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
更新时间:2025-04-18 07:25:56

夏至一過,天氣更加炎熱了,又多雨,在高溫和潮濕的雙重打壓下,很多人胃口都差了,隻想吃點涼菜、水果、冰淇淋,但時間一久,身體越來越吃不消了,不僅容易疲憊,還出現了消化不良、身體水腫、大便不成形等症狀。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1

這時候就要警惕是不是濕邪侵體了。中醫認為:濕氣最容易滲透,時間久了會損壞脾胃消化功能,繼而可影響日常生活。那這種濕邪是如何侵入體内的呢?

一、内濕、外濕要清楚

夏季更容易被濕氣纏身,無非這兩個原因:環境因素和自身因素。

1、環境因素-外濕

外濕大多是由于氣候和自身不良習慣所緻。

氣候原因大多是因為本身生活在潮濕之處,或者遇上多雨季節,導緻日常生活經常伴随着潮濕。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2

還有一些外濕是因為不良習慣導緻的,比如夏季暑氣蒸騰,身上衣物總會被汗液打濕,不及時更換衣物,有可能會導緻濕氣入體;還有洗完頭發沒有吹幹,時間久了也可能會導緻濕氣入體。

2、自身因素—内濕

内濕是因為脾胃損傷所緻,脾胃受損後,運化水濕功能變差,導緻大量的水分停聚到體内産生濕濁之氣。

而一些不良習慣會導緻脾胃受損,比如:長期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不運動、長期酗酒或者食用生冷瓜果、冷飲等性寒之物。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3

二、濕氣危害要明白

1、影響容貌

濕氣會困阻脾胃,繼而影響氣血運行及皮膚代謝,時間久了,可出現皮膚暗沉粗糙、長斑,或者毛囊炎和痤瘡等。

2、導緻虛胖或者浮腫

虛胖人群大多與脾虛有關,尤其是小腹肥胖。而且虛胖者總是“瘦不了”,其實是脾出現了問題——脾胃虛弱時,再繼續納入,飲食中的營養就容易堆積在中焦,引起肥胖。

而浮腫是因為體内濕氣會加重脾運化水濕的負擔,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排尿功能,繼而導緻全身浮腫。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4

3、導緻精神狀态差

中醫說“濕氣如裹”,濕氣重會影響人體内各器官的正常運作,導緻免疫力下降,使人更容易感覺到疲倦,所以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

4、影響排便

體内濕氣過重,會造成“濕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幹淨的感覺

5、傷害關節

由于體内濕氣重,容易導緻關節部位肌肉内出現氣滞血瘀,經絡不通,就會出現關節部位的滞痛、脹痛、鈍痛,比如可出現膝關節腫脹、活動受限等

6、損傷脾胃消化功能

當體内有濕氣,會阻礙脾胃運化水濕,造成消化不良,從而加劇體内濕氣的産生。因此濕氣重會導緻食欲不振、腹瀉等,甚至陷入惡性循環。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5

三、“寒濕”、“濕熱”需分辨

濕氣是萬惡之邪。在緻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邪氣中,濕邪是比較難調治的。因為它常常與别的症狀相結合,比如:遇到寒氣,就變成“寒濕”;遇到熱,就變成“濕熱”。

那我們如何辨别體内是否有濕氣,如果有,又屬于哪種濕氣呢?可以從以下4個角度分辨:

1、大便

正常的大便呈金黃色、圓柱體、香蕉形、并且很通暢。當有濕氣入體時,大便不成型、長期便溏:

①寒濕:寒濕患者腹瀉持續時間長,一天可能要拉很多次,大便比較粘馬桶;

②濕熱:濕熱患者腹瀉比較急猛,且與便秘常常交替進行。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6

2、小便

正常的小便應是淺黃色透明液體。而濕氣入體後:

①寒濕:尿液透明,但是尿量較多;

②濕熱:尿液呈黃色、氣味較重。

3、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薄白的舌苔,幹濕适中,不滑不燥。當有濕氣入體時,舌苔變得厚膩:

①寒濕:舌苔呈白色且厚膩;

②濕熱:舌苔呈黃色且厚膩。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7

4、體味

當濕氣入體後:

①寒濕:很少出大汗,沒什麼體味;

②濕熱:容易出汗,體味較重,尤其是腋下和腳。

四、祛除濕氣,内外兼修

1、一粥一飲,内健脾胃

首屆全國名中醫,82歲的毛德西毛老,推薦了芳香三味飲,通過芳香化濁的作用來幫助我們祛除濕濁。

【芳香三味飲】

藿香與佩蘭的芳香,可以化濁氣,治療口氣穢濁,也就是口臭;砂仁芳香開胃、健脾止瀉,還可預防海鮮過敏。

這三味藥不偏過寒也不偏過熱,很适合調理脾胃,任何體質的人都能用。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8

【食材】藿香10克(可選擇鮮藿香,效果更好)、佩蘭10克、砂仁8克。

【用法】一起沸水沖泡代茶飲,如果煎煮的話不要超過20分鐘。

【适宜人群】胃脘痞悶、口淡乏味,或口中有穢濁之氣、肢體疲倦、腸鳴漉漉、舌白潤膩。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原院長王振海王老經常吃的一道粥品——赤豆薏米粥,也有助于祛濕。

【赤豆 薏米】

薏米被稱為“祛濕之王”,和赤小豆搭配,是祛濕的經典食療方。

【用法】煮粥時放入适量的薏米即可。

【注意】“寒濕”者可以用炒薏米,削弱涼性,更溫和、健脾、止瀉。“濕熱”者則用生薏米。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9

【炒薏米的做法】薏米洗淨後晾幹,放入鍋中,小火不停翻炒半小時左右,炒至金黃,有香氣散發出來即可。

2、一個穴位,外排濕氣

陰陵泉穴是脾經上管理身體水液的穴位,是人體重要的排濕大穴。可以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濕。

【按揉方法】在小腿内側,胫骨内側下緣凹陷中找到陰陵泉穴,以穴位為中心,用拇指順時針逆時針旋轉各揉1分鐘-3分鐘。

濕氣重應先見脾胃還是先祛濕(濕氣重無非這2種原因)10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農村合作醫療可以補交嗎
農村合作醫療可以補交嗎
1、農村醫保是可以補交的,但不可以得到補償。2、依據相關規定,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
2025-04-18
手出汗玩手遊不靈敏怎麼辦
手出汗玩手遊不靈敏怎麼辦
1、如果不需要便攜性,我們可以用電腦模拟器,來玩手機上的遊戲,現在無論是windows上,還是mac...
2025-04-18
可愛一點的名字
可愛一點的名字
1、香蕉祢個不呐呐ζ2、這個丫頭有點壞3、别用吻過别人的嘴說愛我4、地球是我捏圓滴5、沵給的承諾╮已...
2025-04-18
消除小黃家蟻小妙招
消除小黃家蟻小妙招
将煙絲在水中泡2~3天,灑在螞蟻出沒處,螞蟻聞到煙味即會躲避,連灑幾天,螞蟻就會慢慢不見。用自行車内胎或橡膠手套,剪成約1厘米寬的長橡皮條,将表面烤焦,固定在食品櫃腳上,也可釘在門框、窗框上,能有效地驅除螞蟻。在廚房櫃子的各個角落放上數十粒花椒粒,花椒對防蟻驅鼠頗有效果。在房子内外所有出入口的周圍抹上白醋。由于螞蟻會分泌一種叫費洛蒙的物質,聞起來很像白醋,一旦螞蟻聞到白醋的味道,它們會誤以為其他螞
2025-04-18
用植物做植物标本
用植物做植物标本
第一、首先,可以采集一株你喜歡的植物,例如最常見的楓葉,銀杏葉。因為剛采集的植物水分較多,我們需要将它進行幹燥。使用兩張重疊的A4紙将植物擠壓在中間,然後用舊報紙将其包裹,壓在較重的平整的重物之下。大概5-6天取出。第二、接下來将幹燥的植物拿出進行消毒。為了避免植物不被蟲子蛀蝕破壞,可以将壓幹的标本...
2025-04-1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