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逗哏和捧哏看上去好像逗哏話更多,包袱兒也都在他那邊,更為吸引人,但如果從下功夫來看,捧哏也需要非常優秀,與逗哏才能默契配合,營造出更好的包袱兒效果。從這個角度說,捧哏的付出也并不比逗哏少多少,因此據我所知,很多當今相聲演員都是逗哏和捧哏平分收入的,但老一輩演員并不是這樣。下面,就我知道的一些實例說一說。
苗阜和王聲就是平均分賬的。十多年前兩人最開始合作開始,就說好演出下來兩人平均分錢,一人一半,包括相聲演出,也包括那時候不得不接的婚禮主持費用。
一般情況下,主辦方都是把錢裝信封裡給苗阜,而下來之後苗阜把信封直接給王聲,讓他把自己那份數出來。因此,确立了這樣的原則,兩人這些年從未在錢的問題上出現過分歧。
不過後來有一次,那段相聲是苗阜主要負責創作的,分錢的時候王聲多給了苗阜1000塊錢算是創作費用。苗阜當時就急了,說當初定的原則不能改,平分就是平分。這才作罷。
再說應甯、王玥波和王大磊。他們三個是很多北京觀衆都熟悉的相聲演員,他們三人從小就開始一起學相聲和搭檔,因此關系非常非常好,互相都沒有相瞞的事情。
在演出方面,三個人互為捧逗,誰有合适的時間誰參加演出。而在分錢方面,絕大部分情況都是平分,隻是有時會照顧王大磊一些。總之,這三個人也從沒有為此鬧過矛盾。
不過這也不是所有情況,解放前的老相聲演員們有很多應該不是平均分錢的。那時候一般的規矩是,錢下來分成三大堆,逗哏拿兩份,捧哏拿一份。而侯寶林和搭檔郭啟儒比較特殊。
解放以前他和郭啟儒表演相聲,拿到收入後九一開,侯寶林拿九,郭啟儒拿一。有人為郭啟儒感到不公,但郭啟儒說了一句話,我養家不置氣,置氣不養家,盡管我們一九份兒,但侯寶林名氣最大,人家給1000塊錢我能拿100,我跟有的演員合作,就算我拿六你拿四,人家給咱們100塊錢我才拿60塊錢。
有人說郭德綱和于謙永遠都是對半分錢,這一點我不敢肯定,因為沒有得到權威的資料。不過不管是從情分上還是實際本領上,于謙的捧哏确實是郭德綱表演不可或缺的部分,平分收入也合情合理,有利于兩人長期合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基本工資收入方面,郭德綱是高出于謙很多的。
相聲搭檔因為利益分配問題裂穴的不少,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得越少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