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你将看到作者從「無法感知情緒」到「學會表達情緒」的整個心理變化過程。TA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了自己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慢慢學會放過自己,愛上生活的整個過程。
正如作者所說:原來的自己一點點的回來了,自己好像又活了過來。
如果你也像曾經的作者一樣,常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并為此感到痛苦,相信這篇文章,一定可以帶給你一些安慰和力量。
在本篇文末,我們還設置了“心理體檢”服務的入口。如果你也深陷“負面情緒”的漩渦裡難以自拔,或許,我們的“心理體檢”服務可以快速地幫助到你。
如果你願意嘗試,可以下拉文章進入服務。
看了下記錄,從九月開始咨詢到現在,陸陸續續也有一段時間了。
一開始的幾次主要是在了解——了解到底是為什麼做咨詢。
因為,其實想做咨詢的決定是在一瞬間。
一瞬間覺得自己實在抗不下去了,迫切地想借助外力把自己拉出來,再在漩渦裡要暈溺了。
雖然隻是家庭内部的争吵,可是一次次沒來由的争吵太多了,大事小事的沒完沒了。
争吵讓我本能地抵觸和害怕,不想再這樣下去了。
每次吵完都很無力,完全沒有辦法辯駁。為什麼我可以聽到他們,但是他們聽不到我呢?
如果直接具體地分析為什麼做咨詢,又講不出所以然。
仿佛就隻是因為,在那一瞬間,杯子裡的水因為一直灌一直灌,溢出來了。
最開始并沒有記錄,到十月才開始做記錄。本來自己就習慣想寫什麼寫什麼,到現在也寫了十五年了。
以下,摘自自己寫的亂七八糟的思緒:
10月3日
唯一有一點點開心的事是,也不知道這事是好是壞,就是可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咨詢師。
至少每次講完,出了那間房,那幢樓,還是舒适的。
雖然每次都有情緒上的沖擊,但是沖擊之後有足夠的緩沖區,一點點緩下來。
一時想不出聊的東西也不會尴尬,不斷地回憶思考,好像被催眠了一樣,明明是醒着的。
10月7日
昨天下午又去看了咨詢,一如既往的問題是,我感知不到情緒,也不會表達情緒。
我好像學不會回答有什麼感受這些問題,實在不知道什麼是情緒,也不知道什麼是快樂、開心,隻會感受到憤怒、生氣。
除此之外隻有平和。嗯,好像隻有平和。
應該是有其他的情緒和感受的,但我感受不到,我也描述不出來什麼感受。
無力,無奈,無措,都不是直觀的感受,都是被壓抑過後的表現。
最初的,第一層的感受,好像消失不見了一樣,好像從來沒有感受到過。
好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感受”這個開關,被關閉了,但是現在我連這個開關都找不到了。
我以為我寫下這些的時候會悲傷,會為自己惋惜或者痛心,但是當我寫下這些的時候,内心毫無波瀾,仿佛一個局外人,仿佛一個旁觀者在看我。
咨詢師說:需要練習,需要适應。
以往我還在掙紮,怎麼把悲傷的情緒化掉,現在的我,已經悲傷和壓抑的情緒都感知不到了。
11月2日
做了幾次咨詢,可以感受到原來的自己一點點回來了。
咨詢師會在咨詢過程中,通過把我描述的事情一層層分離出來:當時是怎麼想的?有什麼感受?站在對方的角度又會是什麼感受?
不斷地去假設、去模拟、去推測。
令我感到舒适的是,不管什麼樣的假設或者推測,不管試圖去描述什麼樣的感受,都不會被咨詢師随意評判對或者不對。
甚至會被咨詢師感同身受,有人能站在我的角度理解我真是太好了。
這和我在家随便講話都會被随意評判完全不一樣。
在家随便講什麼都會被有意無意地被父母判斷對錯,于是就不想和父母溝通交流,也不會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今天乘公交車時,看到路邊的漆黑和不太亮的路燈,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初中一樣,好像以前那個有感而發的我又回來了。
不那麼逃避生活中好的不好的情緒,對咨詢師更加想到什麼說什麼了。
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忙,在鄰居、父母的同事家吃百家飯,因此認識了修自行車車鋪的父子,也認識了回收廢品的母子,認識了很多鄰居。
是認識了很多人,可是白天在幼兒園裡、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我一天下來什麼感受,沒有人在乎,也沒有人會聽我講。
就隻是在不同的人家吃晚飯而已,還要小心翼翼地看别人家的臉色。
每次放學來接我的人都不一樣,熟悉的不熟悉的,見過的沒見過的,就等在校門口的小房間裡,不知道今天來接我的會是誰。
那時候沒覺得什麼,就在小房間裡和其他剩下的小夥伴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或者玩桌上的玩具,好像這樣我就不會覺得被抛棄了。
可能有些人覺得沒什麼啊,以前誰小時候不都沒什麼人管嗎?哪像現在的小孩。
可是,一直沒有讓我感到安全的熟悉的環境啊,哪怕周末去找鄰居玩,也不像現在知道誰在家誰不在家。
一家家地敲門,沒有人,就再下一家,不知道哪家會歡迎我。
後來就,不想更多的去經曆這樣的“拒絕”和“不被傾聽”了,自己吃飯生活也可以自理了,就開始寫,寫各種天馬行空,哪怕沒有人看。
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帶我把小時候的經曆再走一遍,再感受一遍,把以往沒有表達出來的情緒描述出來。
小時候被壓抑的情緒,被壓抑的感受好像在一點點釋放出來。
釋放出來的時候,說不難受是假的,哪怕現在再寫一遍、再描述一遍,還是會很難受。
被允許表達自己的情感,又陌生、又帶着點探險的小心翼翼,怕又像和父母說感受的時候被評判,在咨詢的過程中逐漸嘗試習慣。
那麼多年,一直有意無意去避免的情緒好像一點點浮出水面了。
好像,坦然接受那些糟糕的情緒時,糟糕的感受也沒那麼糟了。
承認自己心裡不舒服,承認自己傷心難過也沒那麼糟糕。
一點點剖析自己,看似無關痛癢、卻無形中刻進骨子裡的痛苦的童年經曆也沒那麼糟糕。
好像一切都是生活所迫,好像生活所迫就是最好的理由。
可是情緒逃得了嗎?
逃不了啊。已轉化為身體機能,學會自我保護了。
以前,一直被說:體質弱、身體不好。我怎麼就沒想到說:一直生病,其實是渴求别人多關注我一點。
自己的童年一點點被剖析出來,才發現有多麼血淋淋。
以前一直裝作無所謂,一直裝作這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罷了。
但走出來後發現,不是的,不是每個人都這樣的。
沒有什麼正常不正常,對錯之分。
11月8日
現在,每一次咨詢完都更加學會放過自己了。
沒做好?沒有關系,放手一搏吧。
今天咨詢完時,咨詢師笑了呢。看,就這樣我都覺得很開心。
會注意到,走在路邊時,看到的毛很順的狗;會注意到,秋天了依然是綠色的樹葉;會注意到晴空萬裡。
會喜歡下班時,一路向西行駛的時候,高架上看到的夕陽,視野太寬闊,顔色太好看,藍灰紅橙,不一樣的多色杯,像調酒師調的酒。也會意識到現在聽的歌有多好聽。
我好像活過來了,好像感受到生活了,會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當下生活中感受到的喜悅。
感受到生活的氣息太過美好,以至于我想不出恰當的比喻來形容它,這種美好的感覺比以前感受到的更甚。
不可抑制地去感受它,去體驗它,去享受它,去感受這種感受帶給我的喜怒哀樂。
前幾次是什麼感受呢,更多的是被傾聽、被理解、被包容的舒适感。
啊,看啊,「感到舒适」,我有感受到舒适,也有覺得沒有傾訴完全的意猶未盡。
為自己感受到這些感到開心。
如果你也和曾經的作者一樣,常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并為此感到痛苦,或許我們的“心理體檢”服務可以更高效的幫助到你。
“心理體檢”服務能夠幫你回答 “我的情況嚴重嗎”、“我能夠好起來嗎”等困惑,體檢完成後顧問會為你提供一套合适的心理健康方案包括:心理學相關書籍,自助訓練等等。
這次,也許可以從認識自己開始,改變自己。
心理體檢服務降價為129元啦
圖片來源:飯田研人
責編:yy,ying
▽心理體檢是什麼?
點擊了解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