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科普中國
2020年2月8日下午,在上海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然而,2月9日下午14點46分,人民網消息:國家衛健委網站8日發布疫情問答認為,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目前主要的傳播途徑依然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确。兩天内,不到24小時,兩個政府機構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我們究竟聽誰的?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
衆所周知,在空氣中有許多微小的塵埃、水滴、冰晶等物質,這些物質由于質量比較輕,可以随風飄動。例如在刮風天氣時,大風可以将樹葉揚上天,同時将空氣中的微小物質揚得更高,但這些微小物質遠比樹葉要小和輕,就可能會浮在空中,難以落地。
氣溶膠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氣中的懸浮體系,它們能作為水滴和冰晶的凝結核(見大氣凝結核、大氣冰核)、太陽輻射的吸收體和散射體,并參與各種化學循環,是大氣的重要組成部分。霧、煙、霾、輕霧(霭)、微塵和煙霧都是天然或人為原因造成的大氣氣溶膠。氣溶膠的大小一般為0.001~100微米,也就是1厘米的100~100000分之一。
氣溶膠傳播,是指患者通過說話、咳嗽、打噴嚏呼出的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被正常人吸入後導緻感染。
開窗通風是否會使氣溶膠進入,導緻疾病發生?
氣溶膠可以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有人說,氣溶膠可以把病毒帶到13公裡遠,還有資料顯示,1微米的霧滴從3米高的地方噴出後,理論上要随風漂浮150公裡後,才能落地;而直徑為200微米的霧滴,随風漂移不到6米就可以落地,這些可怕的數據,無疑會引起人們的恐慌。
由于氣溶膠的移動速度緩慢,在空氣中可以停留較長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在封閉的電梯内,沒有見到感染者,也可能感染病毒的原因了。當感染者沒有任何防護時,呼出的病毒會附着在氣溶膠上,當感染者從電梯中出來後,由于電梯内的空氣流動慢,氣溶膠仍可能懸浮在空氣中。此時,如果有沒有做防護的健康人進入電梯,就可能吸入帶有病毒的氣溶膠,而導緻感染。
那麼,開窗通風是否會引起氣溶膠的進入,而導緻疾病的發生?從理論上說,是有可能的,因為打開窗戶會讓戶外的氣溶膠進入到房間内,給原本沒有病毒的房間帶入含病毒的氣溶膠。但實際上,由于室外空氣流動較大,病毒經過稀釋,進入室内的可能性較小,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更小,因此,良好的通風,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氣。當然,如果周圍的“新冠”病人較多,對于開窗也應該慎重。盡管氣溶膠傳播要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但氣溶膠依然有可能傳播病毒,因此我們依然要保持高度重視和采取預防措施。
究竟如何預防氣溶膠傳播?
針對氣溶膠傳播的特性,我們提出如下預防建議:
1. 盡量少出門,減少聚會:避免人群聚集是預防的好辦法。
2. 出門戴口罩:這是最直接的預防措施,建議選用一次性外科口罩,每隔4小時更換一次。
3. 預防氣溶膠傳播: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遮掩口鼻,可以起到避免氣溶膠傳播的作用。
4. 關注身邊人的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自覺實行隔離,避免接觸他人,盡快到發熱門診配合治療。
5. 保持空氣濕潤:潮濕的空氣可以增加氣溶膠的重量,而促使它盡快落地,可以避免人體的吸入。
6. 疫情高發區盡量少開窗戶。
此外,加強房間和環境的消毒,如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
作者| 紀光偉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二職工醫院安甯療護中心主任醫師
審稿| 李文思 複旦大學臨床藥學博士
文章由騰訊科普“科普中國頭條創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
轉載請注明來自科普中國