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點點文史
文天祥:《過零丁洋》
1、
詩人文天祥:從聲色犬馬之生活到起兵抗元,兵敗後大義凜然,甯死不屈,以詩明志。
文天祥在中國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是氣節和人格的象征。根據《宋史》記載,文天祥是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早年過着比較奢華的日子(公子哥)。他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烨然;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
但是很不幸,他這樣的富貴、奢華生活沒能延續下去,因為他生在了一個大動蕩的年代(改朝換代)。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東下,展開滅宋之攻勢。于是,文天祥放棄了過去那種聲色犬馬的生活,散罄家财作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開啟了他的抗元事業。
在國家民族出現大難的時候,他内心中最根本的那種情緒展露無疑——平時的他,樂人之樂者,憂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他的聲色,他的豪華,他那快樂的日子是國家(南宋)給他的,這個時候他要報答。
文天祥知恩圖報,有家國意識,這就是他的情操,同時也主宰了他後續的種種行為方式。
抗元英雄文天祥
于是從1275到1278這四年時間裡,他組織各種義軍來抗擊元軍,奈何南宋氣數已盡,他已無力回天。最終在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兵敗被俘。後元軍統帥張弘範勸文天祥為蒙古效力,文天祥嚴詞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後被押送到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他,并且許以中書宰相之職予他,但文天祥大義凜然,甯死不屈,至死不渝。
這就是一個高尚的人格。
所以說,做文天祥不難在舉義兵,抗元朝,而難的是國破家亡後,怎麼抉擇自己的人生。
在中華文化曆史長河中,文天祥以其一首彪炳千古的名篇《過零丁洋》占有一席之地。年輕時,他曾是上流社會的青年才俊,過着奢侈的生活。然而,命運和他開了一個嚴肅的玩笑。動蕩曆史的車輪,将他的繁華夢碾碎了。
但他并沒有就此沉淪,而是從戎領兵與敵人殊死搏鬥,他代表着宋人最後的血氣和尊嚴。
那麼,文天祥在詩中是如何表達他視死如歸的精神的呢?
英雄文天祥
2、
文天祥所作的《過零丁洋》是一首七律詩,七言八句,寫于1279年。
1)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這兩句寫得很平穩。
從我弄熟了一經(五經之一,古代熟讀經書,基本上就可以中進士了)後,就開始辛苦地活着,因為參加了國家考試後,就是作為國家的官員這個身份出現的,我就開始遇上了這樣一個動蕩的大年代,我人生的辛苦就開始了。
詩人這一句起的很平,很簡括地自述生平,思今憶昔。
幹戈:我們常說化幹戈為玉帛,幹戈代表戰亂,幹戈擾攘,這是一個固定詞。
寥落:南宋寥落衰敗。
四周星:就是四周年,從1275年到1278年,正好四個年頭。
詩人寫到這兒,多少有些無奈。
2)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唐代杜甫寫“國破山河在”,囯破了但山河還在,也就是還有希望。而詩人是“山河破碎”,一點希望都沒有了,整個的大好江山破碎了(其實是歸了蒙古人,但這在文天祥看來,跟破碎了是一樣的)。
“風飄絮”則進一步說明山河破碎的一個狀态,就如同柳絮被風吹得七零八落那樣。
“身世浮沉”,就像疾風暴雨打水面的小浮萍一樣,打得擡不起頭來。
這是詩人這幾年的腥風血雨,這幾年的抗争,這幾年的失敗以及這幾年的頓挫産生的感受。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雖寫得很家常,但我們想一想,遇到那樣的時代,詩人是多麼地不幸。他文天祥,一個血性漢子,一個對時代有責任感的志士,看着自己的國家分崩離析,國家的百姓生靈塗炭,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加上自己這幾年的颠沛流離,雖然有抗争,但失敗的多,可謂是心事浩茫。
我們每每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總有一種蒼茫的,難以言表的一種沉重。文天祥這樣的句子很容易引起共鳴,雖然他死了很多年了,我們仍然覺得他就像昨天一樣,記憶猶新。
這是文天祥血寫的文字,它不是用毛筆寫的文字。這是他真情實感的流露,有這樣的身世,有這樣的遭遇,隻要一寫,那種感受就會撲面而來。
3)惶恐灘頭說惶恐
我們小時候讀這個詩句時可能不是很懂,不理解它這個意思。
其實,詩人寫的非常的很巧妙——惶恐灘對零丁洋之巧。從中,我們可以推想,詩人就是在過零丁洋的時候,想起了過去的種種,于是有感而發。
惶恐灘是贛江十八灘之一,最早的時候叫黃公灘。這個時候,詩人樂得用惶恐灘。他起兵勤王,1277年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他經惶恐灘撤退到福建。
這是詩人應景的,同時也是人情。國家到了這個份上,以文天祥的知識,他不是不知道這是不可救藥的。可救藥的時候來救,這算什麼好漢呢?當不可救藥的時候來救,這才是好漢,這才是文天祥的人格。
被俘後的文天祥
當然了,詩人那時是有惶恐的,在惶恐灘誠惶誠恐,無計可施,該怎麼辦?
所以,“惶恐灘頭說惶恐”就把詩人這個“辛苦遭逢”的辛苦寫出來了。
難啊,
詩人這不是在創業,他這是在挽救一個已經快沉沒下去的大船,而且有點知其不可而為之。
所以,詩人偉大。
4)零丁洋裡歎零丁
先是惶恐灘想主意,而後零丁洋裡這個才是最後的結局。
“零丁”不僅包括詩人他自己,也包括整個國家的子民們。當一個國家沒有的時候,其離子民還不如太平犬,都是無依無靠。
所以,詩人這是以詩言志。
既有他自己的個人遭遇——身陷元虜,孤苦零丁;也有這個時代的遭遇,最終的結局,是每個人都失去了國家的護佑,每個人都是零丁的。
這就是詩人整個的感受——他想拯救國家和子民,但是此時的國已經是不可救的了,囯、家已經完了,那該怎麼辦?
以命相抵
就随着這條船沉了。
這個時候,詩人唯一能夠堅持的,唯一能夠捍衛點的自己尊嚴的就是人格了。
而要捍衛這個人格,就必須要用“硬通貨”來做抵押,這個硬通貨就是他的命。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戰争的到來無法避免,曆史的滾滾車輪碾壓着文天祥作為宋人最後的夢想。他面對早已無法逆轉的結局,惶恐過,歎息過,但是彷徨、歎息之後,文天祥選擇了勇敢地直面挑戰,知其不可而為之。從當時的情況看,南宋王朝的傾覆已不可避免。但在文天祥看來,做為宋朝的子民,他有責任,有義務去挽救大宋王朝,哪怕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所以,文天祥在寫這個詩的時候,就已經打定主意了——以死殉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來又有誰能夠長生不死呢?在這百年的時間裡,死了好多人,但是有些人死得重于泰山,彪炳史冊;有些人死得毫無價值,還有些人死得可恥。
“汗青”,是指古代史冊(古代史冊用竹子做的),而史書寫完了以後,就是殺青了。詩人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來映照史冊。
而事實也如此,曆史記住了他的丹心。
能夠超越這亂世的,能夠讓我們自身的尊嚴得到保障的是“死得有價值”,“死得有人格”。
所以,這句詩成了我們民族語言中的精品了。
它表現了一種英雄氣概。
對于文天祥來說,國家對他有恩,他要報恩,于是打定了這個主意以後,他便用自己的生命去兌現他的諾言。
這首詩,整個展現的是這樣的一種壯美的英雄氣質和高尚的人格。
從這一點上來說,文天祥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文天祥高尚的人格
不要說他為了一個沒落的王朝而死沒有什麼價值,在面臨那種情況,文天祥能夠主動選擇死亡,從容殉國,這就是他的人格。
堯舜的事業也不過是一片浮雲,但是論他們的人格卻可以充塞天地。
文天祥這首詩的價值就在這兒。
詩人用血寫的文字,寫了一個失敗的過程,一個山河破碎的過程,“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但是非常地慷慨,展現了非常壯美的一面。
而且詩人用最後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照亮全篇,使得它的格調是慷慨的,激昂的。
這是詩人想透了,他已經做好了一個明确的抉擇了,他堅持住了自己的諾言,用他那高尚的人格給我們展現了他那拳拳愛國之心。
所以,這是文天祥他用生命寫的一首非常動人的詩篇。
一個特殊時代,一個特殊詩人,寫得一首特殊的詩篇。
在中國詩歌史上,它會永遠占據這個獨特的位置。
參考資料:
【1】《過零丁洋》
【2】《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