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将會怎樣?”
多年過去了,聯想電腦的這句經典廣告仍言猶在耳。如今,聯想已經牢牢占據全球PC市場頭把交椅,這句話或許可以這樣更新,“PC失去聯想,世界将會怎樣”。
面對全球PC市場的諸位強手(戴爾、惠普、宏碁等),聯想能打下這個江山,所依仗的絕不隻是天馬行空的營銷創意,而是一代又一代經典的PC産品以及永不妥協的品牌創新精神。
什麼是聯想品牌的創新精神?在全球PC市場進入漫長的下滑期,聯想如何依賴産品創新開辟新的增長通道呢?近日在“2016聯想二合一筆記本媒體品鑒會”上,筆者也帶着這些問題,與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童夫堯做了深入交流。
針對聯想産品不斷招緻同行模仿的現狀,童夫堯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業界對聯想的一舉一動是非常清晰,聯想每推出一款新産品總有一批廠商去跟,比如YOGA的轉軸被一大半的業内廠商抄襲。這會逼着聯想提高産品質量、産品工藝等,從而做出更加吸引用戶的産品與創新。”
在我看來,好東西自然容易被模仿或者借鑒,但一家企業創新的内核隻要自己不丢,對手就永遠沒有可能抄走。畢竟,用戶真正關心的是産品,而不是完美的包裝。
雙品牌發力二合一市場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稱,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為1.01億台,同比下跌13%,然而二合一電腦設備的出貨量逆勢上揚,同比增長為13%。二合一電腦市場的擴張反映的是傳統筆記本用戶向移動端轉化的趨勢傾向。
很多人提起二合一往往先想到微軟的Surface,但事實上最早涉足二合一設備的廠商正是聯想。現在市面上的二合一電腦有兩種迥異的設計理念:手機廠商推出的二合一設備更偏向于娛樂,它的屬性更接近于手機和平闆(比如華為的Matebook); 電腦廠商推出的二合一設備就更接近于PC,其辦公屬性更強。聯想屬于後者。
童夫堯表示,用戶對二合一電腦的核心訴求是移動化辦公,而非一台娛樂平闆。所以,聯想推出的二合一電腦有着不同于娛樂平闆的顯著特征,例如配有USB接口,因為這是電腦用戶最主要的需求之一;其次在鍵盤、筆輸入、超長待機等方面做了優化。當前,Surface、ThinkPad X1 平闆筆記本這種偏PC的二合一産品,無論從市場表現還是用戶認可度上更具備優勢,這似乎也印證了聯想的判斷。
在二合一市場,聯想的布局策略也逐漸清晰——采用MIIX 4和ThinkPad X1 平闆筆記本雙核心策略,前者主打大衆主流用戶,後者面向高端商務用戶。
本次上市的MIIX 4是該系列的第四代産品,采用一體成型的全金屬框架設計,英特爾酷睿M處理器,配備康甯大猩猩玻璃FHD IPS觸控屏幕以及一個2048級壓感筆。機身上設計了兩個USB接口,一個是USB 3.0,而另外一個是USB 2.0與電源共用的接口。價格上,相同配置(英特爾酷睿M3、4GB 128GB、12英寸FHD),Surface Pro 4售價6688元,而MIIX 4精英版售價僅有3999元。
ThinkPad X1 平闆筆記本則更能滿足高端商務用戶的胃口,它延續了ThinkPad系列産品的經典特色——全黑機身、經典小紅點、超輕薄、超長續航,售價6688元起,頂配版本售價為11888元。
雙品牌的策略不僅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同時為了實現産品細節上的精益求精,聯想也煞費苦心。例如MIIX 4,它的鍵盤不僅可以貼合在屏幕上形成支腳,,也能夠完全平攤在桌面上,這樣容易讓用戶完成從筆記本使用方式到二合一産品的平穩過渡;鍵程長短也充分考慮到用戶以前使用鍵盤時的反饋力和鍵程,并且每個鍵盤都有獨立的體系,不像市場上某些産品按一個鍵而帶動其他鍵。
細節決定成敗。假如不能對用戶需求進行深層次洞察、對于産品細節沒有近乎偏執的挑剔,聯想也不可能同時創造出兩款類型迥異的二合一電腦,這同樣也得益于聯想執着堅持的創新理念。
聯想今年要“開源節流”
童夫堯表示,聯想中國區今年的整體戰略是——開源節流。所謂開源,即不斷創新出市場細分的産品,找細分市場的增長點,聯想發力二合一市場也正是基于此戰略;而節流是在内部各種模式整合,比如通路的整合、團隊的整合來提高效率。
在他看來,二合一目前是滿足細分客戶的有針對性的産品,未必是一個今後終端市場的主流設備。未來的智能終端會是一種百家争鳴、百花齊放的産品形态,很難出現某一個産品引領整個市場的潮流。
“但是至少二合一傳遞了一個信息,就是終端市場是永遠有的,當你把市場不斷拆分之後,發現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有這樣的需求。”
所以,今年聯想就是要在産品與市場上不斷拆分、不斷細分,然後拿出定制化、個性化的産品來滿足每個細分市場,并進行非常積極的營銷。
寫在最後
正如前文所講,在PC整體市場下滑未止的形勢下,二合一電腦将為聯想提供“造血”的功效。此外,今年聯想在PC/移動的細分市場也動作頻頻、不斷加碼,包括ZUK Z2 Pro、ThinkPad X1家族系列産品、聯想小新系列等新品有望發揮協同效應,把品牌勢能最終轉化為聯想集團的增長動能。
不妥協的創新、更專注的姿态,這樣的聯想才是更好的聯想。
#歡迎關注我的原創科技自媒體 “互聯網随筆”,請搜索netno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