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使用注意事項?文 羊城晚報記者 李鋼化妝品質量安全是一個涉及民生和公共安全的重大問題近日,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主辦,廣東科學中心和羊城晚報社聯合承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104講,邀請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化妝品實驗室負責人、主任藥師、國家藥監局化妝品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肖樹雄,為大講堂的粉絲們帶來了關于“化妝品安全使用與消費”的科普講座肖樹雄從化妝品的基本知識入手,講述了化妝品的潛在危險,并結合實際案例分享了化妝品安全消費常識,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化妝品使用注意事項?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化妝品使用注意事項
文 羊城晚報記者 李鋼
化妝品質量安全是一個涉及民生和公共安全的重大問題。近日,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主辦,廣東科學中心和羊城晚報社聯合承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104講,邀請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化妝品實驗室負責人、主任藥師、國家藥監局化妝品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肖樹雄,為大講堂的粉絲們帶來了關于“化妝品安全使用與消費”的科普講座。肖樹雄從化妝品的基本知識入手,講述了化妝品的潛在危險,并結合實際案例分享了化妝品安全消費常識。
化妝品不能宣稱“藥妝”概念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我國化妝品市場不斷增長,2021年的化妝品零售額占全國消費品零售額比例首超1%,年人均消費化妝品金額首超300元。化妝品的安全問題顯得格外重要。在講座中,肖樹雄針對大家普遍關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解答。
牙膏算不算化妝品?肖樹雄說,2021年1月施行《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對化妝品進行了定義,構建起化妝品監管新體系。根據條例,化妝品是以塗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式,适用于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産品。牙膏等與口腔黏膜接觸的産品不屬于化妝品,但是要按照條例來執行。
肖樹雄進一步表示,以化妝品名義注冊或備案的産品,不能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化妝品屬于快消品,隻要市場上有需要,廠商進行備案後很快就能獲批上市。
如何鑒别化妝品的真僞?肖樹雄提到,外觀上要看包裝、灌裝,赝品一般包裝盒粗糙、彩盒印刷模糊,同時還留意防僞碼、條碼等。如果僅憑觀察無法區分真僞,可送到專業機構進行鑒定。
化妝品的美白原理是什麼?肖樹雄說,皮膚顔色主要由皮膚中的黑色素含量決定,化妝品可以通過還原作用、凝結作用、螯合作用、破壞作用等機制來破壞或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從而改變膚質。以前,化妝品添加汞的劑量比較大。但是汞的作用類似于癌症治療中的化療藥物,在改善膚質的同時,也會破壞正常細胞。汞離子會與蛋白質中的二硫鍵絡合,會導緻蛋白質變性。
化妝品是如何實現保濕的?肖樹雄表示,使用保濕産品如同在皮膚上塗了一層油脂,形成了屏障,不讓水分蒸發,這類産品中效果最好的是凡士林。另外還有一種吸濕保濕産品,這類産品中的水合保濕劑是親水性的,可形成一個網狀結構物質,将遊離的水分子結合到它的網内,使遊離的自由水變成了結合水從而不易蒸發散失,其代表性産品是玻尿酸。
化妝品使用不當會破壞皮膚
化妝品有哪些潛在危害?肖樹雄表示,首先,化妝品使用過量或者不當,會導緻肌膚敏感脆弱,破壞角質層。由于化妝品成分複雜,經常化妝容易造成皮膚角質層損傷。如果化妝時手法不正确或用力過大,容易導緻皮膚表層受損,造成皮膚損傷。經常卸妝也會使角質層變薄。
根據已有報告,化妝品不良反應主要以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和化妝品毛發損害為主,其次為化妝品荨麻疹、化妝品光感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化妝品痤瘡等。
調查顯示,許多去除痘印和美白效果明顯的面膜或護膚品都非法添加了糖皮質激素。一些化妝品為了達到短期效果,非法添加了激素。有些消費者在使用某些化妝品後,皮膚變得光滑細膩,但是如果停用,皮膚就會出現紅疹、發癢、發燙等。長期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妝品,皮膚還會出現毛細血管擴張,面部長黑毛、黑斑、粉刺,甚至出現皮膚變薄、萎縮、激素依賴性皮炎等一系列嚴重症狀,且很難完全恢複到之前的狀态。
化妝品的混搭使用很有講究
如何安全使用化妝品?肖樹雄建議,油性皮膚的人,要用爽淨型乳液類産品;幹性肌膚的人,應使用富有營養的潤澤性護膚品;中性肌膚的人,應使用性質溫和的護膚品。化濃妝後晚上不卸妝,屬于典型的不良化妝方式,這樣會造成毛孔堵塞,阻礙皮膚呼吸,長期會造成膚質嚴重損傷。
化妝品之間的混搭也很有講究。譬如酒精會破壞蛋白質結構,含有酒精的産品與水解膠原蛋白成分混用,會使膠原蛋白變性,不僅會失去保濕劑作用,還會形成沉澱,出現搓泥的效果。煙酰胺的最佳效果是酸堿度PH值在7左右,而酸類和高純度維生素C的工作PH環境較低,煙酰胺和酸或維生素C同時使用,可能會産生具有刺激性的煙酸。
防蚊液的成分避蚊胺具有神經毒性,和含有二苯甲酮的防曬乳混用,會促使避蚊胺被皮膚吸收,從而導緻皮膚過敏,嚴重的還會導緻神經中毒使人頭暈目眩,兩者使用間隔時間最起碼要在半小時以上。
肖樹雄說,目前線上平台銷售的化妝品問題比較突出,安全性風險較高。有關數據顯示,被投訴的化妝品問題産品中,有八成來自線上電商平台,其中七成未注冊。
來源: 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