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美食
/
紅薯的升糖率是多少糖尿病能吃嗎
紅薯的升糖率是多少糖尿病能吃嗎
更新时间:2025-04-18 03:58:00

紅薯的升糖率是多少糖尿病能吃嗎(紅薯是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1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吃紅薯對病情有益,加上它物美價廉,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它。可大家有沒有注意紅薯的血糖生成指數呢?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因為本身的胰島素分泌異常,血糖代謝紊亂。在日常生活中跟飲食上就要注意。而上面所說的血糖生成指數(GI)它可以表示一種食物升高後的血糖效應已經标準食物升高血糖效應之比。

再簡單來說,它所指的就是糖尿病人群跟其他人群食用某種食物後,所出現的血糖反應。一般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在血糖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或者已經出現了一系列的并發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

最好不要食用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而我們經常吃的紅薯,根據中國營養成分表查出後,它所對應的血糖生成指數是77。

對于各種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指數在55以下的是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指數在55到70之間的屬于中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指數在70以上的屬于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

更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中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那糖尿病患者應該選擇紅薯嗎?這還要看大家是如何食用的。

紅薯是一種優質的主食,跟我們平時吃的主食相比,如白米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是83,饅頭的血糖生成指數是90。從主食的這個角度上來看,紅薯要比白米飯、饅頭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吃。

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紅薯的第一種辦法就是把它當部分主食食用,冬天吃這樣的紅薯,紅薯中的維生素A還能幫上忙,對提高一個人的暗視力、保護眼睛健康有益。

還有一種吃法是控制食用的量,無論是什麼樣的食物,每天所吃的量都是有限制的。拿紅薯來說,對于正常成年人每天吃主食的量不要超過8兩。

如果是全谷物、豆類每天食用的量也不應太多,最好的範圍是在50g~150g。

因此,大家不妨按照給出的量來食用,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在正确食用的前提下,是不會影響血糖水平的,大家可以放心吃。

不建議的吃法則是過量吃、把紅薯烤焦了吃、在吃飽飯的情況下食用,這樣的情況無疑是給身體多增加熱量,對于澱粉含量較高的紅薯,糖友是要特别注意的。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自己做的芋泥怎麼那麼粘口
自己做的芋泥怎麼那麼粘口
芋頭是茶茶最愛的蔬菜之一,含有醣類、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鉀、鈣、鋅等,其中以膳食纖維和鉀含量最多,多吃讓腸胃倍舒服。今日分享小可愛的是一道溫熱的甜品,靈感來自造洋飯書,稍作改動。芋泥打到像麻薯一樣Q軟,用勺子挖起來還有拉絲效果,不會很甜,...
2025-04-18
粉條怎麼炒好吃又簡單
粉條怎麼炒好吃又簡單
粉條怎麼炒好吃又簡單?準備一些粉條,提前泡好,用剪刀剪短一點準備一些芹菜,洗淨切成段,切一些蔥花和蒜末,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粉條怎麼炒好吃又簡單?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粉條怎麼炒好吃又簡單準備一些粉條,提前泡好,用剪刀剪短...
2025-04-18
煮菠蘿蜜核為什麼要加鹽
煮菠蘿蜜核為什麼要加鹽
煮菠蘿蜜核為什麼要加鹽?加鹽是為避免吃菠蘿蜜核而産生過敏反應,也可祛除澀澀的口感,還可使菠蘿蜜核更加美味,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煮菠蘿蜜核為什麼要加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煮菠蘿蜜核為什麼要加鹽加鹽是為避免吃菠蘿蜜核而産...
2025-04-18
順産媽媽産後第一天吃什麼
順産媽媽産後第一天吃什麼
順産媽媽産後第一天吃什麼?分娩後的産後媽媽,前期應以排惡露,溫經散寒,利尿消腫,養血補鐵,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為主,為快速恢複,産後的飲食調理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順産媽媽産後第一天吃什麼?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順産媽...
2025-04-18
老幹媽陶華碧逆襲之路
老幹媽陶華碧逆襲之路
曾經人手一瓶還風靡到國外被賣到70塊一瓶的老幹媽近幾年财報連連告急75歲的陶華碧再度出山聲稱要把口碑味道扭轉過來曾經的國民辣醬為何走到這個地步?原因不僅起于“偷工減料”的敗家兒子更多的是老幹媽的“自打其臉”今天就為大家詳解老幹媽是怎麼從辣醬...
2025-04-1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