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智能化,這個詞不管在車企的發布會上,還是宣傳文案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我們覺得這個詞也就是意味着車機越來越流暢、屏幕越來越大。
但對車企來說,這個詞卻蘊含着無限商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前車企把車賣給消費者,其實就是個一錘子買賣,後續維修保養上不但利潤有限,而且主要被4S店和修理店掙走了。
而智能化意味着,車企可以靠賣軟件和服務掙錢了。第一、消費者買了車,不再是交易的結束,而變成了車主購買軟件和服務的開始。第二、賣車的利潤率通常也就是3-5%,而軟件公司的利潤率輕松可達20%。
而這兩點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讨論的話題的最本質内涵。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奔馳、寶馬紛紛推出了硬件付費解鎖功能,結果網友的争議很大,還上了熱搜。那奔馳寶馬為啥要這麼幹,這種模式會被其它車企跟風模仿嗎?這種付費訂閱又是不是該被一棒子打死呢?
奔馳寶馬
開啟硬件付費模式
前幾天,奔馳發布了公告,表示EQS 450 先鋒版,将提供後輪主動轉向角度從4.5°提升到10°的升級包,升級後轉彎直徑将縮小到10.9米,費用為每年4998元,同時提供3個月的免費試用期。
随後不久,寶馬在韓國也推出了對于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的訂閱服務。也就是用戶可以在線付費,解鎖這兩項功能。
其中可以按月付費,每個月18美元(約121元人民币),按年解鎖的費用為一年176美元(約1184元人民币),三年期費用為283美元(約1900元人民币)。此外,用戶也可以選擇徹底買斷這項服務,價格為406美元(約2732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像無線CarPlay、主被動安全系統、原車行車記錄儀等功能,也出現在了付費訂閱的範圍之内。
奔馳寶馬的這種操作,在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上,都是不小的創新。但網友的反應卻幾乎是一邊倒的,奔馳甚至因此上了熱搜。
下面就給大家節選一些網友的評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網友的态度:
效仿特斯拉
卻不被認可?
特斯拉的軟件訂閱收入
讓全行業眼紅
其實,關于付費訂閱我們已經不陌生了,不管是視頻網站、各種音樂APP等,中國消費者已經養成了付費使用的習慣,這也是知識産權保護的進步。
就算對汽車來說,奔馳寶馬也絕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特斯拉才是第一個開啟付費訂閱模式的車企。其中最著名就是其AutoPilot,據悉,自從2016年10月起,特斯拉所有出廠車型都預埋了AutoPilot的硬件,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是否付費開啟。
目前在國内,其增強版輔助駕駛的選裝價格為3.2萬,“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的選裝價格更是高達6.4萬。這個價格着實不便宜,但是據相關機構估算,目前FSD的選裝率大概在27%左右,這也為特斯拉帶來了極為豐厚的回報。
據統計,特斯拉的軟件收入2021年已經達到了12.6億美元,并且,預計這一部分的收入将快速增長,到2025年預計将達到200多億美元。
更讓車企們羨慕不已的是,這一部分收入雖然占特斯拉營收的比例不高,但是利潤率卻高的驚人,粗略估計毛利率高達30%左右。
特斯拉第一次讓人們看到,車企也可以像蘋果公司一樣,在用戶買車之後,仍然可以從他們身上賺取大量利潤。這才是特斯拉這些軟件服務最大的意義。
付費訂閱
應該是軟件而不是硬件
看到特斯拉靠付費訂閱賺的盆滿缽滿,傳統車企當然坐不住了。于是也紛紛探索自己的付費訂閱新玩法。于是就有了奔馳付費開啟後輪轉向、寶馬付費開啟座椅加熱。
但是為啥特斯拉沒有引起全網的吐槽,而奔馳、寶馬卻上了熱搜呢?我想主要是因為奔馳、寶馬沒有抓住付費訂閱的精髓。
什麼情況下我們才願意為付費訂閱買單呢?一定是這種服務在後續需要賣家持續的投入,能不斷給我提供新的服務和價值。比如,我們付費看視頻、聽音樂,是因為視頻和音樂在不斷更新,我們為FSD買單,并不是買的它預埋的那些硬件,而是買的它後續不斷的優化升級。
簡單來說,付費可以,但一定是為了不斷升級的服務付費,大家才願意。而奔馳寶馬隻學了付費訂閱的模式,而本質卻是在為一個沒有後續升級空間的硬件買單,不管是後輪轉向還是座椅、方向盤加熱。
座椅加熱的預埋線路
這些東西最大的價值就是硬件本身,而這個硬件又在我買車的時候已經預埋了,現在我要是用,卻還得付費,那消費者當然不滿意。
所以,雖然付費訂閱是未來智能汽車的大勢所趨,但奔馳寶馬隻學到了表面,而沒有理解付費訂閱的本質。
當然了,當我寫到這的時候,我又不禁反問自己,如果連我都認識到了付費訂閱賣的不是硬件,而是軟件,那奔馳寶馬難道不知道?如果他們分明知道,又為啥非要這麼幹呢?
首先,這裡邊一定有利潤的考量。硬件付費的前提是全系車型一定要預埋硬件,很多人很在意這一點,認為如果我沒有開通付費訂閱,那我是不是也為已經裝在車上的硬件買單了。
但我想說的其實是,預埋硬件的成本其實可以降到很低。比如,選裝一套寶馬的座椅加熱需要幾千元,但是自己在裝飾店加一套,價格可能隻有選裝價的幾分之一。而且這連工時費都算上了。
所以,就算廠家自己承擔了預埋硬件的成本,隻要付費訂閱達到一定比例,依然是有利可圖的。
其次,或者說更重要的一點是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這一點聽起來比較虛,但是對車企來說卻至關重要。比如當年大家都習慣了免費聽音樂的時候,音樂APP一開始收費,也被全網吐槽,但當大家習慣了這種模式,這也就成了這些APP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對奔馳寶馬等傳統車企來說,現在跟随特斯拉開啟付費訂閱,除了利潤考量之外,還能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也許大家開始噴的很兇,但慢慢習慣之後,也許就會廣泛接受這種模式。而用戶一旦接受,帶來的收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并且,雖然奔馳、寶馬現在沒有像特斯拉一樣的FSD,但不意味着以後不會有。現在推出付費訂閱,第一、讓自己顯得更有互聯網基因,積極擁抱智能化。第二、培養用戶消費習慣,為未來推出真正的基于軟件服務的付費訂閱奠定基礎。第三還能切實賺取一部分利潤。
所以,隻基于商業考慮的話,奔馳寶馬的這波操作,其實沒什麼問題。
此外,對于奔馳寶馬的這波操作,我其實還有另一種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想和大家分享。在特斯拉靠軟件賺的盆滿缽滿,而且前景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包括奔馳寶馬等傳統車企,都十分焦慮,焦慮在這個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下,自己徹底淪為硬件代工廠,而特斯拉等則變成了更高端的軟件服務提供商。所以即便現在自己還沒有FSD,但基于OTA的硬件付費也要跟上。
忽略了品牌的情感價值
不過,奔馳寶馬的這種操作,忽略了一個對豪華品牌來說非常重要的隐性價值,那就是情感價值。
對豪華品牌來說,有優秀和出色的産品力很重要,但卻遠遠不夠。比如,買一個LV的包包,難道是因為它質量好,設計好嗎?事實上很多仿品的質量可能更好。
那大家看重的是什麼呢?除了LV帶來的品牌價值,還有品牌帶來的賓至如歸的服務,和給消費者營造的尊享的感覺。
對汽車品牌來說也是一樣,車企對車主的态度和提供給車主的情感體驗,本身就是品牌溢價的重要部分。所以,奔馳和寶馬推出這項付費訂閱模式,即便從商業邏輯上是合理的,但會讓車主感到車企在配置上擠牙膏,一些潛在的車主也可能覺得自己被當成了韭菜,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波操作就難言成功了。
事實上,東西方消費者在對待這件事的态度上可能有所不同,對西方消費者來說,隻要廠家明碼标價,把訂閱的細則、收費方式寫明,那付不付費就是消費者的選擇了。
但對東方的消費者來說,我們更看重情感體驗。幾十萬的車都買了,硬件都給我預埋了,現在使用還要我付錢,那車主一定很難接受。而作為深耕中國市場已久的奔馳、寶馬來說,應該認識到這一點。
付費訂閱
該不該被一棍子打死
關于硬件付費該不該被一棍子打死,這點其實不管網上還是我身邊的朋友們,都有過不同的讨論。支持者認為,硬件收費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和手機APP不同,手機APP下載本來就是免費,用戶為了獲得相應的服務,付費是可以接受的。
但汽車不同,汽車本身價格就不低,而且車企靠賣車完全可以養活自己。訂閱制隻是為了增加額外的利潤,而且一旦開始,付費訂閱的内容就會越來越擴大。
車企沒有必要冒着消費者的聲讨、豁出去品牌形象,去硬推那些變相逼人多掏錢的不合理訂閱。
有這時間和精力,不如去研發一些能讓大家接受的基于軟件和服務的付費内容。
而支持者認為,硬件付費在一些特殊場景,對消費者來說其實是好事。比如,我們的同事表示,北方地區基本隻有冬仨月用得上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那麼我隻付費開啟3個月不就好了。當然,前提是預埋硬件的價格不能讓我來買單。
也就是說假如現在在售的,某款沒有座椅加熱的寶馬,價格為30萬,而開放了付費訂閱的某款車型,價格也是30萬。那麼我在冬天付費開啟座椅加熱、夏天付費開啟座椅通風,那豈不是非常劃算。
當然了,預埋硬件的成本到底有沒有讓消費者買單,或者多大程度讓用戶買單了,并不好查證。所以這個假設不一定能成立,但是付費訂閱給了大家一個按時按需選配某些功能配置的權利,從這一點上來說,也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寫在最後
其實,大家之所以對奔馳寶馬的硬件付費訂閱反應聲音如此之大,還是擔心這種趨勢一旦泛濫,勢必引起消費者被“薅羊毛”的擔憂。
但究其根源,還是所謂的後輪轉向、座椅加熱這些東西,本身就是汽車的基礎功能,而不是基于軟件、服務和智能化帶來的全新體驗。
事實上,中國消費者現在越來越願意為了智能汽車上新的增值服務買單了。據德勤的一份調查顯示:90%以上的中國消費者願意為車聯網相關技術付費,其中25%-30%的消費者的支付意願超過5000元人民币。
但奔馳寶馬這不是賣新技術和服務,而是通過OTA這種新技術,在賣上一個時代的很普通的功能配置。
所以,未來軟件定義汽車已經是大勢所趨,為軟件買單也一定會成為主流。但真正研發出好的軟件和服務,并讓大家願意大規模的付費,依然道阻且長。
最後,你願意為汽車上的軟件功能掏腰包嗎?歡迎留言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