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藍星上底蘊最深厚的國度之一,先人對于食物的理解,早已脫離了填飽肚子的層面,而賦予了蘊養、文化,甚至精神層面的内涵。秋補冬藏是先人積澱的衆多感悟中,暗合了自然交替,順應天時的哲理,有效且被大家廣泛應用着。
與許多事情一樣,說易做難,堅持更難。一提到吃,大家的重點往往會落在食材和烹饪上,而忽略器具。其實一口好鍋對于秋補冬藏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家裡有不少鍋,高壓鍋就有兩個,一個不鏽鋼的,一個電壓力的,平時炖肉煲湯煮粥經常用到。可能是因為慣性,即使碰到了不那麼得勁的情形,隻要能用也是轉頭就算了,從來沒動過換鍋的念頭。
比如高壓鍋,做個蘿蔔炖羊肉,要麼一開始就把羊肉蘿蔔都放鍋裡,别管哪個先熟,反正等到最耐炖的好了再開鍋。大家應該都有體會,等到壓力上來,想再加點食材調個味,挺折騰的,說不定對食材口感還會有影響。
第二個槽點就是串味。不誇張地說,要是家裡哪天炖點牛羊肉,三天後再用都能吃出肉味來。而且肉的種類挺多,各有各的味兒,家裡的兩個高壓鍋,目前也就隻能做到葷素區分了。
第三個可能是心理原因,總覺得高壓鍋是向快節奏低頭了,有點急火攻心的意思。如果時間不趕的話,更喜歡小火慢炖的感覺。
現在想想,食材重要,鍋一樣重要,食物不新鮮了壞了,咱們還能知道,但是鍋的影響太隐蔽了,最後往往就忽略了。
給家人們秋補冬藏,食材、鍋、心态缺一不可。
鍋好不好和材質密不可分,不鏽鋼的穩定性和對人體的親和性,已經有充分的證明,像314的不鏽鋼可以用于醫用級,304也有食品級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符合标準。然而有些JS,以次充好,不鏽鋼裡的金屬氧化物雜質很高,看起來便宜,拿來做飯就是長期投毒的過程,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潛在風險。
琺琅表面的鍋具,顧慮要小得多。其實琺琅就是陶瓷的一種,在不鏽鋼基底上加上一層像碗碟那樣的釉質。琺琅穩定性很強,有着和人體完美的親和性,在不鏽鋼發明之前,經過了先人們上千年的實踐檢驗。
因為表面光滑和密度緊實,食物分子很難留存,串味自然就會少很多。可能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琺琅沒有不鏽鋼皮實,需要溫柔清洗,輕拿輕放,鋼絲球肯定是不能用的。
下面是放毒時間,順便給大夥看看我的新鍋,火候琺琅微壓鍋,小米百貨旗下。
南京連續下了幾天秋雨,瑟瑟發抖的日子,沒有什麼比嘬上一口老母雞湯更養生了。
一個小竅門,炖母雞湯,使用過濾後的軟水或者純淨水,口感更佳。
樸素的食材,往往需要簡單的烹饪,焯水後入鍋,随意放一些姜片、八角、香葉調味,合蓋開炖。
因為鍋蓋上有矽膠收邊,配合兩側手柄處的壓合機構,這個鍋内是微壓的小環境。最主要的是,良好的密閉性,水蒸汽造成的營養流失很少,尤其對于動辄以小時計算的煲湯工藝。
老母雞用中火炖上一個小時,調小火開蓋,加入枸杞、紅棗,繼續再炖四十分鐘。
劃重點,中途開蓋,中途開蓋,中途開蓋,在高壓鍋上屬于複雜工序。
手柄和蓋柄都是防燙設計,玻璃鍋蓋上手很有分量,很結實的感覺,可以直觀看到鍋内食材的狀況。
鍋口是24CM直徑,6L容量,一鍋雞湯6個人分享也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