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國 攝
今天高考,許多爸媽可能比考生還緊張:精心準備的飯菜是否合孩子口味?他(她)答題順利嗎?孩子從考場走出來,應該說些什麼……
的确,面對“00後”這一代,“說什麼”成了一個令家長無比糾結的問題。
你知道高考這幾天,孩子們最想聽什麼、做什麼嗎?考前,錢報記者在杭城多所高中做了入班調查,也和不少高考過來人聊了聊,才有了份“高考期間家長說話指南”。
隻能幫到這裡了,拿走不謝。
最想聽到的話TOP10
1. 考完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
2.考完就給你換新電腦、手機。
3.你想買的XX我已經下單了,高考完就能收到。
4.不要太在意結果,認真去考就行。
5.祝你超常發揮!
6.你可以的!
7.你怎麼考都能進重點大學。
8.我尊重你的選擇。
9.今天累嗎,好好休息。
10.(保持沉默)
最讨厭聽到的話TOP10
1.你總能考進XX學校,至少得考進XX學校。
2.你一定能考到XXX分的。
3.考不好的話,你好意思嗎?
4.如果沒考好,你以後就隻能……
5.寫完作業沒?寫完了繼續寫課外作業。
6.抓緊學習,就剩最後幾天了。
7.你看XX同學,成績比你差但比你用功;XX同學成績比你好,比你還用功。
8.别緊張,反正到這個時候也成定局了。
9.考不好也就這樣了。
10.這三年就看今天了!
高考前一晚,我崩潰了
講述人:網友
在新浪微博上,有個網友講述的一件和高考有關的“讓人崩潰的往事”,得到了數千個贊。她的故事大緻是這樣的:
我是一名女生,10前參加的高考。我要說的事和我媽媽有關。
我的媽媽是一名很強勢的女性,可能還有強迫症。在高三這一年,她給我買了很多參考書、習題集。當然了,在我們那個學校,幾乎每個高三學生都有這麼一大堆學習資料,隻是我的資料看起來要特别壯觀些。這些資料堆在我的卧室裡,書桌上、床邊,到處都是。媽媽曾經試着整理,又怕弄亂了我需要時找不到,就沒有管了。
高考前那個晚上,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一開始氣氛還是挺輕松的。等我洗洗涮涮回到房間準備睡覺,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我媽把我所有的學習資料全都清掃一空,一本也沒剩下!房間變得和以前一樣幹淨整潔了。你知道嗎,那一刻我真的是崩潰了,痛哭起來,沖到媽媽前面撕心裂肺地大喊:“你就不能再等一天再收拾嗎?一天都等不了嗎?!”
當時,我爸我媽都傻在那裡,不知所措。那天晚上沒睡好,第二天精神很差,考得也不是很好。這件事我也一直記着,每到高考就會想起。
能不能别問我考什麼
講述人:蔣漢琳,浙工大計算機學院2018級本科生
高考那會兒,我爸往家裡搬回了很多寓意很好的盆栽,比如開着大紅花朵的植物,比如寓意節節高的竹子。他們表現得很含蓄,但因為這些植物,家裡迎考氣氛很濃郁。
那時最讨厭爸媽會反反複複問一些很常識性的問題,比如“今天考什麼啊,明天考什麼啊,考什麼的時候你要注意什麼啊……”出門前,還會多次提醒,“要帶的筆啊橡皮啊一定要帶好,不要忘記。”
其實,我當時除了考試,已經一腦袋漿糊了。他們問的這些事,網上就可以查到,不應該到臨考試了再來問吧?再說這些問題沒有任何意義,不應該再拿來煩我。
還有,“你看看人家誰誰誰怎麼樣”這樣的話也很傷人,很容易讓考生挫敗感爆棚。
我真的吃不下了
講述人:許學彬,中國計量大學光電學院2018級學生
回顧去年的高考,最希望父母那幾天不要跟我講話。鼓勵我會嫌煩,批評我心态會崩,在吃喝上盡力滿足我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需要解釋一下,盡力滿足,就是按照考生的想法來,不要強加給他們一些家長的觀念和行為規劃。家長一定要配合好考生平穩備考,這個時候,保持心情愉悅最要緊。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高考時最有把握的數學考砸了,出場時特别難受,啥都不想吃,但是爸媽非要我吃點東西,說什麼“不吃飽怎麼有力氣寫試卷”。于是我就化悲憤為食量,一下子就吃撐了,難受了好久。所以,高考期間父母最好少給孩子送補品和美食,吃太多身體會受不了。
高考的時候,我的建議是不要搞“特殊化”。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不要因為明天高考了今天就大魚大肉,或者本來是住校生結果因為高考了就要回家住。平常怎麼來,高考期間就怎麼來,那樣是最舒服的一種狀态,搞“特殊”容易讓人緊張。
最難忘那口奶茶
講述人:李琪琨,2018年參加高考,甯波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高考期間,我是住校的。平時不常來學校的爸媽,那兩天準時在早上7點半出現,帶了許多好吃的,一邊看我吃一邊陪我聊天。後來聽我爸講,我媽當時老是丢三落四,心裡明明很緊張,但在我面前卻假裝淡定。
一般都是我在說,吐槽一下學校的高考餐,暢想一下未來的大學……爸媽就在一旁乖乖地聽着,時不時蹦出幾個“嗯、是的、很好”之類的話附和一下。
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感謝爸媽這種适度并克制的支持,讓我感覺很舒服,緊繃的心情得到了放松。我高考發揮得比較好,也有爸媽“不打擾”的功勞。其中最難忘的,是他們滿足了我對一杯奶茶的執念。
每天他們來學校前,都會問我“想吃什麼”。我是慈溪人,高考時楊梅剛剛上市,就說要吃楊梅,還點了好久沒有喝過的奶茶。雖然父母都覺得奶茶不算健康食品,不是很想給我買,但最後還是帶來了一大杯,破例準我喝了幾大口,當時真的是太滿足了。
媽媽出現在樓梯轉角處
講述人:趙亮(化名),2014年參加高考,現在互聯網公司上班
那天好像一場考試剛結束,我發揮得不是很好,心裡無比自責,在去食堂的路上,忽然看到我媽在樓梯轉角處出現。具體的場景有點忘了,隻記得當時一下子輕松了,一路奔跑下了樓梯,撲進媽媽懷裡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的父母一直在廣東工作,高考前夕,媽媽特地提前一個月從廣東回到老家,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用每天送晚飯的方式陪我迎接高考。我以前不喜歡吃廣式的鴿子湯,覺得太甜了,但是媽媽那時給我煲了一次,我很開心地喝完了。
其實,知道媽媽回來的時候心裡還有點不安,怕她在身邊會管教我,說一些“一定要考好”或“機會隻有一次”的話,徒增壓力。後來發現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
每天晚飯見面,媽媽從不和我聊學習,而是和我聊一些小時候的事,或說些家常話。我小時候的好多謎團,都是在那段時間解開的。感覺這種聊天,就是我高考期間最好的解壓方式。而且有了媽媽的陪伴,高考也不再那麼可怕了。(本報通訊員 陳宏程 戴欣怡 楊希林 本報記者 沈蒙和 陳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