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氏花鏡
圖|來自網絡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平日喜歡在文字裡幽居,喜歡優雅且真實的文字,對那些感人的詩句,讀之沁骨入髓,手摩心追,纏繞着流年的往昔。
朋友來喝茶聊天,問我說:“你覺得什麼樣的生活最好?”
我說:“無事最可貴。”
朋友不明其意,說:“既然無事最可貴,又何必忙着寫文章、讀書、工作呢?”
這倒使我沉吟了,無事并不是不做事、不生活,而是做事與生活都沒有牽挂,也沒有三心二意、措手不及的事情發生。
在禅宗裡,把“無”當成聖旨一樣,《無門關》裡的第一則,就開宗明義講“無”:
有一個和尚問趙州從谂禅師:“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趙州說:“無!”
無門慧開禅師的注解是:“參禅須透祖師關,妙路要窮心路絕。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是依草附木精靈,且道,如何是祖師關?隻有一個無字,乃宗門一關也……
無門禅師的意思是,“無”這個字是禅宗最重要的一個字,應該以全身的力量(包括每一個骨節毛孔),日夜地去參,卻千萬不要把“無”當成是“虛無”的無或“有無”的無。
《老子》:“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如若可以,種一份詩意于心,煙火裡開出一朵靜美的小花,兀自兀地妖娆着,芬芳着。如若可以,守一寂清歡于眉,待經年漫過歲月的軒窗,有一束光欣然地照進心底,溫暖了恬淡荒涼的過往流年,嫣然了靈魂深處的朵朵心語,亦是幸福滿襟,亦是知足滿懷。
雕幾塊中國的花窗,框起這天人合一的融洽,構一道東方的長廊,連接那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綿延的姑蘇詠唱,吟唱得這樣風風雅雅,是幾幅簡練的山林寫意,卻不乏那般細細微微,采千塊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吳門煙水,取數幀流動的花光水影,記幾個淡遠的歲月章回。
東方文化内斂,以追求精神層面價值達到内聖的境界,禅作為中華民族骨子裡的智慧,運用在社會各個方面。修行如此,設計本源亦如此。設計不強調形式,而重于作品的内在。
隻需心境空靈,少幾分濃墨重彩,多幾分雅緻清甯,并在此感悟生命的智慧。小景營造其中,少一些繁雜,多一些趣味。一呼一吸,一吐一納之間感受自然的韻律。
一抹寫意,幾許禅意。勾畫着雲端山川,靜下心感受那擲地有聲的行雲流水。
靜谧氛圍不僅能營造出簡約的禅意感,也留住了經典永恒的意境。淺墨清韻、雅白禅境、何處飛花,好風景都是有禅意的,即使你置身事外,不在其間,也能感受到那一抹恬靜與淡然。内心的平靜才能感悟到生活的大美,美不是符号,是一種心境,一份怡然,更是一份禅動。
紅塵陌上,淡然前行。讀光陰,讀歲月,讀過往,從而漸漸讀懂了珍惜,讀懂了人生。遇見那個最初的自己,心如繁花。
無事幽居,自然閑适,于是善待時光與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