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電視劇《秦時明月》劇照
曆史真真假假,有實有虛,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謎團。這些謎團中,關于呂不韋和秦始皇嬴政的關系是頗受關注的一個,千百年來始終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那麼,呂不韋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呢?筆者且就這一問題結合相關史料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可能大多數人都比較贊同呂不韋是秦始皇生父這一說法,最關鍵的理由就是号稱最秉筆直書的偉大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巨著《史記》中明确記載了此說。《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即異人,秦莊襄王,秦始皇父)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大意是說,子楚在與呂不韋喝酒期間,見到呂不韋的愛妾趙姬貌美,在不知趙姬已懷有身孕的情況下,懇請呂不韋将趙姬送給他。呂不韋大怒,但想到已經為子楚傾家蕩産,又想放長線釣大魚,索性就将趙姬送給了子楚。後來,趙姬便生下了秦始皇。
(圖)《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
在這裡,司馬遷俨然又舉出了另一個觀點,那就是秦始皇就是秦莊襄王,也就是子楚之子!同一位作者所寫的《史記》中,為何會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說法?其實,這一現象在《史記》中是很普遍的。比方說,韓信被誅後,《蕭相國世家》中寫的是呂後立即将這一情況彙報給了正在前線平叛的劉邦,而《淮陰侯列傳》中則說是劉邦班師後呂後才告訴自己的丈夫。之所以會出現兩種說法共存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司馬遷手中有兩種不同的資料,但又無法确定孰是孰非,作為一個優秀的史學家,他沒有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對資料進行取舍,而是将不同的說法記載在不同的地方,全部呈獻給大家,以待後人去斷定真僞。而且,司馬遷還在《史記•楚世家》中稱秦始皇為“趙政”而非“呂政”,“十二年,秦昭王卒,楚王使春申君吊祠于秦。十六年,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秦國國君是嬴姓、趙氏(那時中國人的姓、氏是分開的,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以後,姓氏才合為一體),所以稱呼其為趙政,則明顯認為他的父親并不是呂不韋,而就是秦莊襄王。
俗話說,孤證不立。除了《史記》,還沒有支持這一觀點的例證?
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所編的《淮南子•人間》中說“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淮南子•泰族》中又說“趙政晝決獄而夜理書”。劉安與司馬遷屬于同時代的人,他稱秦始皇為“趙政”,也足以說明他并不認為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從這一點來看,劉安在寫作時,他手中的資料傾向于秦始皇是子楚的兒子。而劉安的時代離秦始皇較近,相對而言資料的準确性也比後世的要高。因而,在漢代,還是有相當多的人不同意呂不韋是秦始皇生父的說法。
根據史籍記載,我們雖然不能完全确定秦始皇到底是誰的兒子,但是,裡面透露的點滴線索卻可以幫助我們來推測事情的真相。
《史記》說趙姬“至大期時,生子政”,也就是說,秦始皇是到“大期”時才出生的。“大期”是什麼意思?
三國谯周和東晉徐廣認為大期是指十二個月,如徐廣稱:“期,十二月也。”谯周稱:“人十月生,此過二月,故雲‘大期'。”但是正如谯周所言,人多是十月懷胎而生,若嬴政十二個月才出生,未免與常理不符。對此谯周的解釋是,趙姬被呂不韋送給子楚時已懷孕兩個月,若到子楚那裡後第八個月就生産,豈不引起子楚懷疑?所以趙姬為消除懷疑,方才這樣做的。
(圖)呂不韋,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不過,此說雖有道理卻不高明,因為什麼時候生孩子由不得孕婦做主,到了該出生時,莫說兩個月,就是一刻也推遲不了。顯然,嬴政十二個月出生是不成立的。而且,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過期妊娠對嬰兒有很大危害:其一,死胎。胎盤具有一定的壽命期限,其作用是負責向胎兒提供營養物質和氧氣,直到嬰兒發育成熟。超過胎盤的壽命期限,胎盤的功能就會衰退、老化,無法正常給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容易導緻嬰兒缺氧,造成胎兒窒息死亡。其二,畸形。妊娠過程中,子宮内充滿羊水,胎兒生活在羊水中。過期妊娠會導緻羊水量減少。羊水過少時,子宮周圍的壓力會直接作用于胎兒,胎兒容易出現肌肉畸形、畸足,有時子宮直接壓迫胎兒胸部,還會導緻胎兒肺發育不全。羊水過少、黏稠,産道潤滑不足,胎兒在分娩過程中下降受阻,緻使産程延長,大大增加了胎兒的死亡率。其三,體質差。過期妊娠容易出現難産,難産率是正常生産的2~4倍。即便嬰兒成功産出,嬰兒的智力也大都低下。如果秦始皇是趙姬懷孕12個月生下的,那麼趙姬就屬于嚴重的過期妊娠,先不說嬰兒會不會胎死腹中,即便成功生下嬰兒,這個嬰兒也注定會是不健康的低能兒或畸形兒。但秦始皇卻是一位文治武功都非常卓越的帝王,肯定不會是過期妊娠産下的嬰兒。所以,趙姬懷孕十二個月而生産是站不住腳的,因此呂不韋也不可能讓趙姬懷孕後再将其送給子楚。
而關于“大期”還有另一種觀點:唐初人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注疏》卷十三中稱:“十月而産,婦人大期。”這說明,“大期”是指婦女足月分娩的日期,也就是十個月。嬴政一出生,子楚即以趙姬為夫人,則顯見所謂的“大期”應是從趙姬到子楚府後算起,經過足月而生嬴政。故而,将大期理解為十月是更合乎實際情況的。正因為趙姬是足月生産,所以子楚沒有理由不相信這是自己的兒子。實情若是如此,則嬴政肯定不是呂不韋的兒子。
既然用科學的觀點來推測,呂不韋是秦始皇生父一說并不合理,那麼此種說法是如何而來的呢?
筆者認為,第一個原因,這可能是呂不韋在秦國的政治鬥争中采取的一種策略,即以父子親情感動秦始皇,取得秦始皇的支持,憑此戰勝他最大的政治對手長信侯。因為顯然, 如果把國君說成是自己的兒子,那他必然能夠憑借國君的權勢淩駕于任何人之上,更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操控秦國政治,所以呂不韋才說嬴政是自己的兒子。但很明顯,嬴政對呂不韋并不買賬。後來他質問呂不韋說:“你對秦有什麼功勞?秦封你于河南,食邑十萬戶。你與秦有什麼親情?号稱仲父。”把他往絕路上逼。如果呂不韋真是秦始皇生父,秦莊襄王死後,大權在握的呂不韋是既有時間又有機會把真相告訴嬴政的,并且以其行事之老辣,使一小兒乖乖就範應該不成問題。然而從後來呂不韋的言行看,他面對嬴政的咄咄逼人,竟沒一點辦法,猶豫良久,隻得飲鸩而死。這麼說來,生父一說顯然是靠不住的。
(圖)電視劇《秦時明月》劇照
第二個原因,則是呂不韋與秦始皇生母趙太後長期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導緻流言蜚語滿天飛。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秦莊襄王死後,年輕的趙太後守寡難耐,而呂不韋也想通過拉近與太後的關系繼續把持朝政,兩人一拍即合,長期幽會于宮中。這種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必然會在當時産生諸多流言蜚語,經過一傳十、十傳百,各種版本必然鋪天蓋地而來,其中自然不乏嬴政是二人之子的說法。稱呼秦始皇為“呂政”的原因,很可能就來源于此。但是,這種謠言很容易戳穿。如果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的生父,那為何趙姬始終未對兒子說過?即便到後來秦始皇要對呂不韋動刀子、自己的老情人性命堪憂之時,趙姬還是不說,這又是為什麼?再者,當時随着嬴政年齡漸長,因擔心自己與趙姬私通的事情敗露,招緻嬴政的報複,呂不韋竟主動疏遠了趙姬,不肯再與其私通。既是國君生父,還怕什麼敗露、怕什麼報複?
第三個原因,來自六國遺民及漢朝的誤導。秦滅六國,六國遺民飽受亡國之苦,便借此大肆渲染秦始皇血統不純,秦實際上先六國而亡。而飽受秦始皇暴政摧殘的人,亦可通過罵他是呂不韋的私生子,而獲得一種阿Q式的快樂,于是謠言不免流傳開來。由秦入漢後,由于漢人論秦唯恐其惡事不彰,于是便肆意傳播,遂成輿論,以對前朝極盡諷刺,從而彰顯自己立國的光榮、偉大、正确。司馬遷受此影響,因取之以入于《史記》,遂使呂不韋是秦始皇生父之說千載流傳。不過細看《史記》的記載,可以發現司馬遷本人對此事也是疑信參半。雖然衆口一詞稱嬴政為呂不韋之子,但他所見到的部分史料卻明确記載了始皇是“大期”而生,也就是十個月而生,于是便本着“疑以傳疑,信以傳信”的嚴謹治學态度,而兩言之。然而後人或對秦始皇所作所為有成見,或對其恩将仇報害死呂不韋感到不滿,務必要把他是呂不韋私生子這件事坐實了,于是不勉強作解人,把“大期”說成十二個月,結果常把簡單的問題搞得極其複雜。所以,秦始皇與呂不韋的關系并非父子關系,而秦始皇的身世也不該如此不明不白。
*作者:林森,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