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句諺語:蘇湖熟,天下足。而到了一百多年後的明朝,這句諺語卻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蘇湖主要指的是蘇州與湖州兩地,湖廣則指的是“湖廣行省”,湖南與湖北兩地。為何僅僅一百年時間,就發生了這樣的變化?還要從經濟轉型說起。
在宋之前,每個朝代的都城基本都設立在北方,比如唐朝的長安、洛陽等。但因為當時受到北方胡人的侵擾,比如“五胡十六國”時期,越來越多的北方人南遷。使得政權與經濟也發生了從北向南的遷移,而這個遷移,在宋朝完成。
遷移後,南方人口多了,民以食為天,自然要解決吃飯問題。因為政權也遷移到了南方,自然對南方更加重視,也不斷緻力于南方的挖掘。同時因為南方沒有受到胡人侵害,生産力和人口較多,并且江浙一帶,除了土壤肥沃易于農作物種植外,交通還方便,可以利用水路将糧食運往各地。因此在宋朝将種植糧食這一重任,交給了江浙一帶。自然有了“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
而到了明朝,這句諺語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意思是湖南與湖北兩地的糧食成熟了,天下就富足了。
在宋朝與明朝之間,還隔了一個元朝,難道是元朝導緻了這一變化?其實元朝也有一定因素,但影響不大。
元朝因為版圖遼闊,統治者忽必烈本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因此定都北京。蒙古族原本以遊牧為主,突然來治理農業,自然有點頭疼。本來南北兩地人民長期隔絕,在元朝也進行了耕作技術的交流。同時由政府組織編撰的《農桑紀要》,也成為當時農業發展的主要參考書籍。因此在元朝時期,農業上并沒有促使從江浙一帶到湖南湖北的轉移,而是一種各地大開花的局面。
但元朝在手工業上的突破,卻對這一轉移有不小影響。棉紡織業的發展是元朝手工業中的一個顯著成果,松江黃道婆功不可沒。
出生在南宋末期松江地區(今上海徐彙區)的黃道婆,年幼時便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白天幹農活,晚上紡織布,後來她受不了婆家的折磨,直接搭上經商的船隻,來到了海南一帶,在那裡生活。在那裡,她學到了黎族的紡織技術,并且從事紡織業多年,有了不少自己的經驗。直到50歲左右的她,懷念家鄉,打算落葉歸根。
回到了家鄉松江一帶的黃道婆,發現這一帶開始種植蠶桑、棉花等農作物,但紡織技術卻較為落後。于是她将自己30多年從事紡織業的經驗以及在黎族人民那所學的紡織技術,在此傳授。并且還将原本用于紡織的腳踏紡車改造成了三錠棉紡車,紡織的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從此,松江一帶的紡織業快速發展,也變向地促進了當地經濟轉型。紡織技術也從松江一帶,擴大到了江浙一帶。相對于原本水稻種植,蠶桑、棉花種植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要更高。
到了明朝,江浙一帶的農村,蠶桑、棉花種植面積更加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民們看到手工業所帶來的收益更高,也紛紛效仿。當時的明朝大臣嚴嵩,發現這一現象,就告訴嘉慶皇帝,江浙一帶無論是氣候還是土壤,都更加适合發展蠶桑、棉花養殖,而且民衆也更向往這一種植方式。嘉慶皇帝雖然贊同嚴嵩這一觀點,但他擔憂都種植這些作物去了,糧食怎麼辦?畢竟糧食是百姓的根基。嚴嵩又說,在湖南湖北兩地,洞庭湖流域種植糧食的條件與江浙差不多,土地肥沃,水運交通也方便。可以将糧食種植重心轉移到兩湖地區,加大江浙地區的糧食調運即可。
從此,糧食的種植重心從江浙一帶轉移到了湖廣地區。原本“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自然也轉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
作者:我方團隊張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