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作為女性最重要的生理周期,被稱為女性氣血的晴雨表。
隻要這個風向标有問題,就應該引起重視,積極調理。
正常情況下,一個月經周期平均是28天,在24~35天之間都算正常,每次月經持續的時間應該是2~6天,正常出血量30~50毫升。
反之,周期過長或過短,經量偏多或偏少,都屬于月經失調的症狀,閉經、經量少是最常見的體現。
卵巢早衰
導緻月經紊亂、閉經
好多女性随着工作壓力的增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每個月本應該如期而至的好朋友開始變得若即若離,臨床中有不少30—40歲就出現月經紊亂甚至閉經的女性。
現代醫學認為,凡是年齡小于40歲,閉經3個月以上,排除妊娠、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其他可以導緻閉經的因素,且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大于40IU/L,雌激素水平達到更年期水平的,都屬于卵巢早衰。
目前,現代醫學針對卵巢早衰的治療多是以補充雌孕激素為替代療法。
以40 歲閉經的女性為例,如果想要月經正常進行,就需要使用長達15年的雌孕激素來進行維系。
長期使用雌激素
對身體會有影響嗎?
一般來講,天然的雌孕激素使用 5~7 年之内,副作用帶來的其他患病風險并不會升高,但超過這個時間,就有可能會增加血栓、腦卒中的風險。
同時,激素治療帶來的是低水平的激素濃度,忽高忽低的雌激素刺激下,也相對容易患子宮肌瘤、内膜病變和乳腺病變等問題。
補充雌激素雖然原則上是使用天然的激素,但是再天然,也比不過人體自身産生的激素。
“女性以血主事,氣血相依”,《本草綱目》有“經閉:有血滞,血枯”的記載,其實就是對經量少乃至閉經的一種症狀描述,是身體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
月經量少、閉經的女性,主要有三大病因:
一為瘀,二為虛,三為寒。
溫通經脈、調理沖任、溫補腎陽、補氣活血是治療卵巢早衰導緻閉經、經量少的主要治療原則。
一、氣滞血瘀
肝對于女性有着特殊意義,中醫認為,女以血為本,以肝為先天。
肝為藏血之髒,具有疏通人體氣機,調節血液運行的功能,經血的暢達,均仰仗于氣血調和。
長期肝氣郁結情志不舒,會導緻女性氣血運行不暢,氣滞血瘀,從而引發多種婦科疾病。
因此,此類病機,治療時以活血化淤為主。
二、先天腎氣不足
中醫素有“腎為先天之本”的說法,腎藏精,主水納氣,同時跟生殖最為緊密。
當腎氣虛弱,陽氣不足,就會導緻氣血衰微,無法在脈絡中流動運轉,經血來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出現量少或閉經。
在治療時,以調整激素水平,溫腎陽,養血補氣為主。
三、寒凝氣虛
因為寒邪侵襲聚集,客居女性子宮導緻經絡於堵,氣不上盈,血不下達,導緻氣血虧虛。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手腳冰涼,肢體麻木冷痛、畏寒、行經腹痛、經少或閉經。
治療思路以溫通經脈為主。
我們在用藥調理的同時,日常也可以艾灸這些穴位來幫助調理:
艾灸這幾個穴位
調理經少、閉經
内風門穴
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氣血在此化風上行;溫灸此穴有良好的通經作用。
關元穴
《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
《靈樞·動輸》:“與少陰之絡起于腎下”,調理沖任以關元、大赫為主穴,關元為任脈之穴,培元固本,又為足三陰、任脈之會穴。
《素問·舉痛論》:“沖脈起于關元”。
言下之意,關元的深部即為子宮所在。
通過艾灸關元穴能夠調節女性的内分泌,加快身體新陳代謝。
三陰交穴
中醫在治療婦科疾病時經常會艾灸或者針灸三陰交穴,三陰交屬于腎經穴位,可以通過艾灸或者針灸這一穴位治療閉經和不孕等婦科疾病。
八髎穴
這個穴位有溫經通絡,祛風散寒的作用。
治療痛經、月經不調、閉經,八髎穴也是比較主要的一個治療穴位。
灸後要注意些什麼
① 防風保暖
女性在灸之後注意保暖,不要受風寒,也不要立刻到浴室洗澡。
灸後身體對外界環境氣溫的變化非常敏感,應該在室内休息一段時間之後再出門。
② 飲食節制
灸之後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一些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平時要控制自己的飲食量。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具體穴位用法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用,切不可自行盲目用。
關注@哈氏婦科第四代傳人,了解更多養生知識。#月經# #女性健康# #中醫# #健康明星計劃# 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