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九月九,重陽節來了。
這樣一個節日,對于中國人而言,有着特别的意義。它是一個相聚的節日,也是一個敬愛老人的節日。隻可惜,近年來由于某些原因,相聚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我們不能相聚,也應該了解一下有關于重陽節的文化。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楊琳所著《重陽》一書,作為節日裡的中國系列之一,主要講述了重陽的起源、曆史演變和節令風俗等内容。書中配以近50幅彩插古圖,古色古香,雅緻風趣,因此本書讀起來賞心悅目。
衆所周知,農曆九月九日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因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是兩個陽數相逢,故稱重陽。
自古以來,關于重陽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有三種說法:戰國、西漢、東漢。楊琳通過研究認為:重陽節應産生于東漢,對于西漢、戰國等說法沒有可靠的證據。
那麼,重陽節是因何産生的?自古至今有四種解釋:求壽說、嘗新說、辟邪說、大火星祭儀說,其中辟邪說的影響最大,也最近事理。
楊琳在本書中,針對辟邪說給出相應的論據,主要有五點:
其一,遵從重陽習俗的人們大都相信重陽節為辟邪之日。南朝梁代丘遲《九日侍宴樂遊苑》中寫道:“朱明已謝,蓐收司禮。愛理秋祓,備揚旌棨。”吉林《撫松縣志》有:“九日為重陽節,多登高遠眺,謂之辟災,亦師吉之意也。”
其二,有些地方重陽這一天要将家畜放縱于田野,不能關在圈裡,放縱家畜是為了避免災難,保護家畜,避免家畜在家中暴斃。
其三,有些地方重陽節有抛擲某物以轉移晦運的習俗。
其四,不少地方重陽節有放風筝的習俗,在古代中放風筝具有放去災邪、除去晦氣的心裡寄托。
其五,重陽節還有一個傳統,那就是人們喜歡用五色來裝點氣氛,比如重陽糕,在民俗觀念中,五色是具有辟邪消災的功效。
關于重陽節采摘菊花、登高宴飲等習俗,大多數人都知道。然而在重陽節演變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頗為有趣的習俗。
比如:晉代江南一些地區會在重陽這一天給婦女放假,可以不幹活。這一天,也被稱為“女兒節”,已婚婦女一般要回娘家過節。
當然,登高宴飲仍然是必須的,即使是現代人,也喜歡在這一天登山、與友相聚。除此之外,吃重陽糕、插茱萸、賞菊花也是很多人所喜愛的。
如今的我們,更傾向于在這一天與老人相聚,化解思念,陪伴其身邊。201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人權益保障法》,第一章第12條規定:“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為老年節。”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層面的老人節。
今天,重陽節,不知道你有沒有回去陪陪老人呢?即使某些特殊情況回不去,也别忘了打個電話問候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