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又名紫苑、炙紫菀,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本草綱目》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
中醫認為,紫菀性味苦、辛、甘,微溫,具有潤肺、化痰、止咳功效,适用于咳嗽氣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等多種咳嗽。《本經》言其“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名醫别錄》言其“療咳唾膿血,止喘悸,五勞體虛,補不足,小兒驚痫”。《本草從新》言其“專治血痰,為血勞聖藥,又能通利小腸”。由于其溫而不熱,潤而不燥,故咳嗽之證,無論外感、内傷,病程長短,寒熱虛實之咳嗽均可用之。如風寒外感咳嗽,咽癢,咯痰不爽,可配荊芥、桔梗同用;肺熱咳嗽,痰黃而稠,可配桑白皮、浙貝母、黃芩等;陰虛勞咳,痰中帶血,可配阿膠、貝母同用。外感咳嗽一般宜生用,陰虛咳嗽宜炙用。
紫菀不僅能宣肺止咳,還有利尿通便的功效。《千金方》中記載:“治婦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華水服三指撮。”《本草從新》謂其“又能通利小腸”。據《續名醫類案》記載:“李士材治王郡守,痰火喘盛,咳正甚時,忽然小便不通,自服車前、木通、伏苓、澤瀉等藥,小腹脹悶,點滴不出。李曰:右寸數人,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惟用紫菀五錢,麥冬三錢,五味十粒,人參二錢,一劑而小便湧出如泉。”
不少治療小便不通的複方中都含有紫菀,如《聖濟總錄·虛勞門》中的鹿茸丸;《衛生寶鑒·胞痹門》中治臍腹痛、小便不行的茯苓丸;《張氏醫通·大小府門》中治療小便不通的生脈散(去五味子,易大劑紫菀);《顧松園醫鏡·數集》中治肺金燥熱、氣化不行、小便癃閉的二冬二母散等等。
現代醫籍《朱良春用藥經驗集》中有這樣的描述:“紫菀所以能通利二便,是因其體潤而微辛微苦,觀其藥材,須根皆可編成辮狀,故紫菀又有‘女辮’之名,其性潤可知,潤則能通,辛則能行,苦可瀉火,故于二便之滞塞皆有效。”因其上可宣通肺氣,下可運津液潤腸,對咳喘無力、氣虛便秘的老人較為适宜,可用紫菀30克研末以開水沖服,也可用12克紫菀煎成濃汁服用,既止咳又通便。
紫菀嫩幼苗可食用。每百克鮮品中含蛋白質3.18克、脂肪0.21克、碳水化合物5.18克、鈣2.87毫克、磷0.58毫克。每年5~6月份采集幼嫩苗及嫩莖葉食用,以開水焯後,換涼水浸泡,可以炒食、煮粥、和面蒸食或鹽漬。
1.紫菀粥:紫菀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紫菀擇淨,放入藥罐中,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食3~5天,适用于咳嗽氣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等多種咳嗽。
2.紫花百部散:紫菀、款冬花各30克,百部15克。将三藥擇淨,以生姜3片,烏梅1個水煎送服,每日2次,适用于肺虛久咳。
3.紫菀杏仁丸:紫菀、杏仁各等量。将二藥擇淨,研細,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次1丸,每日3次,五味子湯送服,可宣肺止咳,适用于小兒咳嗽及聲嘶不出者。
4.紫菀五味丸:紫菀、五味子各等量。将二藥擇淨,研細,加蜜成丸,每次10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适用于肺結核咳嗽和咯血等症。
5.清炒紫菀:紫菀幼嫩苗250克,精鹽、味精、香油各适量。将紫菀幼嫩苗去根,擇選洗淨。油鍋上火燒六成熱,放入紫菀翻炒,撒入精鹽、味精,炒紫菀熟透即成。此方具有溫肺下氣、消痰止嗽的功效。
6.紫菀炒肉絲:豬肉100克、紫菀幼嫩苗250克。精鹽、味精、料酒、蔥花、姜末、醬油、素油各适量。将紫菀洗淨,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淨,瀝水;豬肉洗淨切絲。将精鹽、味精、料酒、醬油、蔥、姜同時放入碗中攪勻成芡汁。油鍋燒熱,下肉絲煸炒,加入芡汁炒至肉熟時,投入紫菀炒至入味,出鍋裝盤即成。此方香脆爽口,具有溫肺下氣、消痰止嗽的功效,适用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7.紫菀制幹菜:将紫菀幼嫩苗去根洗淨,沸水浸燙1~2分鐘,經曬幹或烘幹,包裝,封藏,吃前熱水浸泡,可炒食、做湯。
dazhongjiankangza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