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8歲的男童小樂(化名)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裡可謂是拼盡了全力,為了讓他的身高能夠“突飛猛進”,媽媽不僅幫他報名了打籃球,每天還有固定的跳繩任務,每周再抽出2個半天用來遊泳。
原來,小樂在班上身高屬于偏矮,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保健科常規體檢時,發現骨齡超前,預測身高不理想,媽媽就想通過運動來進行改善。
随着社會的進步,我國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在不斷增長。如果孩子明顯比同齡人矮小,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孩子将來的就業、婚戀和交友,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出現“身高焦慮”。
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劉珊珊提醒廣大家長,家長并不需要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身高焦慮,有以下這六類情況的兒童,才需要特别關注身高。
1、小于胎齡兒
近期,劉珊珊副主任醫師在門診接診了兩對龍鳳胎,一對站在一起像兄妹,一對站在一起像姐弟,明明是同胞,身高卻有一個頭的差距。經過仔細詢問得知,這兩對龍鳳胎出生時,就是一大一小的情況。
這類孩子醫學上稱之為小于胎齡兒(SGA),是指出生體重或者身長低于同胎齡正常參考值第十百分位的新生兒,包括早産兒和足月出生但身長小于50厘米/體重低于5斤的孩子。一般而言,通過科學合理的喂養,在出生後頭兩三年,這類孩子可以實現身高和體重的追趕。
但是如果沒有實現追趕,之後能追趕上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就會出現同齡但是個子矮大半個頭甚至一個頭的情況。
這部分孩子不僅身材矮小發生率是正常兒童的5~7倍,而且代謝綜合征(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成年并發症也遠高于出生正常的兒童,需要定期兒童保健發育門診進行系統的指導幹預。
2、父母雙方都矮,或者有一方身材矮小的孩子
遺傳對身高的影響很大,約占60%~70%的比例,所以如果父母個子矮,孩子矮的可能性大。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亞洲人身高預測公式為: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 13)÷2(厘米)±7.5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13)÷2(厘米)±7.5
後面±7.5的意思是指在後天環境中受到了很好的幹預,成長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身高就可以 7.5厘米或有所突破;反之,如果後天存在不良因素影響,就隻能-7.5厘米甚至更差。所以,後天多種原因,可能會讓孩子的終身高差距巨大。
即使是遺傳導緻的身材矮小,現有的治療手段也可以幫助孩子盡可能的改善身高。因此,父母個子矮,孩子在生長過程中出現了身高不足,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得到更好的指導,幫助孩子收獲更理想的身高。
3、上幼兒園時身高就比同齡兒明顯矮小的孩子
很多兒童出生後經常生病、有某些慢性系統性疾病或者食物過敏、不耐受等情況,導緻生長遲緩,6個月-3歲體檢時,身高一直不達标。
衆所周知,足月出生的孩子出生平均身長50cm,0-1歲需要長高25cm左右,1-3歲需要長20cm左右,三歲時可增長到95cm左右,這三年是營養支持為主的生長模式,幅度大,也是人體長高的最黃金時期,為日後的身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如果上幼兒園的時候,發現孩子身高比同齡小朋友有明顯的落後,以後追趕上身高差距的可能性會很小,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兒童保健發育門診監測或幹預。
4、生長緩慢的孩子
上周連續接診兩個男孩,分别為15歲半身高152cm和18歲身高156cm,骨骺線已經完全閉合。家長說孩子一直長得比較緩慢,但家裡老人說“男孩子晚長,再大一點就好了”,所以一直沒有帶到醫院就診,現在隻能追悔莫及。
對于正常孩子而言,三歲到青春前期每年平均身高增長在5到7cm,青春期平均每年8cm以上,如果發現自己孩子生長緩慢,連續兩年身高年增長不足5cm,應考慮為生長遲緩,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專科門診查找導緻生長遲緩的原因,及早幹預。
5、三四年級身高就開始快速增長的孩子
青春期是身高增長的第二個高峰期,青春期的孩子受到性激素和生長激素的協同作用,會出現明顯的身高加速情況,但是如果青春期來的太早,骨骼則會提前停止生長,明顯影響孩子成年的終身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中國兒童整體的性發育時間有所提前,但是如果女孩在8歲以前出現了乳房的發育,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了睾丸的發育,在醫學上都屬于性早熟。因此,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家孩子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出現了發育或身高突然比以前長得更快,需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及早到醫院進行骨齡等相關檢查,監測發育情況。
6、父母個子都很高,但是孩子的身高卻偏矮
很多孩子家長都覺得自己身高不錯,自己家孩子肯定身高矮不了,從而放松了對孩子身高的關注。其實不然,上個月接診的一例性早熟女孩,父親180cm,母親168cm,哥哥181cm,孩子一直偏矮,加上提前發育,預測身高僅有151cm。後天很多因素也可能對孩子身高産生嚴重影響,臨床上不乏身材高大父母兒女卻矮身材的案例。
所以,一旦發現孩子的身高明顯地偏離了遺傳身高,也應及時帶孩子到兒童保健發育門診就診,查找導緻生長遲緩的原因,及早幹預。
最後,劉珊珊副主任醫師再次提醒廣大家長,需要正視孩子的“身高焦慮”,不止是要關注孩子某一次的身高,更要關注孩子生長的整個過程,做好生長發育整個過程的動态監測,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作者:兒童醫學中心 劉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