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
更新时间:2025-01-03 19:33:39

去紅旗渠遊覽是偶然改變的行程。本來是打算去安陽殷墟的,當開車穿過林州市區時看到一路牌"紅旗渠",臨時改變導航去紅旗渠參觀一下。 從八泉峽出來到林州才40公裡,一看時間尚早,再有看到"紅旗渠"路标,也曾被這一神密的地方教育過,這裡曾被稱做"新八大奇迹"。所以果斷改變行程,向"紅旗渠"奔去。由于提前沒做功課,導到"紅旗渠紀念館"的位置。車到停車場前面是非常新的景區大門,攜程購票進景區後,感覺就像一座城市廣場公園。這裡就是聞名遐迩的“紅旗渠”?帶着疑問随不多的遊人時階而上,前方一塊牌子寫着《二幹渠》,下面是一條寬3米,石頭壘砌非常平整的水渠,穿行而過。這就是紅旗渠了!怎麼叫二幹渠?還是有些疑惑。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1

二幹渠

再往上是一座很氣派的場館,這裡是紅旗渠精神紀念館。進入場館,裡面很是熱鬧,一批批單位組織的受教育人群,在導遊的帶領下接受着紅色教育。說實在話,我們早過了受教育年齡,思想在此再受教育,也提高不了多少了,我們看的是紅旗渠什麼樣子。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2

紀念館塑像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3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4

雕塑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5

經詢問工作人員這裡還有一個“分水閘”可看,沿着路牌找到分水閘,隻見一座不是很大的水閘,把外面而來的水一分為三。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6

分水閘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7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8

看過說明,上遊總渠來水在此把渠水分為三路,輸送至林州的千家萬戶,這也就是一幹渠,二幹渠的由來。

此水利工程至今已有将近60年時光,工程結構沒有一點損壞,還完好如初,真為先輩們的幹勁與施工質量而折服,如果是現在”呵呵”,再受教育也不頂用啊!走馬觀花一會就看完公園内的這幾處景物,那“人工天河”在何處?再問工作人員,開車出門右拐,直行20公裡到下一個景點“青年洞”,就看到了。嗚呼呀,差點就這樣回家了,也沒個說明,不問就不知道,這4A景點真可以。 走吧,一路與大貨車相伴,甚是小心。到了青年洞景區,裡面更熱鬧,一對對小學生在老師和軍訓教官帶領下,分别接受着“紅色愛國主義教育”。這裡才是要看的重點。 坐景點交通車從門口一直拉到“青年洞”腳下,節省了不少腳力。攀爬一段階梯,就來到一片平坦的地方,此處是半山腰,山腰旁邊就是聞名遐迩,舉世無雙的“人工天河”紅旗渠了。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當時林縣(現在林州)地區嚴重缺水,當地政府帶領廣大群衆,在當時條件非常苛刻的條件下,就建設了這條從太行山山腰引漳河水如林縣的這一宏偉工程。由于紅旗渠沿太行山半山腰鑿建,所以被後人稱為"天河"。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9

李先念所書:山碑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10

人工天河 紅旗渠

紅旗渠的建設開鑿,要在陡峭的太行山崖壁上,順着山勢,開出一條有坡度,平緩的水渠,依靠水的自流把高處的漳河水引入山下的林州。建設者們就用鋼釺,大錘,一下,一下把堅硬的石英砂石山體劈開,再在外側用條石壘成壩,把河水緩慢的引入山下,流入千家萬戶。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11

山魂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12

修建者留下的标記

渠壩上隔不遠就有這麼一塊寫着字的石頭,這是當時修渠時,先輩們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防止水渠出現問題,進行問題追責的标記。

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村(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13

當你站在紅旗渠旁,心中不由自主生發一股,對建設紅旗渠先輩們的敬仰之情。深為先輩們在當時沒有機械化,現代化,高科技等條件下,用堅韌的意志,偉大的信仰隻靠一雙勤勞手,就能創造出改天換地,常人所不能啟迪的偉大壯舉。他們那種敢為日月創新騙的革命精神,深為後人所感動,這是如今組織多少次革命教育所換不來的。他們靠的就是一種人定勝天的革命信仰,完成了如此的豐功偉業,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财富。 當你站在紅旗渠上極目遠眺,大美太行盡在眼前。看腳下驚詫之餘,唯有贊歎。向先輩們緻敬!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