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梅愛無悔?“小時候總愛擡頭,看白雲朵朵,哼着我最愛的angle(天使)天上白雲一朵朵,都住着angle,為每個相信童話的孩子守候……”,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黃玉梅愛無悔?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黃玉梅愛無悔
“小時候總愛擡頭,看白雲朵朵,哼着我最愛的angle(天使)。天上白雲一朵朵,都住着angle,為每個相信童話的孩子守候……”
2018年10月12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成都市第十三屆‘美麗心情’舞蹈大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在絢爛的舞台上,在《雲中的天使》樂聲中,20個來自金堂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聾啞孩子,張開潔白的翅膀,正按照邊幕外的手語指揮,演繹着一個個極富韻律感和表現力的動作。他們明澈如水的眼睛閃爍着自尊自立的光芒;痛苦掙紮的軀體蘊藏着百折不撓的堅強;靈動歡暢的舞姿流淌出破繭重生的喜悅……
這飛揚着美麗夢想的舞蹈,飽含精神的力量,給人心靈的震撼。作為本次比賽唯一一支由特殊孩子組成的舞蹈隊,他們的世界是無聲的,但依然在有聲的舞台上大放異彩。頭頂青少年組一等獎的光環,孩子們臉上蕩漾起幸福的笑容。此時此刻,台下的指導老師黃玉梅卻熱淚盈眶,那些與孩子們共同的經曆又一幕幕浮現在腦海。
一個飽含愛心的抉擇
2017年,在金堂縣文化館擔任舞蹈老師的黃玉梅積極響應金堂縣殘聯與文聯的号召,加入對廣大群衆進行公益培訓的活動中。作為一名文化志願者,她本可以去教授那些舞蹈條件很好的孩子,但卻毅然到了金堂縣特教學校,義務為殘疾兒童服務。有些人覺得不可思議,殊不知,在黃玉梅眼裡,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殘疾兒童也應該與正常孩子一樣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享有參與文化生活的權利。而且,由于身體上的不便,他們更需要幫助和關愛。
2017年11月,由成都市文藝志願者協會授牌的“黃玉梅舞蹈工作室”正式成立。圍着這塊金燦燦的新挂牌,殘疾孩子們眼裡有懵懂有疑惑也有好奇與欣喜。
“我怎樣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把舞蹈的種子播撒?”毫無特教經驗的黃玉梅尋找着突破口。最後,她決定先從熟悉學校的師生入手。很快,黃玉梅結交了幾位教師朋友,通過他們了解到針對特殊孩子的教學技巧,掌握了孩子們的年齡、殘疾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還學到了一些簡單的日常手語。
兩周後,一支由20個聾啞孩子組成的舞蹈班誕生了。他們的學段從小學一年級延伸到初三,年齡由七八歲跨度到十四五歲,男女混合、高矮胖瘦參差不齊。除個别孩子能聽到一點微弱的聲音外,無論多麼美妙的音樂,多麼強烈的節拍都形同虛設。
“怎麼來因材施教呢?”一個教學難題擺在了黃玉梅面前。
不同尋常的日常教學
每周三下午2:40至4:10,是黃玉梅在特教學校上課的固定時間。記得第一次教學時,面對這個特殊的舞蹈團體,盡管做了充分的準備,她還是感到從未有過的困難。幸虧學校大力支持,專門配備了4位輔助老師,分别站在訓練場的4個角落,将黃玉梅的舞蹈翻譯成手語和肢體語言傳達給孩子們。從此,這種不同尋常的教學方式就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俗話說,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為使舞蹈成為聾啞學生終生受用的藝術,黃玉梅特别重視基本功訓練。每堂課,不論是熱身準備、拉伸訓練還是體能提高,她都按照正常孩子的标準一絲不苟。舞蹈為孩子們相對狹小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呈現出别樣的風景,使他們漸漸地入了迷。
“特教學校的教學需要比繡花還要周到細緻的功夫”,這是黃玉梅最深刻的感受。每堂課,她既要把握好舞蹈的難度與力度,防止聾啞孩子在自身殘疾外遭受第二次傷害,還要随時留意孩子們的情緒波動,呵護好他們敏感的心靈。盡管如此,有些意外還是猝不及防。一次,黃玉梅發現4位手語老師突然神情大變,他們很緊張地将所有孩子組織到門外站成一排,然後折回室内,趴在地上仔細尋找什麼,其中一位老師急得都快哭了。黃玉梅連忙詢問緣由。原來,一個孩子的人工耳蝸在相互碰撞中丢掉了某個零件,如果找不到,不僅需要20萬元重新安裝耳蝸,更嚴重的是,那個孩子還得忍受劇痛,面臨新的手術風險。黃玉梅一聽,也吓得直冒冷汗。幸虧經過地毯式的搜尋,丢失的零件最終被找回,這件事也讓黃玉梅進一步體會到殘疾孩子的不易,工作也愈發小心謹慎了。
在挑戰中閃亮
2018年春,“成都市第十三屆‘美麗心情’舞蹈大賽”的通知下發到區縣。黃玉梅決定深挖聾啞孩子的潛能,帶領他們與正常同齡孩子同台競技,在挑戰中展現自我,找到自信與快樂。
“可是,為這些特殊的孩子編排什麼參賽作品呢?”一個偶然的機會,黃玉梅聽到了《雲中的天使》這首歌,心裡不覺一亮:每個孩子都是雲中飛翔的天使,而想在迷霧般的白雲中辨明方向,對聾啞人來說,要經曆的風雨更猛烈。就讓舞蹈成為引領他們,帶給他們力量的七彩陽光吧!
黃玉梅全心投入《雲中的天使》編排中,其間困難重重:首先,為保證每個孩子都能登台,在動作、隊列隊形的設計上,必須适合這些差異很大的個體。其次,許多計劃好的編排,要在磨合中不斷修改為孩子們更擅長、更能駕馭的舞蹈動作。此外,就是節奏與舞蹈的契合問題。從教師把節奏演變為手語,到孩子們将眼睛接收到的信息再轉化為動作,這一過程中不容一秒的差錯,否則呈現在觀衆面前的舞蹈就是與音樂脫節的。這樣高的要求,不僅需要黃玉梅與其他4位指揮老師默契配合,更需要師生間千百次的訓練至山鳴谷應才能達到。
“我們不一樣,我們都一樣”,沒有什麼災難能毀滅生命的價值和尊嚴。滿懷着參與分享和超越自我的渴望,孩子們在黃玉梅的輔導下,以頑強的毅力投入到訓練中。他們在每個星期三的舞蹈課上練,在本該休息的夜晚也練。孩子們互相幫助,大的教小的,學會的教不會的。每個動作,哪怕有丁點不統一都反複地磨合,直到整齊劃一。
他們努力追求着完美。在訓練中,有一個身體直立,單手斜撐地面的動作難度較大,需要足夠的腰腹力量來支撐。最初,很多孩子不能完成,但為了不失去整個舞蹈的精華部分,他們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來。滿身是汗不叫累;滿眼是淚不哭出聲;滿身是傷不喊疼。黃玉梅與孩子們,不僅是在錘煉舞蹈,更是在鍛造生命的輝煌。
天使展翅飛翔
“星光不忘趕路者,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夜以繼日的艱苦訓練,2018年10月12日,《雲中的天使》終于登上了舞台。當音樂響起,20個“天使”用雙翅煽動起自強與抗争的激情,将融入血液中的舞蹈化作動人的語言,把殘疾人堅韌不拔的生命價值表達。他們感受着美,創造着美,傳遞着美,帶給觀衆視覺與精神的雙重享受。如雷的掌聲,至尊的榮譽,他們當之無愧。
《雲中的天使》演出成功,将孩子們的生命推到了一個制高點,他們變得越來越自信與堅強。一天,一個聾啞孩子鄭重地将一張紙條交給黃玉梅,那稚嫩的筆迹描繪着美好的願望:“老師,等我長大了,想當舞蹈家!”
短短的一句話,傳遞出種子萌芽的欣喜,讓黃玉梅充滿了成就感與神聖的使命感。多年以來,“塑形、塑心、塑人”一直是她舞蹈工作的最高追求,黃玉梅堅信:每個天使遲早都會展翅飛翔,隻要你、我、他有足夠的耐心信心和愛心,腳踏實地從點滴小事做起,就能共同托起他們的夢想!
《雲中的天使》還在回響:“我不是王子,也會擁有我的angle;隻要學會勇敢,就會遇見你的angle。” 在特教學校和舞蹈班的同甘共苦中,孩子們是黃玉梅的天使,她自己也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天使!
蔣碧秋(金堂縣)
作者:
來源: 成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