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之傳統文化?□陶思炎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下作為文化遺産傳承、保護的同時,還在節日經濟、民族認同等層面發揮着有效的促進作用,并成為民族文化自信的标志夏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來看看老南京人是如何過中秋的,中秋這個節俗又經曆了怎樣的曆史嬗變?,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秋節之傳統文化?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中秋節之傳統文化
□陶思炎
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下作為文化遺産傳承、保護的同時,還在節日經濟、民族認同等層面發揮着有效的促進作用,并成為民族文化自信的标志。夏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來看看老南京人是如何過中秋的,中秋這個節俗又經曆了怎樣的曆史嬗變?
秋季祭月肇始于先秦時期
中秋節又叫做“仲秋”“夕月”“秋夕”,還稱作“團圓節”“月餅節”“八月半”,在老南京的口頭則多有“八月節”的俗稱。中秋時節天高氣爽,月朗風清,故又有“中秋佳節”之稱。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明月今宵多”,是對中秋景緻的最好概括。
我國早在先秦時期就形成了秋季祭月、中秋迎寒的傳統。《國語·周語》有“秋暮夕月”之載,而《禮記》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此外,《周禮》載:“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可見,祭月、迎寒是在秋季,在暮秋或中秋。不過,作為民俗大節的中秋節在我國傳統的歲時節日中卻形成較晚,大約産生于唐代。唐時在宮中和文人雅士間有八月十五搭台望月和備酒玩月的風氣,但還未形成全民的風俗。
到了北宋,不僅出現了“中秋節”的名稱,而且已成為“貴家”和“民家”共享同樂的節日。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
可見,在北宋,中秋節已如同元宵節一樣,成為裝飾門戶、飲酒賞月、通宵嬉戲、夜市喧阗的全民狂歡的節日。
寄寓着中國人的情感與信仰
中秋節以月亮為标志,而中秋的月亮又是花好人圓的象征。中秋的民俗主題大多與我國古代有關月亮的神話和信仰聯系在一起。
月亮的主題是“不死”,并由“不死”産生了再生、生育、永恒、團圓等文化聯想。屈原在《天問》中發出了“夜光何德,死則又育”之問。月有陰晴圓缺的周而複始的盈虧變化誘發了古人關于“不死”的聯想,于是,創造出嫦娥、蟾蜍、吳剛、桂樹、玉兔的神話和傳說。南京人在中秋之夜總是會給孩子們說說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以開啟他們天地幻想的心智,留下永久的節日情結。
嫦娥偷吃不死藥而奔月的神話,最好地演繹了“不死”的主題。這個不死的自私的女人,隻能被打發到不死的境界——月宮,去受清冷、寂寞的懲罰而永無終日。因此,唐代詩人李商隐才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詠。
蟾蜍作為月亮的獸體形象,是月亮的精魂和象征。這種獸體宇宙模式的構建,乃出于對這些動物形象與習性的文化理解。蟾蜍身有痱癗,形似月中的環形山;蟾蜍有冬眠春甦之性,其生命活動的循環,又恰似月的盈虧之變。因此,蟾蜍成了月中之物,成了月亮的象征。
至于吳剛和桂樹,也都有“不死”的象征。據唐代的段成式《酉陽雜俎》載:“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随合。人姓吳名剛,學仙有過,谪令伐樹。”這棵月桂樹因“樹創随合”,而表明其為不死之樹。吳剛“學仙有過”,看來他仙已學成,已是長生不老之人,并能飛遷異境,但他犯了大過,被罰到月中去做砍樹的苦工。因為隻有在月亮這一“不死”的境界,對他的懲罰才能遙遙無期。
如果說,蟾蜍像月影,玉兔則像月中的亮面。兔子的多生多育之性,也使古人聯想到月亮的常生常育。在漢代的畫像石上有玉兔搗藥、蛤蟆丸藥的圖像,這種制作不死藥的場景也表明玉兔同樣具有不死之性。漢魏《樂府詩集》中有“采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之句,能采制“神藥”者,自然也是“不死”之神。
嫦娥與月亮的神話最富于浪漫精神,它通過現世與異境(人間與月宮)、美麗與醜陋(嫦娥的外形與内德)、明朗與幽暗(玉兔與蟾蜍)等對比關系調動人的審美想象,以産生情感的波瀾,并影響了西方文藝中浪漫主義思潮的産生。
南京素有賞月詠詩之傳統
南京的中秋節俗主要有祭月、玩月、摸秋等。
古有“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适時”之說。中秋節祭拜月亮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是天體信仰的歲時化和儀式化。舊時祭拜月亮,或祈月圓人圓,或祈多生多育,或求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因月為太陰,是婦女的保護神,故拜月有“先女後男”之序,亦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禁忌。
南京人中秋拜月一般在室外擺台設供,并擺放瓜果、月餅作為供品。供案上陳放的果蔬食品,大多有特定的象征意義,例如:芋頭(相遇)、紅菱(洪福)、蓮藕(相憐)、石榴(多子)、毛豆(喂玉兔)、月餅(團圓),以及栗子、柿子、雞頭果等。拜月時一般由婦女依次跪拜,默默訴說心中的祈願,不外乎“願月常圓”“早生貴子”“合家平安”之類。
南京人有玩月的傳統,早在中秋節沒有正式形成之前,就有秋日玩月、賞月的佳話。傳說東晉時“牛渚玩月”故事的發生地在今安徽當塗采石矶,屬漢秣陵(今南京)轄區,謝尚、袁宏二人江上泛舟,賞月詠詩之興為後人所效仿,成為六朝以來的建康風俗。北宋中秋節形成之後,有登台望月、登樓玩月、臨軒玩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賞樂活動,南京人把中秋夜家人團坐聚飲叫做“圓月”,把出遊街市叫做“走月”,把全家共同賞月叫做“慶團圓”。南京在明代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則建有朝月樓,其中建築在秦淮河南的玩月橋每年賞月者絡繹不絕。
“摸秋”是南京地區較獨特的中秋節俗,作為婦女的民俗活動,它以乞子求孕為主題。
據《金陵瑣志·炳燭裡談》卷上載:“江南婦女艱于子嗣者,每于中秋月夜潛至菜園,偷一瓜回,以為宜男之兆。謂之摸秋。”另,光緒《六合縣志》載:“(中秋)鄉村愚婦有夜分私取園瓜,謂之摸秋,以兆生子。”此外,《金陵歲時記》載:“金陵俗,中秋月夜婦女有摸秋之戲。嘗往茉莉園,以得瓜豆宜男。”瓜為多子果實,秋日瓜熟子成,瓜瓞綿綿,以此求子。以偷的方式進行是為了表現風俗儀式的神秘性,而選取八月十五,因這天月兒最亮最圓,人們欲以月圓兆人圓和願圓。
南京中秋節物流行“桂花”元素
南京的中秋節物主要有月餅、桂花等,其中以月餅為必不可少的節日标志。
北宋雖有了“中秋節”的名稱,但類似當今的“月餅”似未形成。月餅究竟始于何時?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詩句,指的是一種加糖和油酥的小圓餅,可視作月餅的雛形。到了南宋,正式出現了“月餅”的名稱。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蒸作從食”中有“月餅”二字,但這是一種帶餡的蒸制的食品,與今日烤制的月餅大不相同。此外,南宋臨安一帶的“市食”中還有“七色燒餅”,這種用果仁、饴糖、油酥燒烤成的圓餅,與後世月餅略微相近。在郊縣鄉村中仍有八月十五自家鍋烤糖餅或餡餅的風俗,實為中古“月餅”的遺制。
将月餅用做中秋佳節的饋贈禮物和食物大約形成于元末明初。明代的“月餅”除自制外,亦有從市中購得者,且有高低不同的價格差别。月餅的出現,傳說張士誠利用民間在中秋節相互饋贈月餅的風俗,在餅下放着一方小紙,上書“殺鞑子”三字,百姓見之,遂于中秋之夜揭竿而起,從此蘇式月餅下便有了襯紙。傳說雖不可全信,但透露出一條文化信息,即月餅的最後定型大約在元末明初時期。
至清代以後,月餅形制多樣,名稱叠出,有圓形、月牙形、方式者、多角式、橢圓形等,其大者餅圓如三尺月,厚徑寸而高起,皆蟾輪、桂殿、兔杵、人立,或吳剛倚樹,或嫦娥竊藥,精緻奪目。月餅品種的名稱因圖案或配料的多樣而富詩意,例如“嫦娥奔月”“西施醉月”“三潭印月”“銀河夜月”“東坡騰皓”“銀河映秋”“五仁羅漢”“冰片蓮蓉”“鳳凰西山”“寶鴨穿蓮”等。近年還出現了用黑米、黑木耳、黑豆、黑芝麻、海帶等黑色配料制作的“黑寶月餅”,用鳳梨、榴蓮制作的“水果月餅”,用金絲燕的燕窩制作的“宮燕月餅”等。過去的窮人家買不起月餅的,就自制糖餅,或買蓋有“月光餅”三字的圓形餅皮,以供敬月或食用。
南京地産的“甯式月餅”也很有名,包括曾作為清代貢品的六合瓜埠的“賴月餅”、金陵椒酥月餅、五仁月餅、椒鹽月餅等。
其中,六合的“賴月餅”最為著名。瓜埠賴月餅已有數百年的曆史,蜚聲國内外。六合“賴月餅”,形大,直徑20厘米左右,每塊重0.5公斤,它以麻油、特級面粉為主料,配以白綿糖、五仁、桂花、果汁等十餘種佐料精制而成,外形美觀,酥軟不膩,香雅味醇,為月餅中的佼佼者。
金陵椒酥月餅也是南京的名特優質産品,它以富強粉、白綿糖、麻油、去皮麻屑、熟面、松仁、玫瑰花、金橘餅等為原料,經制皮、擦酥、制餡、包酥、包餡、裝盤、烘烤等工序而制成,具有平整圓滿、金黃油潤、松酥爽口、麻香味濃、酥皮層次分明等特征。
月餅是社交的禮品、拜月的供品,也是節日的食品。南京人有中秋節早上和夜晚吃月餅的習慣,此外,還重視中秋節的晚餐,喜歡吃桂花鴨,飲桂花酒,吃芋苗、芋頭和熟藕,主要菜肴有栗子紅燒肉、毛豆米子炒雞丁等,有的人家還會吃湖蟹。中秋晚餐也是全家團坐、其樂融融的盛宴和聚會,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幾乎與年夜飯相當。(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來源: 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