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的夜晚,重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如清風透窗感慨頗多。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對朱自清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清華教書時病困交加卻不買美國“救濟糧”;朱自清的經典散文很多,除了這篇《背影》,還有婦孺皆知的《荷塘月色》、《匆匆》、《春》,篇篇脍炙人口。
《背影》是他在1925年寫就的一篇回憶父親的散文。叙述父親送他去北京大學讀書,在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替他買橘子的故事。令朱自清印象最深的,是他父親為了給他買橘子,在月台爬上攀下時的背影。整篇文章文字樸實刻劃細膩,寫出了父愛的深沉真摯令人動容。我把最精彩的部分劃了重點并摘錄下來: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将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隻認得錢,托他們隻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隻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的這篇《背影》早些年讀過許多遍,但本次閱讀流淚最多,因為我已沒了父親。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有父母的日子裡,每天都覺得安心快活,因為無論你對他們作什麼,父母總是順從和欣賞。總以為自己比父母聰明,常常忽略父母的付出,也從未把父母的日漸衰老記挂于心,直到他們去了,才覺得自己太虧欠。
讀朱自清的《背影》止不住流淚,謹寫一段文字表述讀書感悟,借以表達對父母的思念吧。
有一種讀 叫
讀過多遍仍覺得精彩。
有一種愛 叫逝去了才覺得虧欠
你在時 隻道
每一次相聚都是尋常日子
你不在了
每回睡下都盼夢裡見到你 忍不住
流着淚想你
不是每一次陪伴都還有機會
不是每一份寵愛都綿延不止
有一種痛 叫做
時間告訴你真相
它告訴你 再也不會有你 站在風口
等我望我 那一縷白發
再也不會 感受
你憐愛的眼眉
看不夠我 那一片溫柔
你在
我是最幸福的女兒
你不在了
我從此就變成無助的沙粒
昨天我還是 長不大的孩子
今天就變成了
吹散的蒲公英
再也不能看見你
還沒好好對你說一聲
謝謝你
卻隻剩下 一句
我想你
你在時
我的人生尚有來處
你去了
我的人生隻剩歸期
讀《背影》 拉長了
長長的思念
天堂裡的父母 記得
我們的約定[/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