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計算機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及特點
計算機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及特點
更新时间:2024-12-28 18:51:54

第1代電子管計算機(1946—1957)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取名為ENIAC,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宣告誕生。由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摩爾學院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共同研制。運算速度達到每秒鐘5000次加法,一條炮彈的軌迹,20秒鐘就能被它算完。

計算機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及特點(帶您一起了解計算機經曆發展的四個時期)1

ENIAC計算機

ENIAC計算機主要特征:5000次加法/秒、體重28噸、占地170m2、18800隻電子管、1500個繼電器、功率150KW

主要使用電子器件:電子管

埃尼阿克,總共安裝了17468隻電子管。它的耗電量超過174千瓦;電子管平均每隔7分鐘就 要被燒壞一隻。

計算機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及特點(帶您一起了解計算機經曆發展的四個時期)2

佛萊明1904年發明電子管

第2代晶體管計算機(1958—19641956年,晶體管在計算機中使用,晶體管和磁芯存儲器的使用促使了第2代計算機的産生。第2代計算機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穩定。•美國貝爾實驗室于1954年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體管的第二代計算機TRADIC。裝有800隻晶體管,僅100瓦功率,占地也隻有3立方英尺。相比采用定點運算的第一代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普遍增加了浮點運算,計算能力實現了一次飛躍。

我國的晶體管計算機

1958年啟動,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機)。對109乙機加以改進,兩年後又推出109丙機,為用戶運行了15年,有效算題時間10萬小時以上,在我國兩彈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用戶譽為“功勳機”。

計算機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及特點(帶您一起了解計算機經曆發展的四個時期)3

109機

第3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5—1970)•1959年美國人基爾比向發明了集成電路。在不超過4平方毫米的面積上,大約集成了20餘個元件。

計算機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及特點(帶您一起了解計算機經曆發展的四個時期)4

集成電路

人們将集成電路分為中、小規模,大規模和超大型規模。第3代計算機的芯片屬于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IBM于1964年研制出計算機曆史上最成功的機型之一IBM S/360。IBM由于S/360的成功,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業界的地位,“藍色巨人”IBM幾乎成為計算機的代名詞。

計算機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及特點(帶您一起了解計算機經曆發展的四個時期)5

IBM機

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1至今)第四代計算機最顯著特點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運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采用,使得計算機向微型化發展,計算機不但可以放在辦公桌上,而且可以放在手提包裡,甚至衣服的口袋裡,而其功能卻大大增強,可靠性大大提高,而價格卻大大下降,一般家庭就可以買得起。

計算機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及特點(帶您一起了解計算機經曆發展的四個時期)6

當代計算機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