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因為品種不同,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導緻其開花的次數以及持續的時間差異甚大。然而,有些人在養殖的期間,卻全年不開花,甚至每年隻開一次花,次次都隻能維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那麼,家庭盆栽的情況下,該怎麼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如何做到年年“複花”多次?
土壤适宜
杜鵑花的根系群十分發達,但是纖細的根須比較多,所以就提高了人們對土質的要求,不然居家盆栽養殖,那麼,土壤一旦結塊,這些毛細根須全都“死光光”。因此,在初期階段,就要側重提高土壤的品質,選擇透氣性好、肥力足的土壤。
尋常杜鵑喜歡弱酸性的土質,因此,在搭配土壤的時候,需要将珍珠岩、腐殖土、營養土、沙質土按照1:3:7:2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之後,将其填充到花盆裡,然後一次性澆濕透,晾曬半天,等到土壤半幹的時候再來動手挖坑栽種處理好的杜鵑即可。
及時換盆修根
土壤疏松透氣的話,養殖杜鵑花就别随意地更換盆土,不然每次動土就會損耗掉部分根須,對植物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迫使其需要花費更多的營養物質以及時間恢複。然而,當花土出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地更換土壤且修根。
尋常杜鵑花常年盆栽狀态下,間隔2年左右就需趁着春秋階段,溫度适宜其成長的時候動手控水,将其挖出來,更換掉所有的土壤,同時檢查根部,将腐爛幹癟的纖細根須修剪掉,這樣泡泡生根水,晾曬至根部沒有明顯水迹的時候即可馬上上盆。
另外,栽種的時候,需注意,由于杜鵑的根部纖細,所以栽種的深度不宜過深,而且選用的花盆也不能過深。通常自帶排水孔的花盆深度為30-50厘米即可。而且花根深入花盆的1/3就足夠。
水肥充足
杜鵑花喜歡微微潮濕的環境,但不能積水,因此,每次澆水将土壤澆濕透之後,就要及時地通風透氣,以及将花盆架高,消耗土壤裡多餘的水分。同時,還可趁着澆水的機會,将杜鵑長葉子開花需要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混合到晾曬過的自來水裡,讓植物根部更加快速地吸收這些水分和養分,滿足其需求。
除此之外,還需調控土壤的酸堿度,尋常在花期間隔半個月用一次稀薄的磷酸亞鐵水溶液澆灌土壤,生長期就用稀薄的尿素水溶液,但切記注意土壤不幹,不能澆水、澆灌水溶肥。
光照、溫度合适
當環境溫度處于18-22度的時候,養殖杜鵑花,其長勢最好,其開花最便利。所以,我們想要“催花”的時候就可将溫度控制在這個範圍内。同時,此時的自然環境溫度也處于這個範圍内,當盡量多曬太陽,促使花芽分化,這樣每天沐浴3-8小時光照,杜鵑盆栽一年至少開花2次。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