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客觀。
很多時候,我們都愛假設,以自己的心裡感受為基礎,假設對方的行為出發點。比如,愛人說了一句重話,就會假設他不尊重我,不愛我。但有可能,當時他遇到什麼事了,有些心煩,所以才沒有耐心和你說話。
保持客觀,需要我們不要假想敵。在情緒來說,我們可以做到無為,就是先不要急着争辯行動,而是什麼也不做。靜待事實真相的出現。
再者就是預驗證假設,前提是能覺察這是自己的假設。這樣就會更客觀地看待問題。
這如同《高難度談話》裡所說的,我們都會假設對方的意圖是一個道理。
2,穿越情緒按鈕。
一旦被觸碰就會起情緒的某些心理敏感點,像是心理上的一個按鈕開關似的,我們稱之為“情緒按鈕”。
而人在“情緒按鈕”被觸碰後頭腦中産生的一些想法通常是非理性的,甚至是偏激的。這樣就會出現前面所講的“假設”,被情緒支配着大腦開始編故事,使人失去客觀。
情緒按鈕多與童年的經曆有關。作者舉例,有次自己和朋友在外談話回來,妻子關心他,問了一句,他和朋友都說了什麼?作者一下子内心升起一股無名火,立馬對妻子說,關你什麼事?
作者在學習心理學後,才知道為何當時自己有那麼大的情緒。那是因為小時候自己的媽媽不方便到外婆家。經常都是自己騎單車到外婆家,然後回到家,媽媽總喜歡事無巨細地問外公外婆都說了些什麼,然後作者一五一十在重複外公外婆說的話。等好不容易說完,爸爸回來了,又問,又說一遍,好幾次急着去玩,結果都被父母拉着沒有辦法玩,一直壓抑着忍着。所以後來一遇到有人問,誰和你說了什麼,作者本能就有發火的情緒。
如果要穿越情緒按鈕,人們需要挑戰自己,直面内心的恐懼,不是去攻擊,也不是去回避。
3,放下對和錯。
對錯、價值觀、法律、道德等标準、規則,是文明的産物。其目的是為了約束人們的本能和欲望,讓人們在愛自己的時候不要傷害他人,或者說讓人們在愛自己的時候也愛着别人,這樣才會有和諧的社會與每個人的幸福。
理性偏多、較多在乎對和錯的人,在看别人時,更多在乎别人做的事情對不對、符不符合标準,而不是關注别人的感受。
一個小孩拿了别人的玩具。大人一般會說:你這樣做不對,是偷,應該還回去。
而另一種父母會引導孩子:
寶貝,你拿了别的人玩具,他會不會傷心呢?
寶寶會說:我不知道。
于是繼續問:如果是你喜歡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你傷心不?
寶寶說,會的。
那你覺得拿了别人的玩具,他會不會跟你一樣傷心?
寶寶會說,可能會的,那還給他吧。
兩種教育方式有區别,第一種教育隻教會孩子對錯,第二種教會孩子愛自己也愛他人。
兩種孩子長大後,第一種是好人,但不一定會愛他人。第二種長大因為有愛,很難成為壞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我們的理性、道德、對錯标準,對應大腦;另一部分是我們内心的愛,對應的是我們的心。不過不同的人,兩部分所占比例不同。
一個男人下班回到家,看到家裡一團亂,就會生氣。感覺老婆在家,就是應該把家裡收拾得幹淨明亮,而事實卻與之相反,就會生氣。
通常并不是事物本身導緻了人們的情緒,而是人們理性上對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導緻了情緒。情緒是理性加工的結果,不同的理性加工會導緻不同的情緒。
第二種占比較多的男人,回到家雖然也看到家裡一團亂,因為心中有愛,他會先去感受對方,關注對方心情好不好,舒不舒服。做事情更多考慮别人為什麼會這樣做,而不是第一時間用理性評判。
是不是妻子今天心情不好,會是身體不舒服等等其他原因,而不是先關注事情對不對。
做好這三點,相信你和愛人之間的吵架會少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