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是勞動者還是勞務者?我國農民工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新生代農民工成為該群體的主力軍把握好新生代農民工帶來的人口紅利,既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讓他們在城鄉間進退有據,可以安穩留鄉,可以踏實進城,可以返鄉創業,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農民工是勞動者還是勞務者?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農民工是勞動者還是勞務者
我國農民工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新生代農民工成為該群體的主力軍。把握好新生代農民工帶來的人口紅利,既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讓他們在城鄉間進退有據,可以安穩留鄉,可以踏實進城,可以返鄉創業。
日前,北京市外來新生代農民工監測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北京新生代農民工占比達到50.1%,從事IT行業占比大幅提高,在所有行業中增幅最大。
繼2017年新生代農民工比例在全國範圍首次過半後,該群體比例在北京也實現過半。這意味着,我國農民工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新生代農民工成為該群體的主力軍。随着農民工群體代際更替出現的質變,“農民工”3個字不再是體力勞動者的代名詞。把握好新生代農民工帶來的人口紅利,既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新生代農民工指1980年以後出生的農民工,他們的常住地在城市,戶籍地仍在鄉村。過去,很多人模糊感覺到,這批拖着拉杆箱的農民工與扛着蛇皮袋的農民工有所不同。如今,當月薪過萬的IT行業與新生代農民工出現交集,進一步打破了人們對農民工群體的刻闆印象。他們有幾個顯著特征:沒有或很少從事過農業生産,依然吃苦耐勞,愛上網、敢消費,願意自我提升,不單重視薪酬高低,更看重職業前景和自我滿足。他們中有人希望能融入城市,也有人願意帶着積累返鄉。
過去,由于城鄉二元體制的限制,農民工融入城市面臨就業難、住房難和落戶難等問題。彼時,大量農民工缺乏一技之長,局限于傳統的建築業、低端制造業、初級服務業,且流動性較大。伴随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和戶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近年來各地出台了不少政策,從規範勞動合同到完善各項保險,從解決子女教育到享受市民化待遇,讓想融入城市的農民工心裡更加踏實。
城市發展離不開“白領”,也少不了快遞員、保潔工。一方面,無論經濟怎麼轉型,依然需要大量的非技工型農民工從事各類服務業。“招工難”的背後是農民工總量增速在下降,農村剩餘勞動力正從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轉變。另一方面,伴随科技進步,對技術型農民工的需求與日俱增。如今,新生代農民工的學曆水平、學習意識都在提升,正加快向新型技工轉變,職業選擇也更加多元,他們中很多人有能力從事IT行業,也能勝任更多高新技術類行業。
億萬農民工在城鄉之間長時間、大範圍有序有效轉移,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獨特現象和強大支撐。過去,新老農民工用智慧和汗水支撐了中國制造、實現了中國奇迹,推進了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如今,對高素質新生代農民工的依賴和争奪,更考驗着城市和企業的智慧,需要做出針對性改變。在過去,大量企業的利潤是建立在廉價使用農民工基礎之上的。現如今,企業就要改善就業環境,增加職工福利,學會向農民工讓利;而城市則要推進新型城鎮化,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通過日趨公正的制度環境和更親切的人文關懷,增加對高素質農民工的吸引力。
有說法認為,新生代農民工徘徊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鄉村”之間。盡管事實并非如此,但這種觀點卻警示我們,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讓他們在城鄉間進退有據,可以安穩留鄉,可以踏實進城,可以返鄉創業。尤其要讓那些在城市失去競争優勢的農民工可進可退,在農村可以有地種、有房住、有事幹。無論是推進新型城鎮化,還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都不能以損害進城農民權益為代價,要保護好他們的農村土地權益和集體資産權益。隻有這樣,高質量的農村勞動力才可以順暢流動,更好發揮農村勞動力彈性供給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作者:喬金亮
來源: 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