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HAPPY SPRING FESTIVAL
除夕,也叫作“年三十”。這是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吃年夜飯是合家團聚、辭舊迎新的傳統。除夕的“年夜飯”是家家戶戶最為看重的一頓餐食,吃飯時一家人必須聚集在一起,菜肴也要比平時豐盛得多,稱“吃團圓飯”,也叫“合家歡”。
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衆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貼春聯和福字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标準,據說大門應該正着貼,房内、櫃子等地方可以倒着貼意味着“福到了”。
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确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傳說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壓歲錢
古人對壓歲錢非常講究。所用銅錢要大錢、新錢,再用紅繩穿成各種形狀。有的穿上百枚銅錢,取其“長命百歲”之意;有的則穿成鯉魚、如意、龍形等吉祥形狀,取“錢龍”、“錢餘”之意,以期帶來吉祥如意。除了長輩送小兒“壓歲錢”之外,有的地區還有送“壓歲果”的習俗。除夕夜,長輩會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邊,取“吉利”寓意來祝孩子來年大吉大利。随着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壓歲錢”更為直接純粹,一般都用精緻的紅包裝上紅紅的票子,然後分給孩子,讨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上海習俗
傳統年夜飯的菜肴一般是“老八樣”,有些地區稱“蠻八樣”。上海各地的老八樣不盡相同。一般情況下,爆魚、肉皮、焖蛋、鹹肉是不可缺少的,甜點中必有八寶飯。
哪怕是在日子尚不太富裕的歲月,上海人家也特别善于“窮年富過”,很講究年夜飯的口彩:四喜烤麸、塌菜冬筍(塌菜在上海話中與“脫苦菜”諧音)、蛋餃(象形的金元寶)、八寶飯、湯圓等,這些為來年讨口彩的菜肴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必備。此外,年夜飯裡一定要有魚,寓意“年年有餘”。讀來和“發财”諧音的發菜、象征着“升”和“發”的發芽豆和黃豆芽、又名安樂菜的豌豆,這些寓意吉祥的菜品都是年夜飯的常客。
上海還有句諺語:“除夕吃芋頭,一年四季不犯愁。”因此年夜飯也會吃些芋頭。說起最經典的年夜飯菜肴,還要數“全家福”:鍋底是雞湯,放幾片火腿和鹹肉吊鮮頭。裡面的食材有肉圓、肉皮、冬筍、熏魚、菠菜、百葉包、線粉等等,吃起來别提多鮮美了。
年夜飯吃完後,全家還要聚在一起品嘗糖果、瓜子、花生、蜜棗、柿餅等零食。其中,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果品,俗語說:“除夕吃紅柑,一年四季保平安。” 這些果品和守歲酒要一直吃到第二年。
飯後,家庭成員無論老小都不就寝,圍坐一起談笑、吃美食,或做遊戲、打撲克、下棋等。等到12點鐘聲敲響,迎接新年,然後才可以睡覺。随着網絡普及,給親朋好友發短信、微信祝福,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習慣。
編輯:奚宇軒
資料: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網 上海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