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纏中說禅100句
纏中說禅100句
更新时间:2024-09-28 10:22:03

纏中說禅100句?憑淮按:轉載正文前須将老師的十五年前的公告再發一遍,纏中說禅公告“本ID所寫《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皆發人所未發,已聯系好寫完後要出版,所以有關連載将隻在本ID博客進行請最好不要轉載,如要轉載,務必注明,免得以後要打版權官司嚴禁抄襲,違者必究”憑淮所轉載老師文字,除“憑淮按”與“憑淮記”皆為原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纏中說禅100句?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纏中說禅100句(必須以承擔為前提)1

纏中說禅100句

憑淮按:轉載正文前須将老師的十五年前的公告再發一遍,纏中說禅公告“本ID所寫《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皆發人所未發,已聯系好寫完後要出版,所以有關連載将隻在本ID博客進行。請最好不要轉載,如要轉載,務必注明,免得以後要打版權官司。嚴禁抄襲,違者必究。”憑淮所轉載老師文字,除“憑淮按”與“憑淮記”皆為原文。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7) (2007-01-17 15:12:00)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楊伯峻:孔子說:讀書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頭,這是難得的。

錢穆:先生說:學了三年,其心還能不到谷祿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呀!

李澤厚:孔子說:學了三年,還沒有做官的打算,這很難得。

詳解:上面以及通常的斷句都是“三年學,不至於榖,不易得也”,按這種斷句解釋的邏輯,難道“百年學,不至於榖,更不易得也”?

正确的斷句應該是“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何謂“至”,就是盡善盡美,“不至”,就是沒有達到盡善盡美。

上章中孔子說:“無論古今,真正的學問與學人,都不離‘内聖外王’、‘為己為人’的一體之學”。這種學問,不單單是書本上的,更重要的是在當下的實踐中對照、校對。

因此,三年學而達到盡善盡美是不可能的,那麼這算不算一事無成呢?孔子不認為這樣,隻要能“於谷不易”,就算有所得了。

何謂“於榖不易”?“榖”,由于現在用簡體字,都寫成“谷”,就和山谷的“谷”給混在一起了。而通常把這裡的“榖”解釋成糧食的總稱,進而引申為俸榖。其實,這裡的“榖”應該解釋為“生、活着”的意思。

《詩經》裡有“榖則異室,死則同穴”,就是這個意思。“於榖不易”,就是隻要活着就不改變,一生不變,“易”是改變的意思。

“學”,有一個退轉的問題。

“三年”,隻是一個約數,不是實指三年,三五年、或七八年,甚至三、四十年,很多人的“學”就全變了,為什麼?

因為他沒有達到不退轉的地步,為五鬥米折腰去了、為名色折騰去了、為新嘲玩意忽悠去了,他的學,并沒有一個不退轉的根基,風向一變、環境一變,全變了。

學,雖然還不能盡善盡美,但在根本上透脫了,在根本上通達了,才有可能不退轉,才可能“於榖不易”,這種狀态,是“學”的一個重要的位次,是學有所成了,所以是“得也”。而沒達到這種對“聖人之道”之“學”不退轉、“於榖不易”的狀态,是不能算“得也”的。

纏中說禅白話直譯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孔子說:多年聞“聖人之道”、見“聖人之道”、“對照”“聖人”、在現實社會中不斷地“校對”,雖然不能達到盡善盡美,但能對“聖人之道”的“學”達到一生不退轉的位次,這才算是“學”有所得啊。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8)(2007-01-22 15:13:39)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楊伯峻:孔子說:做學問好象[追逐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生怕丢掉了。

錢穆:先生說:求學如像來不及般,還是怕失去了。

李澤厚:孔子說:學習好象生怕趕不上,又怕丢失了。

詳解:不明白上章,這章也隻能如三位般胡解一通了。

《廣雅》有“及,至也”,“不及”,就是上章的“不至”;

“如”,而,表示連接;

“學如不及”,學如不至,對照、校對“聖人之道”進行學習而不能達到盡善盡美,為什麼這樣?因為“猶恐失之”。

“猶”,不是通常所解釋的連詞,而是“躊躇疑懼”的意思,《老子》有“猶兮若畏四鄰”;“恐”,恐懼、疑慮;“失之”,使之失,之,指代“學”;

“猶恐失之”,躊躇、恐懼、疑慮使“學”迷失,因此達不到盡善盡美。

“學”,最經常的狀态其實就是躊躇、恐懼、疑慮,特别面對各種的理論、情況,衆聲喧嘩,沒有足夠的智慧去辨别,左右為難、進退維谷、患得患失,不能懸崖撒手、直下承擔,歸根結底就是不敢承擔。

在第七章裡,本ID反複強調了承擔的重要,其中一段是這樣的“但是,隻有奴隸才需要解放,隻有奴隸才需要自由,隻有奴隸才需要尊嚴,而你本解放,你本自由,你本尊嚴,又何須勞什子的解放來解放你、自由來自由你、尊嚴來尊嚴你?你隻要承擔,人一樣去承擔。承擔什麼?承擔這個天地,人,天地之心;天地,人之軀殼,你連自己的軀殼都不能承擔,你還能算是人嗎?承擔,就是《論語》、也是儒學的真精神。”

《易經》有“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以天地為“學”,對照、校對,不光光如現在的所謂實用科學般隻在表面上打轉,更不能如思辯哲學般憑空預設些先驗前提,而是直下承擔,天地之德,最直觀、最當下的,就是“天之不息、地之載物”,任何科學、哲學,都不能違背這最直下的現實邏輯,這就是儒學之“學”所對照、所校對、所承擔的,而人的現實存在,個體的現實存在,同樣是儒學之“學”所對照、所校對、所承擔的。

放棄了承擔,把承擔歸置到虛幻的上帝式前提上,都是沒有智慧從而躊躇、恐懼、疑慮所緻。任何缺乏人的現實承擔之“學”,都隻能是小人之“學”,而不是儒家的君子之“學”、聖人之“學”。

何謂“小人”?因沒有智慧而躊躇、恐懼、疑慮,令頂天立地的“人”為之而小者。人之小,皆自小之,小人逃避承擔、敷衍承擔,最終還是在承擔之中,因為承擔是“不患”的,不管是直面還是逃避,承擔都是現實存在的。

承擔,最重要的就是承擔這個人之生死、人所有的錯誤與罪惡。

學,為什麼會有躊躇、恐懼、疑慮?就是企圖要去證明自己的正确,企圖要去找一條所謂永遠正确的道路。

但天地就是你的,天地裡的道路都是你的道路,如果不去走,如果沒人去走,怎麼知道是錯誤的?任何的道路,都隻能是人走出來的,在沒走之前,又有誰有資格當上帝去宣告其對錯?儒學,不是要給一個所謂正确的标準來規劃天地,而是要“行之”,而是要承擔。任何的智慧,必須以承擔為前提,沒有承擔,是不會有任何智慧可言的。

盡善盡美,不是一個固定的、先驗狀态,歸根結底,就是承擔本身。隻有智者、仁者、勇者,才會有真正的承擔,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仁、大勇。

纏中說禅白話直譯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孔子說:聞“聖人之道”、見“聖人之道”、“對照”“聖人”、在現實社會中不斷地“校對”而不能達到盡善盡美,是因為躊躇、恐懼、疑慮使它迷失而不能直下承擔。

憑淮記:老師的《論語》詳解前無古人,喜歡的話請多多轉發。在各平台轉載老師文章的人很多,如果想溫故知新,可以關注微博“即纏非纏”。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