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諱
許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性格直爽,常常“直言不諱”,不喜歡轉彎抹角,不知不覺得罪了不少人。
說得好聽一點是性子直,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情商低,不懂得給人留面子,給人台階下。
古往今來的谏臣,敢于直來直往,一點兒情面也不留的恐怕隻有魏征了,其他的人,都善于講寓言、講故事,旁敲側擊,給大家留台階下。
“直言不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四·先生王鬥造門而欲見齊宣王》中,意思是性格直爽,有話直說,毫無忌諱。
它的近義詞是:單刀直入、心直口快、直截了當、直抒己見、毋庸諱言等。
反義詞有:含糊其辭、諱莫如深、借題發揮、旁敲側擊、閃爍其詞、隐晦曲折、指桑罵槐等。
齊宣王求賢若渴,廣招賢士
齊宣王當政的時候,見到西方的秦國招攬天下賢士,變得越來越強大,便不惜耗費巨資,招攬各派文人、學士到齊國的“稷下學宮”來,讓他們自由議論,促進了百家争鳴的局面的形成。
在這些人當中,就有一個叫王鬥的人,我們隻知道他是齊國有學問的人,具體資料不詳。
王鬥聽說齊宣王在廣招賢士,于是決定登門造訪,求見宣王。
宣王求賢若渴,當然願意接見,于是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命令負責接待的人去引領王鬥進宮來。
王鬥卻說:“我來拜見大王是趨炎附勢,大王來迎接我是禮賢下士,大王打算怎麼辦?”
負責接待的人趕緊回去禀報,宣王一聽,馬上停下手裡的工作說道:“讓先生慢行,我要親自去迎接。”
齊宣王親自到宮門外去迎接
于是,宣王快步出門,屁颠屁颠地親自跑到宮門外去迎接。
見到王鬥之後,果然看見他氣度不凡,馬上高興地說道:“我僥幸繼承了先王的大業,兢兢業業地管理着社稷,現在求賢若渴,希望把先王的事業發揚光大。我聽說先生批評别人不留情面,能夠直言進谏,毫無忌諱,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王鬥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王一定聽錯了,我不過是一介匹夫,生于亂世,又侍奉昏君,每天活得戰戰兢兢,又怎麼敢直言進谏呢!”
宣王一聽,非常不高興,心想:“果不其然,簡直就是一根不會拐彎的直杆子!”
過了一會兒,王鬥見宣王的臉色稍微好看一點兒了,才看準時機說道:“從前先王有五種愛好,所以他才能夠九合諸侯,一舉匡扶周室。所以周天子才會賜給他爵位和封地,才有了後來的霸主。現在大王已經有四種愛好與先王相同了!”
大王有四個優點
宣王以為王鬥在誇獎自己呐,馬上高興起來,謙虛地說道:“哪裡哪裡?我這個人才疏學淺,能力不足,戰戰兢兢地治理國家還唯恐有什麼過失,哪裡還敢與先王有四種相同的愛好呢?”
王鬥一看宣王果然入坑,進一步說道:“不不不……确實有四種,不信我一一列舉。先王喜歡馬,大王也喜歡馬;先王喜歡狗,大王也喜歡狗;先王喜歡酒,大王也喜歡酒;先王好色,大王也好色。這不就是四種愛好了嗎?唯一的一點不同是先王喜好賢士,可是大王卻不喜歡賢士。”
宣王一看自己入坑,馬上辯解道:“這也不能怪我呀,當今世上根本就沒有賢士,你讓我怎麼去禮賢下士?”
王鬥知道宣王已經入坑,不緊不慢地回答道:“世上沒有骐麟這樣的良馬,大王的馬廄卻沒有空着;世上沒有盧氏那樣的良犬,大王的犬舍也沒有空着;世上沒有毛嫱、西施那樣的美女,大王的後宮不照樣有佳麗三千嗎?大王隻是不喜歡賢士罷了,怎麼能說世上沒有賢士呢?”
世上不是沒有賢士,隻是大王不愛罷了
宣王頓時有些不好意思了,隻好強詞奪理:“齊國的天下是先王留下的,我也很憂國憂民,希望得到賢士的幫助來治理國家,這樣才對得起江山社稷。”
王鬥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大王口口聲聲地說憂國憂民,我看大王對江山社稷還不如對一尺的绉紗(一種用細紗紡織的絲絹,常用來做貼身衣物)珍惜。”
宣王疑惑不解,問道:“先生這話又是怎麼講的?”
王鬥問道:“大王要做一頂帽子,不交給親近寵愛的人去做,而是交給能工巧匠去做,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能工巧匠)善于做(帽子)。現在大王治理國家,不交給善于管理國家的賢士去做,而是不親近寵愛的人就不任用,所以我才說大王愛绉紗勝過愛江山社稷呀!”
這時,宣王終于恍然大悟了,慚愧地說道:“是我對不起國家呀!”
齊宣王恍然大悟
于是選拔了五位賢士擔任重要的職務,齊國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齊宣王雖然算不上明君,但是,在他執政期間,齊國還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所以我們才會說,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呀!
如果一個人站出來跳起來就指着宣王的鼻子破口大罵:“你是個昏君,就知道享樂……”恐怕話還沒有說完,腦袋就搬家了!
參考資料:《中華成語大詞典》《戰國策·齊策四·先生王鬥造門而欲見齊宣王》《全曆史·齊宣王》《史記·齊太公世家》
聲明:配圖來源于網絡,與本文無關。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