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網趙珏3月8日綜合報道】“祝中國觀衆‘女生節’快樂”,漫威電影《驚奇隊長》3月8日在華上映,這天恰逢“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驚奇隊長”通過官微向中國粉絲送出的一句“女生節”祝福卻備受争議。粉絲直指“女生節”的說法與影片蘊含的“女權主義”相違背。
婦女節,近幾年不斷衍生出“女神節”“女王節”“女生節”等“别稱”,原本彰顯女性自信,鼓勵女性争取平等的節日,卻陷入談“本名”色變的境地,似乎已迷失掉了它的初衷。
對此,中國政協委員、央視主播海霞表示,“女神節”、“女王節”可以當做調侃,還是更喜歡三八婦女節,因為别人附加的色彩,遠不如自己奮鬥得到的尊重更讓自己自信。
“婦女”一詞在中國不受歡迎了?
大家都知道“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是每年在3月8日,為了慶祝全球女性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專門設立的節日。
“婦女”一詞在中國官方辭典中,其定義是成年女子的通稱。不單純指已婚婦女,在司法解釋中定義14歲以上的女性稱為婦女,未滿14歲的男女稱為兒童。
然則,中國古代對“婦”稱呼,多為已婚女子,婦女一詞也就容易給人的一種年齡偏大的錯誤觀念。
同時,随着中國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女性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婦”這個字就顯得有些紮眼了。
因此,有高校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女生節”概念,一般定義在3月7日,是一個關愛女生、展現高校女生風采的節日。北京環球網消息,2012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女生節橫幅PK事件”還成為中國轟動一時的美談。
互聯網的興起,自媒體時代也随之到來,“女生節”也走出校園,被都市裡時尚、青春的白領喜愛,或是嫌棄“婦女節”太像母輩人過的節日,或是覺得“婦女”一詞稱呼不好,也越來越喜歡“女生節”。
接着,一些商家尤其是電商平台,為了迎合年輕的女性消費者,也開始緊跟潮流,在各種營銷活動中,刻意避開“婦女”這個詞,并創造“女王節”、“女神節”等概念,增加又一個消費“狂歡節”。
“婦女”一詞,就被營銷炒作裹挾着,變成女性不喜歡聽的一個名詞了。
北京環球網報道,複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複旦大學家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直言,從“婦女節”到“女生節”,背後是通過年齡、容貌、性、生育等條件把女性分為三六九等,在分等的過程中形成了隐性歧視,即年輕漂亮的“女生”被放在了等級最高的位置。
“婦女”不是貶義詞,她們很優秀
海霞,作為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聯播》的主持人,一直以其溫婉的形象,和一名新聞人的職業素養被中國觀衆喜愛着。
中國青年網報道,在3月7日下午,全國政協會議小組讨論會後,海霞被問道對于網絡上将“婦女節”稱為“女神節”“女王節”有何看法時說,“現在有很多人把這個節叫做‘女神節’,這個可以當做調侃,我還是更喜歡三八婦女節(的稱号),因為這是屬于所有女性的節日,而女神是别人附加給你的色彩,遠不如奮鬥得來的女性平等的地位讓我更自豪更自信。”“做全職媽媽,或是做堅強的辦公室女性,隻要努力做好自己就不負這一生、不負女性這樣一個最美好的稱呼。”
就在互聯網上還在争吵“女王節”、“女神節”、“女生節”的時候,與海霞一樣優秀的當代中國女性們,都在用自己的自信跟成功來為“婦女”正名。
從中國第三位女性副總理吳儀,到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中國最年輕女院士、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獲得者謝毅,還有成功打造“老幹媽”辣醬而紅遍全球的陶華碧……太多太多傑出的女性,都在用行動告訴世人,“婦女能頂半邊天”這不是句假話。
未來,女性仍面臨挑戰
“女性平權”在當今一直是個熱門話題,各國女性都在為自己能獲得平等權益戰鬥着。
在看似“平等”的當今社會,女性其實仍然承受着諸多不公正對待。
從家庭生活來說,女性仍處于弱勢地位,她們在力量上不如男人孔武有力,因此,常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除了在法律上對她們施以援手,還更應該鼓勵女性學會反抗,站出來勇于說出自己的苦難,社會不歧視受害者,該被譴責的是那些施暴者。
同時,女性也承擔着相當多的家務勞動,中新網報道,全球約6億女性“全職”承擔家務勞動,無任何收入;而相同情況的男性僅4100萬。2005年至2012年,女性平均每天操持家務的時間縮短15分鐘,但男性平均每天操持家務的時間僅增長8分鐘。光在生活上,婦女們仍要為自己“戰鬥”。
同樣,在職場上性别不平等也相當明顯。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7日發布報告稱,就業率低、就業結構不合理、低薪資以及職業發展機會少是女性在職場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同時,全球範圍内,女性平均薪資比男性低18.8%,即便女性教育水平達到或高于男性,同工不同酬仍普遍存在。職業發展方面,管理人員中女性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在職業發展中面臨“玻璃天花闆”。
就算在澳洲這樣發達的國家,職場歧視也依然存在,澳洲網報道,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澳洲最大的500家公司的女高管薪酬比男高管低20%左右。據悉,在澳洲最大的200家公司中,女高管的比例已經上升至23%。其中,約20家公司沒有女高管。同時,男性每年的薪酬仍然比女性高25717澳元。
“婦女節”在她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跟柔弱、風花雪月這些詞毫不相幹,她的存在就是女性在男權主導的世界,也能自信地說“我們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