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将正式進入農曆臘月了,俗話說:“臘月節多,正月福多”,這話一點都不假;因為從臘月初一開始,一直到除夕大年夜,三十天裡有二十六天是有明目的節日;所以民間也有“進入臘月都是節”說法;而“正月福多”的意思是,民間在辭舊迎新的時候,有挂春聯,貼福字的年俗;在大年三十這一天,人們将寫好的福字貼在門庭内外,包括六畜圈舍,生活用品,勞動工具,都要貼上福字;就連大門外,也要貼上出門見喜外加一個福字;所以,從正月初一開始,隻要走出家門,随眼可見福字呈現在你面前。
另外,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需要準備一些豐富的過年美食,留待年夜和春節後享用;比如雞魚肉蛋,生猛海鮮,花生瓜子,零食糕點等;而從正月初一開始天天都有餃子,饅頭,湯圓吃,一直可吃到出正月,天天有福享用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因此民間才有了“正月福多”的說法。“正月福多”這個話題咱們今天暫且不論,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臘月節多”這個話題;有人會問,臘月裡究竟有哪些具體的節日呢?請看詳情:
臘月初一咬災節
在部分地區,有臘月初一咬棒花兒祛邪消災的習俗,民間将這一習俗稱為咬災節,意思是隻要在臘月初一咬了棒花兒,一年裡全家平安健康,無病無災;棒花兒,也就是炒的玉米花了,也有用花生瓜子黃豆等替代棒花兒;在炒棒花的時候,玉米粒膨脹的時候會蹦起來,并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響,非常像春節時燃放的鞭炮聲;所以,民間認為臘月初一就是拉開辭舊迎新的序幕,并以節日形式将這一習俗固定下來。
臘月初二祭百神
據民間相傳,整個臘月都屬于祭祀的月份;因為古籍《祀記》有這樣的描述:“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也就是說,臘與蠟字意相通,祭祀先祖為臘祭,祭祀百神為蠟祭,意義都是一樣的,所以臘祭的月份被稱為臘月;臘月初二是進入臘月以來第一個大型民間祭祀節日;因各地區域不同,祭祀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總體以祭拜百神為主,因此臘月初二被稱為祭百神日。
臘月初三接玉皇
舊時民間觀點認為,臘月初三是天帝玉皇親自下界,到民間體察民情,查驗民間善惡,并布施來年福兮禍兮的日子;而民間為了迎接玉皇的到來,在這一天言語謹慎,并舉行迎接儀式,将玉皇接入家門,以博取玉皇歡悅,期許玉皇賜予人間風調雨順谷糧滿倉的年景,祈盼來年平安順利,豐衣足食,财運盈盛,過上美滿富足的生活。
臘月初四尾牙祭
臘月初四,是舊時東南沿海地區的尾牙祭節;尾牙祭是商家經營一年臨近尾聲,為了犒勞夥計一年來的辛苦付出,特在臘月初四這天擺宴款待夥計,并拿出禮品或禮金犒勞員工;而尾牙祭也是一種暗示,有東家對夥計一年來的工作并不滿意,或者東家經營不善,沒有能力繼續雇傭夥計,也特在臘月初四這一天,通過尾牙祭的方式解雇夥計。
臘月初五五豆節
臘月初五,在中原地區,人們将這一天稱為五豆節,舊時也有民諺說:“臘月初五吃五豆”;五豆是指用綠豆,黃豆,缸豆,蠶豆和豌豆為主要食材,配以玉米渣和紅薯熬制的豆粥;相傳五豆粥源自秦始皇建長城的時期,據說有一年天氣寒冷,不少修長城的民夫被凍死或餓死;而幸存下來的人在初五這一天,将各自口袋裡的口糧捐出來,并彙集在一起;然後熬制了一鍋粥,人人食之得以續命;後來後人為了牢記先人的苦難,緬懷先祖恩德,用熬制五豆粥的方式感念先祖的不易,并期望喝了五豆粥之後,先祖會保佑後世子孫豐衣足食,五路來财。
臘月初六吾惜節
臘月初六,是普米族的吾惜節;吾惜,在普米族語中是新年的意思;吾惜節是普米族人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個民族将每年的臘月初六或初七視為除夕,初八視為新年歲首;臘月初六或初七,普米族人們在門前戶外遍插青松,寓意四季常青,興旺發達;晚上全家人一起圍坐在火塘邊吃團圓飯,夜間守歲;歲首之日,雄雞報曉時吹螺報歲;然後取淨水,喝酥油茶,吃糯米飯并互拜新年。
臘月初七驅傩節
驅傩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節日,它是在臘八節的前一天,也就是臘月初七舉行的一種驅邪形式,以此祈佑來年身體安康,無病無災,免受疾患之苦;因為過去的醫療水平不如現在發達,舊時看似很輕的一種疾患,也可能緻使人陷入沉痛的災難當中;所以人們在歲末之時,期望來年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通過傩儀,傩歌,傩舞等形式,祈禱來年免受疾患之苦,免受瘟疫磨難;隻不過,随着生活條件的改善和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們也不再相信祛傩能驅邪消災,故祛傩節也早已成為一種消失的傳統節日。
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八節是民間傳統節日,它是指在臘月初八這天,食用以多種食材熬制成的粥;臘八節喝臘八粥的曆史悠久,早在南宋時期就有民間食用臘八粥的記載;據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描述:“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刹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而到了清朝時期,民間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甚;直到現在,民間依然傳襲着臘月初八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月初九夫妻節
在部分地區民間,有臘月初九夫妻節的說法;因為臘月初九是臘月裡第一個逢九日,在民間,九寓意長長久久,有夫妻和睦,相敬如賓,恩愛長久,白頭偕老的意思;所以,民間特在歲末挑選一天作為夫妻相敬如賓的日子;這一天,夫妻雙方互敬互愛,烹制幾盤小菜,夫妻小酌幾杯,以此增進夫妻之間的感情。
臘月初十冬舂米
臘月初十舂米是舊時江南一帶民間流傳的歲時風俗,民間也将這一天稱為“臘米工日”;民間有俗語說:“冬米堅,蠟水清,冬日舂米正當時”;意思是臘月是臼米的大好時機,家家戶戶要在臘月初十這天,将家中儲存的稻米用清水舂成新米,然後儲在土倉或瓦甏之中,留待過年時食用。
臘月十一刨湯節
刨湯節是一種極具地域特色,具有悠久曆史的地方年俗;它盛行于川貴地區,吃刨湯其實就是殺年豬,吃年豬肉,嘗腌臘制品等;刨湯節當天,四鄰八鄉村民彙集在一起,穿着節日盛裝,舞龍吹笙迎八方賓客;也有三五鄉鄰輪流做東,相聚在一起吃刨湯,話年事,談收成,增加感情,營造過年的熱鬧氛圍。
臘月十二百福日,蠶花娘娘節
臘月十二,在部分民間相傳是貼窗花接百福的日子,同時這天也是蠶花娘娘的祭日,舊時人們在接百福的同時,也要祭拜一下蠶花娘娘;據神話傳說描述,臘月十二是太素三元君朝真的日子,他們是奏報天庭人間善惡的神靈;所以,民間對諸位元君畢恭畢敬;在元君朝真之日,也就是臘月十二,民間要貼好窗花迎接百福,期望元君朝真多言好事,多賜民間福兮;而蠶花娘娘就是傳說的蠶神,她是養蠶女馬頭娘的化身,她為民間遠古桑蠶的興盛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她的忌日祭拜一下桑蠶娘娘,也是一種積德行善。
臘月十三打揚塵
打揚塵也就是掃塵,說白了就是打掃衛生;因為塵與陳同音,掃塵有除舊布新的寓意,寄托人們要将一年的窮運晦運統統趕出家門,然後迎接好運進門;而臘月即将迎來辭舊迎新的新年,在新年到來之前,掃塵符合民間辭舊迎新的樸素心理,所以掃塵作為一種古老年俗延傳至今;因地域不同,各地掃塵的具體日期也各不相同;比如民間有臘月十三掃塵的風俗,也有臘月十八,臘月十九,臘月二十四掃塵的說法。
臘月十四濫水節
其實濫水節就是臘月掃塵節的延續,所謂濫水就是指泔水;它是指在臘月十四這天開始,要将家中流淌泔水的地溝,舊時也稱陽溝挑的深一些,并填沿壘成台階,讓濫水流淌的更加順暢;據相傳,濫水節從臘月十四開始,一直到臘月二十七期間,都可挑挖濫水溝,不受風水和動土的忌諱限制。
臘月十五祭玉帝
臘月十五祭玉帝是臘月裡的一項重要年俗,它也是在很多地方盛行的一種地方習俗;祭玉帝也叫拜玉帝,相傳玉帝本名張堅,少時聰慧和善,成人後有仁善之心;後深山修行,經曆一億三千二百年的磨難終成正果,升任天上玉帝,擔負造福人間的重任,這也是民間敬重和拜祭老天爺的重要原因。
概述
明日就進入歲末臘月了,臘月是辭舊迎新的月份,也是節日繁多的月份;比如民間有“臘月節多,正月福多”的說法;事實也如此,從臘月初一開始,到臘月十五期間,天天都有節日;例如臘月初一咬災節,初二祭百神,初三接玉皇,初四尾牙祭,初五五豆節,初六吾惜節,初七驅傩節,初八臘八節,初九夫妻節,初十冬舂米,十一刨湯節,十二百福日,十三打揚塵,十四濫水節,十五祭玉帝;而從臘月十六至除夕,還有十一個節日,因篇幅問題,我們留待下一篇再作詳述。(未完待續)
#分享新生活##三農高質量創作大賽第三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