學習什麼新知識啊!設想一下,就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喜歡班集體,喜歡這個學校是多麼重要。

第三個方面,我覺得需要準備的就是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因為上小學以後,孩子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地方還是挺多的,比如說每天的學習用具啊!那個時候經常會在群裡聽到家長說我們家孩子的什麼東西不見了,有沒有在你們的書包裡?我們家大寶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偶爾一兩次是因為她放在抽屜裡面拿回來,如果這方面的能力可以的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因為如果是練習冊啊,或者是重要的一些學習用具丢了,可能會影響到寫作業,交作業啊這些,對孩子來說特别重要的事情。然後這方面的能力也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評價,那在孩子眼裡,老師是權威,老師的評價是特别重要的,如果老師能夠給到孩子正面評價,在學校的自信心會提高很多,也會更有歸屬感。另外,在家裡,自理能力也會有影響哈,比如說早起的時候,因為時間都比較緊,如果孩子能夠自己完成自己的那部分,那家長就可以省很多心,早起出發就會更加順暢,同樣的晚上睡覺也會更加順暢。自理能力包括了很多部分哈,對于即将上小學的孩子來說,我們可以有一些具體的目标,比如說孩子可以自己穿衣服穿鞋穿襪子,比如孩子出門和回家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物品保管好等等。當然,如果我們的孩子暫時還沒有具備這些能力的話,現在培養也是來得及的,整個小學一年級都可以用來練習,不斷去熟練。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育兒有道幼小銜接項目組的新豔,在咱們社區開展過一次幼小銜接方面的課程,可能群裡面也有一些小夥伴參加了。新豔的這個課程主要介紹的就是能力方面的準備,引用了北師大一位教授總結出來的幼小銜接必備的八大能力:包括視知覺、聽知覺、知覺轉換、運動、數學能力、語言表達、社會适應能力和學習品質,是非常全面的,包括家長在家裡怎麼樣做自測,還有怎麼樣通過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提升這方面的能力。這個八大能力講的非常的全面,這些方面的能力,大部分的孩子在家裡,在幼兒園裡都會經過很多練習,都是有一定基礎的哈。那我結合個人的經曆來說,認為最重要的三點會是在以上幾個方面:一是父母跟孩子的深入聯結,二是社交能力,三是自理能力。

那接下來聊第三部分,也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哈,就是關于學業方面的準備以及幼小銜接班要不要上的問題。

我相信哦,在幼小銜接階段的爸爸媽媽,目前耳邊都會有幾種聲音,影響着大家的決策。這些聲音分兩種啊,一種是不主張的提前學習的不主張報各種幼小銜接班的,這種聲音來自官方的,比如說教育部就明令禁止幼兒園去小學化,是不允許幼兒園開設這些教授知識的課程的,教育部提倡孩子們零基礎進小學。

而另一種聲音拿去主張提前學習的主張上幼小銜接班的,這種聲音是來自于身邊的其他家長,比如說已經上過一年級的學生的家長,他們會分享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會在學業上面遇到很大的困難,會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很大的挑戰,也會建議還沒有上小學的家長呢,提前給孩子做一些準備,這樣可以讓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更加順利一些。當然,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他們已經上了幼小銜接班,這會讓我們自己做決策顯得更加緊迫,就會有這種擔憂,如果的孩子不上幼小銜接班,會不會跟不上。

這些聲音都是現實存在的,也都是有根有據的。教育部的要求和倡議是基于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做出來的,并不是說那些政策研究者,他們高高在上,離我們的生活很遠,所以做出了這樣高不可攀的政策。如果我們去看0到6歲孩子這個階段,最主要的任務還有他的主要學習方式就能夠理解。0到3歲,最主要的任務是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而3到6歲了,在兒童發展心理學裡面被定義為叫玩耍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他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玩耍,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發展的各個方面的能力,而像一些技能知識方面的學習,是屬于非常結構化的系統的規範化的課堂,是不太适用于0到6歲孩子的。我之前在上自主學習力課程的時候,有一位老師是北京師範大學專門做自主學習力研究的,叫王瑤老師,他也是不提倡提前學習的。王瑤老師不僅做研究,他還會很多孩子們直接打交道,輔導一些在學業方面有困難的孩子。從她的經驗來講,她認為提前學習是會犧牲孩子将來的學習意願的。還有不主張提前學習的,我之前聽過一些課程,是幾個名校小學校長講的。他們的觀點都比較一緻,總結起來有幾個方面,他們認為幼小銜接階段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适應小學生活,對于幼小銜接方面的課程,通常是不太建議的,當時有一個校長提過三年級現象,就是孩子12年級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好,但是三年級就降下來了,他認為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呢,就是孩子提前學習了幼小銜接的相關東西,然後再上12年級的時候,因為内容對他來說太簡單了,所以孩子就不再好奇,進而沒有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等到上三年級的時候,課程難度增加了,孩子就跟不上。

不主張上小銜接班的主要是這麼幾種聲音。

主張上幼小銜接班的,我們身邊的過來人家長傳遞的信息也是現實存在的哈,一年級的部分孩子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還有在适應多任務的作業模式過程中确實會遇到一些挑戰。而有一部分的提前學習,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會降低這種難度,這些經曆也是真實的。

所以我們了解到這些觀點背後的邏輯很重要,但是最後做怎樣的選擇,還是要看我們自己的需要。我覺得主要需要考慮這兩個點吧:

一個就是我們自己的養育理念,這是最主要考慮的點吧!怎麼看孩子在适應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怎麼看待孩子的能力?怎麼看待可能發生的挑戰?是否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去陪孩子面對這種挑戰?等等。如果我們把幼小銜接當作很自然的階段,就像我們在工作單位,在一個崗位做的很好,很安穩,有機會晉升到一個新的職位一樣,需要面對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新的挑戰。但是這是自我成長的一個部分,但是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并且樂于接受接下來的挑戰。如果是這樣的一個狀态,其實上不上幼小銜接班都不太重要了,因為你一定會陪着孩子去适應的。如果是我們想盡可能的幫助孩子降低一些難度,讓這個過程順利一點,因為我也擔心,到時候遇到困難的時候,心裡會焦慮,可能現在上幼小銜接班,做一些準備,會讓自己感受安全一點,有這樣的心态也是非常正常的,應該被接納的。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願意學,家長肯定要給機會的呀。但是在具體的安排上,家長需要把一下關,比如說哪些提前學,比如寫字,通常是不建議提前練習的,因為孩子的手部小肌肉還沒有發育到程度,寫字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提前學習,孩子覺得很辛苦,可能會過早失去對寫字的信心和興趣。如果練習過程沒有正确的指導,可能還會養成一些錯誤的習慣,上學以後,老師還要需要先糾正寫字的習慣。當然,我們在在這裡說的是普适性的規律哈。也有可能有小夥伴的孩子在學寫字,寫的挺好的,孩子也挺樂意的,這裡會存在個體差異。另外就是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應該是用來玩樂的,而不是應該被安排的滿滿的。丹尼爾西格爾在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一書裡有提到孩子應該做孩子他不應該每一刻都被安排滿,他應該有自主時間,親子時間和學習時間,那對0到6歲的孩子來說,自主時間和親子時間應該更充分。

在這裡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家的情況。去年我們經曆了幼小銜接嘛,那個時候也很幸運地加入了寶安區慈善會的育兒有道幼小銜接項目。

我們家就沒有專門去上幼小銜接班,學了一個短期的拼音課。去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嘛,幼兒園也推遲到六月份才開課,那會兒幼兒園有設一個拼音課,我們家孩子他很想參加,老師可能用了一些小禮物,把他吸引到了,因為他堅持要學,而且承諾一定會堅持完成所有的課程,所以我們就給她報了名,大概學了三個星期,因為拼音的内容比較多嘛,這三個星期嗯,它就相當于是過了一遍,談不上掌握吧。然後暑假那段時間她表姐就是我姐姐家的孩子在玩洪恩拼音,就推薦給我們,我家娃每天玩十來分鐘,也玩了差不多一個月。整體來說,對拼音會有認識,但是不屬于熟練和掌握那種。其他幼小銜接方面的課程,我們就沒有去關注。孩子整個一年級的适應狀況是這樣的:整體的學習進度跟進還是可以的,學校經常要考試嘛,基本上就是90多100這樣子,我覺得最主要還是來自于他在上小學以後課堂上,還有課後作業啊,這些方面的努力吧!當初這個拼音的學習也是有一點基礎,後來拼音的學習,整個班都是相對困難的哈,那個單元的考試是成績比較弱的,他的進度也是會慢一點,會需要我幫助一下。我個人看他當時這種拼音的學習是有一點幫助的。哦,對比他班上的其他同學,有0基礎的學拼音也能跟得上進度,也有0基礎的孩子在學拼音的時候,确實比較費勁情況都存在。

所以說幼小銜接班要不要上,我認為最主要還是要看一下大人的想法和孩子的意願,綜合考慮。

并不是說上了幼小銜接班一定會怎麼樣?或者是不上幼小銜接班一定會怎麼樣?各種挑戰和困難都是有幾率發生的,但是相信爸爸媽媽抱着跟孩子一起積極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的心态,再加上正确的方法,這些問題一定都是能克服的,孩子們也一定是能适應、融入小學生活的。

那接下來針對小夥伴遇到提問做一些回複

1.阿慶有提到孩子不願意做作業,怎麼辦?

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而且普遍的現象,首先媽媽要放低焦慮。我們剛剛有聊到3到6歲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是遊戲嘛。那做作業這種事情對孩子來說可能就是很無趣的,很嚴肅的,不喜歡是很自然。那發生了這種事情,爸爸媽媽可以怎麼樣幫助她呢?打罵吼這些方式肯定是不推薦的,這樣會讓孩子過早的感受到學習的辛苦,還沒開始上小學呢,就厭倦了學習和做作業,那就得不償失了。那我們怎麼樣去幫助孩子克服呢?一個是量要有控制哈,始終要記得咱們這個孩子,他還是沒有上小學的,還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量太大的話,會讓孩子感受到很強的壓力感,會抗拒。第二呢,需要給孩子一些自主感,比如說孩子晚上哪個時間段去做完成作業,他有自主權,他可以自己說了算;或者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孩子可以自己決定。第三個部分呢,就是盡量把作業和學習呢,變成好玩的事情。我家暖寶在中班和大班的時候有在關鍵詞那邊學英語,每次都有打卡的任務,他也是很難完成的,如果我在旁邊催他,提醒他都是不太有用的,後來我就把每次的打卡任務都變成了過家家的遊戲,我們用他的玩具做課程裡的角色,分别扮演,這樣去完成每次的打卡。他的參與度就很高,然後每次打卡都置頂,未打卡置頂次數多了,還收到過一筆獎金呢。舉例來說,我記得有一次打卡的任務是形狀的,然後我就準備了幾個圖案。眼睛三角形的鼻子長方形的嘴巴,湊成一張臉。

這個階段,父母的陪伴和幫助是特别重要的,因為她還沒有養成這種完成作業的意識,也沒有這種能力。

第二個問題啊,就是阿霞提出來的,怎麼樣培養孩子的内驅力,讓孩子學習主動。這個可能一節課都講不完,這是一個大課題,以後咱們群裡面可以開個這樣的專題,應該有很多媽媽們特别有興趣哈,這裡先做一些簡短的回複。心理學研究人的内驅力,跟以下三個因素非常相關:自主感,勝任感和聯結感。自主感剛剛我們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有聊到啊,就是孩子對于學習有一定的話語權,比如做作業,什麼時候做,比如晚上看書,看哪些書他都有一定的自主決定權,這個是很重要的。勝任感的就是孩子要有這種學習的自信心,在設置任務難度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能力水平來做出選擇。如果孩子遇到困難,需要父母幫助的時候,父母都能夠提供切實的幫助和支持。第三個呢,就是聯結感,父母的支持很重要,如果孩子做作業叫了幾遍都沒有行動,我們忍不住罵他吼他,這個時候聯結就斷裂了。孩子就很難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态。

培養自主學習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啊,是一場持久戰,前期肯定是需要父母特别多幫助和陪伴的,我們要始終記得孩子的學習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如果我們期待哦,孩子現在這麼小,或者是說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能夠養成自覺自律的學習習慣是會比較困難的啊,需要調整我們的期望。

第三個就是其他小夥伴關心的一些話題,比如說認字啊閱讀啊運動之類。就是我看到有很多培訓機構,會說3到6歲是大腦發育的飛速期,是最佳學習時間,所以會推薦很多課程哈。嗯,是的,從腦科學的研究來看孩子到5到6歲的時候,大腦結構發育已經是成人的50%了,到七歲的時候可能接近70%到80%了,但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還沒有到這樣的程度,并不意味着這個階段需要大量的結構化系統的學習,這個階段仍然是以玩耍為主,孩子是通過玩來學,再次強調哈。以識字來說,我們會更推薦在閱讀中和生活中識字,并不推薦把字單獨拎出來,也不推薦在閱讀的時候以識字為目标。這個怎麼說?孩子他會有這個階段,對漢字感興趣,我們的母語嘛,看到比如招牌上,廣告欄上有漢字就會問自己寫的是什麼?我們告訴他就可以了。我們以單以識字為目标,拿字卡去學習的話,其實孩子他是很難去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因為不在情境裡,這樣的學習會非常吃力而且效果不好。

為什麼不推薦孩子在閱讀中以識字為目的呢,因為我們在陪孩子看書的時候,主要看的是繪本嘛,裡面有圖片,圖片包含的信息是非常大量的,如果孩子隻關注漢字的話,就有可能忽略圖片裡面的很多内容,他獲取的信息量是極為有限的。識字其實不用着急,隻要大家堅持跟孩子有親子閱讀的時間,然後在一年級以後,他的識字量會慢慢的上去的。我家暖寶就是屬于這種,沒有刻意去教他識字,上一年級之前,他的識字量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到現在他可以完整讀完一個比較長的故事。

再說閱讀哈,我是推薦早期閱讀的,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一歲之前就開始接觸繪本,每天都有保證一定量的閱讀時間。我個人是非常受益的,首先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親子活動,另外,對于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早期的閱讀呢?嗯,是以興趣培養和習慣培養為主,不建議有功利性的目标,比如說孩子要講出什麼樣的故事,或者是她要認哪些字,這就是與功利性的目标哈。早期閱讀應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短期可能也很難說有很大的成效。孩子上學以後,語文學習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閱讀就是一直在積累。

如果将來還能上學,以後希望通過閱讀去提升他的寫作能力,到時候再可以做一些刻意的練習,那是後話了。

再說運動,可能小夥伴也都聽說過哈,閱讀和運動是兒童塑造大腦的最佳方式,哦,嗯,是的,一些早教機構在給孩子做測評的時候,首先看孩子的大運動發展程度,如果大運動發展到位的話,其他都是不成問題。還有我沒有看到一些做感統的機構那些課程都是死貴死貴的,其實他們用的方法都是運動,隻是說設計過的運動。其實如果我們平常注意孩子在這方面的運動的話,感統方面的錢就完全可以省下來。公園裡面其實有提供很多這些運動的器材,可以讓孩子們去爬石頭,吊雙杆,都是很好的練習。家長們特别特别關注的專注力的發育,跟我們大腦結構裡面有個叫内耳前庭,覺得是非常關心的,而那樣前庭覺的發育跟運動也是緊密相關的。

除了塑造大腦以外,還有一些運動可以幫助提升我們的肢體靈活性,對寫字愛也是有幫助的,比如說拍球,打球。

另外,我覺得運動還有一個很好的好處,就是幫助孩子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吧!因為我們對身體的掌控能力的那種感覺,會影響到我們的自信心,比如說我們能夠去通過身體去克服一些有難度的動作。

好啦,關于幼小銜接部分的内容呢,就先聊到這裡啊,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的問題的話呢,歡迎聯系我,再做讨論羅。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