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棟樓裡都會有三兩個熊孩子,不是在安全通道跑、跳、鬧,就是将玩具在地上狠狠的摩擦,大有一種“我玩着你也别閑着”的感覺。在家裡歇息的時候,我們都聽到過哪些奇奇怪怪的聲音?
要是樓房較為老舊的話,我們可能會因為隔音的問題聽到很多家長裡短,甚至大半夜的争論也可以勉強了解個大概。而在現代樓房的普遍建設中,隔音基本已經成了建築過程中需要着重考慮的因素,所以很少能夠在家中也有身處“鬧市”的感覺了。
但是,這并不代表在家中就可以享受片刻的安靜,因為樓上不時傳來的“嗒嗒”聲,總讓人想上去和那個玩彈珠的孩子來一場“公平較量”。
這種現象幾乎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真的而又那麼巧合,幾乎每一戶人家的樓上都住了一個皮小孩?但明明自己住的是頂層,樓上沒有人,這個“嗒嗒”聲究竟是不是彈珠的聲音?又是為什麼?
聲音的傳播
我們一般認為,樓房的“嗒嗒”聲幾乎都是從樓上傳來的,并且似乎格外清晰。并且很多時候,這樣的聲音都發生在夜晚十分,就非常讓人無語。
這種情況的發生在世界上都普遍存在,并且具體現象都十分統一,“嗒嗒”彈珠聲,有一定的節奏,都來源于天花闆上。
根據聲音的傳播與變化規律,我們幾乎一緻認為這就是來自彈珠的聲音,畢竟誰家還沒有來過熊孩子呢?但是當這種事情發生在樓上根本就沒有人居住的房間,這就有些離譜了。
誰家孩子老是夜裡跑到樓頂玩彈珠?這裡有一個可能性提出,就是“彈珠”聲不一定是從樓上發生的。這和聲音傳播的差異造成的方位辨别錯亂有關。這怎麼解釋?
總的來說,當我們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室内,四周都是固體的物質包裹,對于上下方位的區分并不會非常清晰,甚至有時候會判斷錯誤。
因為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在固體的傳播,其速度基本是每秒鐘340米,相當迅速,遠遠超過在液體和氣體中傳播速度,并且會有更強烈的震動感。
因為固體物質的分子結構較為緊密,反抗平衡能力比較強,聲音被傳播的速度也就會越快。因此,有些時候我們并不能分清聲音是從哪裡開始的。
在有上下層樓房中,有些時候較小的聲音傳播通過固體的牆壁迅速蔓延到各地,容易造成是樓上的聲音這樣的錯覺,所以有些時候樓上沒人,發出了一些聲音也不必驚慌。
那麼除此之外呢?半夜的彈珠聲怎麼說?總不能是熊孩子突發奇想,起床來一次即興的Battle吧?
事故原因
一般來說,按照現在的樓房建造标準,樓上的人在地闆上玩彈珠的話,樓下的人是聽不見的。因此對于常見的天花闆“嗒嗒”聲,還有一些這樣的解釋,基本都是和牆體本身有關:
- 鋼筋建材活動
現代的樓房建設都少不了使用大量的鋼筋和水泥,這些性質不同的建材組合在一起,後期自身的膨脹系數也不一樣。
因此,在溫度發生較大差異轉化時(白天和夜晚),因為樓房前期熱量吸收較多,冷下來後就容易産生收縮變形,發出有節奏的“嗒嗒”聲,經過固體和氣體的傳播,不管是從牆體傳出來的,還是從天花闆傳出來的,大多都會被認為是彈珠聲。
當然這種聲音本身的亮度相當微小,隻是在固體的建築内聲音被放大了而已。這裡可以參考耳朵貼在桌面上,遠處的人輕輕敲擊桌面的時候,我們能夠感受到的聲音大小與方位差别(慎用!)
一些老舊的建築往常使用的建材大多都是有孔的石灰闆,本身結構并不十分穩定,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并且中空的結構更容易放大聲音。
- 黴菌
在南方的話,這種“嗒嗒”生出現的原因就可能還和黴菌有關。
南方氣候潮濕,牆角、裂縫之類的地方極易滋生黴菌,一些靠近牆内鋼筋機構的地方一旦被黴菌腐蝕,就容易和鐵元素産生一種硫酸根,和混泥土接觸後可能産生輕微的裂縫或者錯位,經由固體傳播放大聲響,就成了我們聽見的聲音。
但是這個原因感覺有點牽強,畢竟建築行業最注重的就是工程的安全牢固性,哪有那麼明顯的縫隙讓黴菌有機會生長起來呢?
如果真的有黴菌滋生,這個樓房要麼就是非常老舊了,要麼就是危房。因此這個原因放在新建的樓房中并不具有參考性質。
- 水錘現象
這是一種比較專業的說法,主要原因就是壓力導緻的水流速度突然發生變化,極速加快時就算是水滴與水面的接觸,都會發出較為明顯的聲音,這就是所謂的“水錘現象”。
說白了,就是因為物質的加速運動碰撞後産生的聲音,隻是和水本身的運動慣性有關。這種聲音在封閉的環境中最為明顯,比如我們在一個洞中聽水滴的聲音,會比在開放性的環境中聲音的強度來得更加清晰。
在牆壁中藏着許多排水管道,裡面少不了多種排水的聲音,隻要有使用水的時候,這種現象就有可能發生。這樣的聲音經過管道的多次彈射,被傳播到人耳,也很容易被判斷成彈珠聲。
以上,就是對于房間内的彈珠聲的部分解釋。看完這些原因,我們是不是能相對理解這樣的現象了呢?做個好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