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多家國際機構倡導的“世界洗手日”。你知道為什麼醫生經常強調洗手嗎?這是因為手上細菌太多了。
研究顯示,一雙未洗過的手上平均有80萬個細菌,而70%的傳染性感冒病毒在有過手接觸的兩個人之間轉移,隻需要10秒鐘。國際洗手日來臨之際,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等機構共同啟動“滴露千萬兒童健康科普計劃”。今後3年将在流感季、返校季、暑期旅遊季等傳染病高發期間,在全國上百家婦幼類醫院、上萬家幼兒園進行科普,倡導六步洗手法,讓孩子們14天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仔細洗手避免染病
手機、錢、銀行卡……這幾樣是不是你的出門必帶?這些與你如此“親密”的物品,可能正因為不勤洗手而變成細菌重災區。
英國研究人員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說,由于許多人如廁後不注意洗手,英國被調查者的手機上約六分之一都染有來自排洩物的病菌,它們可能因手機被頻繁使用而引發疾病。
研究人員在英國12個城市中調查了390個樣本,結果顯示人們雙手和手機的衛生情況都不容樂觀,16%的人手上和16%的手機上都沾染有大腸杆菌。
此外,10%的銀行卡和14%的錢币也受到細菌污染。
大腸杆菌等一些來自排洩物的細菌可在手上或器物表面存活數小時。現在人們頻繁使用手機,這些病菌可能會因此傳播到手機上,由于手機使用過程中會發熱形成溫暖環境,且手機不常暴露在陽光下,病菌可能會在手機上存活更久。
研究人員瓦爾·柯蒂斯說,調查結果說明,許多人平時可能沒有注意仔細洗手。仔細洗手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卻有可能因此避免染病甚至挽救生命。
洗手變幹有講究
光注意洗手還不行,忽略洗完後使手變幹的步驟,會使洗手的效果減弱。
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洗手是有效去除細菌的方法,但還不能消滅所有細菌,如果随後不設法讓手正确變幹,殘留的細菌很容易在濕潤環境中繼續傳播,因此讓手變幹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研究人員專門設計了實驗,以評估讓手變幹的各種方法對細菌傳播的影響。即先請志願者觸摸生肉沾上細菌,随後洗手并采取不同方法讓手變幹,在這一過程的每個階段都把手在培養皿上按一下,再檢測會留下多少細菌。
結果顯示,在使用紙巾、借助各種“幹手機”等方法中,使用紙巾擦手最為有效,在如此讓手變幹後,通過接觸而傳播到培養皿上的細菌數量減少幅度最大。
而“幹手機”的效果取決于如何使用,手在吹幹時靜止不動,要比邊吹邊搓手好得多。
勤洗手請假少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勤洗手就能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降低員工病假率。
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對129名需要經常與公衆打交道、觸碰文案的市政管理人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健康調查。
這些人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被要求在飯前、便後等情況下每天至少5次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而另外一組則遵循自己日常的衛生習慣。
結果發現,勤洗手的一組因腹瀉請病假的情況銳減90%;帶咳嗽、流鼻涕等症狀工作的情況也至少減少了50%。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果超出他們的預期,也再次證明勤洗手是在公共場所預防大規模傳染性疾病傳播的有效方法。
用正确的方法洗手、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可以切斷傳染病的傳染鍊。專家表示,洗手對于預防兒童肺炎和腹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兒童都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從勤洗手開始。”
(新華社北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